理工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探索
2022-01-01高采刘浏
高 采 刘 浏
(1.宿迁学院教务处 江苏宿迁 223800;2.宿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可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构建“大思政”格局,高校的思政教育要实现时时处处的育人方针。高校的理工类课程与文史类的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显著的不同,导致高校理工类专业的在思政教育中“两张皮”的问题尤为突出,即思政课程与理工类专业课程严重脱节。
一、理工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建议》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理工类专业的建设,尤其重视高校的师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团队的培养。在理工类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既是对教师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也是为社会主义科技建设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确保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进行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高校思想政治工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这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高校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也就意味着社会主义高校必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人才。2018年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学期间指出,创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课专业程教育不能脱离思政教育,要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结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工作。否则,我国的高校教育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在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时要注重思政元素挖掘的差异性,不能生搬硬套,要注重学科教学和遵循思政内容教授的规律性。
(二)确保理工类专业课程实现“三全育人”
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指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担当起育人的责任。“全程育人”不仅是指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业过程,即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时间段,还要贯穿于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而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同时,还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去。“全方位育人”意在利用所有的教育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要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以及社会中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程度育人要素相互交融[2]。由此可见,要实现理工类专业课程的“三全育人”方针不仅需要挖掘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还要挖掘包括全社会在内的多维思政元素用于理工类专业课程教育,如科技前沿、区域历史文化、当前中美博弈的要地等。
(三)确保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全球化,而且也带来了文化的大融合。此背景一方面让我们跟世界接轨,加深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对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学生的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在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通常会显得无所适从,甚至会盲从于低俗文化。专业课程是伴随高校理工科学生成长时间最长的课程,从刚入学到毕业找工作都会时刻伴随着它们的影响力。因此,深入开展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指导地位的重要手段。理工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以及其他文史类课程不同的是,理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通常伴随着学生的技能的快速增长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高校学生重塑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同时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学生在学习理工类专业课程过程中又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会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对理工类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道受业解惑”。
二、理工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最早源于2014年上海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因此上海高校也成为了第一批实践“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上海高校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积累了大量的可供其他院校学习和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经验。例如,上海市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形成“4+1+x”的教育体系,上海高校开展了“一校一特色”的中国系列课程[3]。以上海的理工科院校为例,同济大学开设的“中国道路”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读懂中国”课程、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课程、上海海事大学开设的“走向深蓝”课程等都为其他高校的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4]。除此之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陈卫民在对微生物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历史作为思政元素[5]、西安工业大学的邓立儿老师以“中国天眼”工程为切入点进行光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6],贵州大学的生物及医用材料课程以中国人民抗战“新冠疫情”为背景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抗战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等。由上述的思政教育实践总结可知,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尤其是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必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高校的顶层设计决定了高校的发展方向,将“课程思政”纳入高校的教学工作体系,才能建立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在政策制定时应强化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既要注重政策的引导与理论宣传,也要注重政策的激励的作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是高校确立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工作,这就需要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写入其中。明确的激励机制是指将课程思政的教学与研究成果纳入教师考核的指标体系,这样才有助于发挥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提高思政教育的理论素养和在实践教学中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师风师德”建设
世界一流高校首先要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原动力。因此,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师德行的建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还需要教授学生做人道理,即培养学生成人和成才。由于高校的理工类专业学科自身的特点通常容易导致专业教师偏重于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研究和科学实践的探索,在培养本专业的人才过程中一味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辅导,往往忽略对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年轻学生处于人格塑造的重要转折期,其对专业教师尤其是理工类的专业教师有着自觉的崇拜心理,因此专业课程教师的品行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思政水平的教师队伍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反之则不然。因此,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师风师德”建设,才能有效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方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现理工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两张皮”和“孤岛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中要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就要培养专业的思政教师队伍、开展灵活多变的思政教学手段,深入挖掘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培养专业的思政教师队伍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培养一支具有丰富的思政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另一层是指培养具有专业课程背景的专职思想政治教师。这两层含义是相互补充的,即专职思政教师与非思政教师不仅要具备各自领域的知识和本领,还要具备一定的对方的知识储备和背景知识。思政教学的手段是决定思政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制定具有特色的思政教学手段才能潜移默化地在专业课程中培养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情。如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灵活地使用教学策略,一味的生搬硬套往往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学习热情和阻碍学生的思政思维的健康发展。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指以本专业知识为背景实现思政内容自然融入,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也是最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思政知识传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