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2022-01-01彭夷
彭 夷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 401520)
一、背景概述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收官,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行动也逐步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国家行动转向。国家不仅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且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然而,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本身还存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高质量发展是“双高”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这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关于校园文化的概念、内涵、定位、原则、特征等相关研究
李晞认为: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文化,属于社会大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突出:以人为本、求实创新、明礼诚信和充满活力四个方面的校园文化特征[1]。
陆岩认为: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内容。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互动、平等友爱、和睦融洽的和谐校园,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苟敏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对学生社会化影响很大的亚文化。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校内的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第一课堂之外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活动。他提出应该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与学风,对塑造师生员工的人格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3]。
胡艳芳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校园文化的内涵来说,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表层结构,制度文化为中层结构,精神文化为核心结构。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实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
雷久相认为:校园文化由于主客体的变化、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要求提高及学校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性特点日益彰显,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5]。
三、文化育人的研究
毛泽东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6]。”
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也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6]。”
对校园文化概念和内涵的探讨非常丰富,旨在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办学理念不够卓越,价值观导向还不鲜明,办学模式还有待转变,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待充实和丰富。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理念还是值得深思。结合今年宏观背景和学校实际情况,探讨新策略是目前尚未研究的领域。
校园中弥漫着的文化精神,乃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我国古谚所告诫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校园文化对高校师生具有教育引导、团结凝聚和激励约束的功能,对于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