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现状和对策分析

2022-01-01史继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技术推广农产品

史继发

(临沭县人民政府临沭街道办事处,山东临沭 276700)

0 引言

山东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南邻苏北,是农业大市,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油料的重要生产基地,其先后被授予“中国蔬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等称号。由于山东临沂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所以还被称之为“中国食品之都”。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目标下,在山东临沂全面推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十分有必要。

1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相关阐述

1.1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概念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是在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健康生活、减少化学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产品种植技术,与此同时,其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农民经济水平,因此,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对农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现阶段,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要求种植人员应科学挑选农作物品种,并在不使用化学药物的情况下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种植人员应尽可能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避免化学药剂对农作物和土壤进行破坏。

1.2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的意义

1.2.1 保证食品安全。在人们生活品质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重视,因此,人们希望自己吃的食物是无毒、绿色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正可以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和要求,其可以充分保证农产品自然生长,并保证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处于无污染状态,也就是说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从根源上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1.2.2 减少环境污染。在传统农产品种植中,种植人员为充分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通常会选择使用大量农药和化学用品,虽然对提升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却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并且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农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支持之下,种植人员可以采取高新技术、自然科技促进植物生长并保证其免受病虫害侵袭,这有利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1.2.3 促进经济发展。相比较于农药栽培出来的农产品,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栽培出来的农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这可以有效增加种植人员经济收入。与此同时,因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所以还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这既可以有效提升种植人员积极性,还可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

1.2.4 缩小城乡差距。传统农产品种植方法不能充分保证农产品质量,导致部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偏低,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也因此不能得到有效提高[2]。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既可以帮助种植人员提高农产品质量,又可以充分解决价格偏低问题,这有利于种植人员收入的提升,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并实现共同富裕。

2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现状

2.1 缺乏资金支持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推广是一个需要长久坚持的过程,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维持相关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3]。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农村地区资金问题仍旧凸显,导致技术推广设备落后、宣传力度存在不足,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工作进度十分缓慢。

2.2 推广人员素质低

相关部门必须切实认识到部分推广人员存在素质水平低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其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了解不深入、掌握程度低、实践能力差,不能在推广的过程中真正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全面地教给种植人员,并且在种植人员向其请教相关技术问题时,其不能做到以专业知识快速解答,导致种植人员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不信任”。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并没有构建完善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体制,导致部分推广人员不具有良好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能真正将推广工作落到实处,这无疑阻碍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推广进度。

2.3 农民接受程度低

受到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小农经济的影响,大部分种植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并且不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不能快速接受新种植技术,同时也不能够真正认识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能够给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致使其不能充分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展开技术推广工作,技术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2.4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在我国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导致近几年来各地区农业灾害频繁发生[4]。究其主要原因,化肥和农药的滥用、频繁使用将土壤中的许多微生物都“消灭”了,导致土壤问题日益严重,其不能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和生长环境。除此之外,化肥和农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这也是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质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作物田地化学物质残留度高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3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

绿色种植既是农业实现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农产品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高成本生产转向绿色生产的有效举措。而为能有效实现绿色种植,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3.1.1 加强政府部门财政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认清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并结合各地农村地区的实际种植情况,科学打造并完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投资机制,这既可以确保推广资金可以得到有效落实,也可以有效提高技术推广时效性,并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加强政府部门财政支持,还可以实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大范围推广,这有助于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实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应用。

3.1.2 创新技术推广投资。在传统的推广模式中,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展开的推广模式,这种推广模式既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种植人员实际种植需求。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吸取经验,构建完善且有效的推广机制,根据各地区农业实际发展情况,创新并改造新型推广机制,使其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具体来说指的是在进行技术推广时应充分考虑土壤、农产品品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并提高为种植人员服务的水平。而在这一过程中无疑需要大量资金,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创新技术推广投资。

3.1.3 种植人员技术培训支持。政府部门在推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时必须明确,种植人员是真正的主体,只有在其真正掌握相关技术的情况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基于此,政府部门应重视并加大在人员技术培训方面的投资。比如可以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开设专业技术培训班,定期向种植人员传授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并促使其充分了解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对现在以及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深入田地,对种植人员进行亲自演示,以此有效促进种植人员积极参与,并加快技术推广进程。

3.1.4 打造示范基地。为更好激发种植人员使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在示范基地方面的资金投入,促使种植人员可以从示范基地中看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优势,并以此激发种植人员使用该技术的热情和主动性。这既有利于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当地农业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3.2 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推广人员素质与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有效推广和落实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为确保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提高推广人员素质[5]。

3.2.1 强化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是推广人员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切实展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有效提升推广人员思想意识和思想水平,还能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通过思想教育还能使推广人员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尚科学、热情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这可以促使其在推广工作过程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做好自身的分内工作,从而为农业发展贡献一定力量。

3.2.2 加强素质培训。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与推广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加强推广人员素质培训是必然选择。首先,政府部门应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向推广人员传授知识和技能,保证其在服务种植人员时可以用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科学且快速的解答种植人员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应加强推广人员在职业道德和态度方面的培训,即要求推广人员在开展推广工作时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心和态度,能够给种植人员带去亲切的感觉,这有助于种植人员主动接受并学习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

3.2.3 制定奖励机制。为有效解决推广人员不具有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制定以考核为基准的奖励机制,即表现优异且受到好评的推广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必要时还可以提升其基础工资。与此同时,对于表现良好的推广人员,还可以为其打造良好的晋升渠道,使其可以完成自身的职业梦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当为推广人员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医疗费用和养老费用等,这可以切实解决推广人员后顾之忧,促使其在工作中更加努力、认真、负责,并且不会无缘无故跳槽。

3.3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是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可以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深入“群众”心的重要基础。

3.3.1 定期举办宣传推广活动。宣传活动应以推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以向种植人员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为主。在宣传活动中专家可以向种植人员讲解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好处、对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作用、对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性,并通过发放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确保其可以真正掌握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并能够在以后的种植中主动应用该技术。除此之外,通过宣传推广活动还应帮助种植人员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充分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

3.3.2 加强线上宣传。如今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已深入人心,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向种植人员时刻宣传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使其可以在不走出家门的情况下就能够充分了解此技术。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应依托于信息技术为种植人员打造畅通的沟通平台,确保种植人员在遇到种植问题时可以有渠道诉说,并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借助多种平台做好宣传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可以实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的全面推广。

3.4 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切实且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奠定良好基础并提供一定保障。

3.4.1 全面推进污染治理修复。首先,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对农村各个地区污染农用地进行治理和修复。对于污染较为严重且需要修复的农用地块,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科学且合理的编制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需要注意的是,修复活动应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降低土壤生产功能的情况下有序开展。有效减少或阻断污染物进入农作物食用部分,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其次,在农用地块修复期间,政府部门应同时加强对种植人员种植行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在种植过程中能够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化肥。最后,政府部门也需要对周围企业进行环境监理,确保其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处理废气、废水以及固体等废弃物,防止对农用地块造成二次污染。

3.4.2 加强生活污染监管。相比较于城市,部分农村地区“白色污染”问题仍旧严重,为美化环境并减少“白色污染”对农用地块的影响,政府部门加强生活污染监管势在必行。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生活垃圾监管,即在农村各地区建立垃圾埋填场和垃圾堆放点,确保各地农村都可以将垃圾运往同一地方,而不随手扔垃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其次,还应加强对生活污水的监管。部分农村地区污水问题十分严重,导致许多污泥都进入了农用地块,严重影响了农用地块的种植能力。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统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黑臭水治理工作。

3.4.3 加强农业污染监管。在我国强调应绿色生产的情况下,依旧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农村实际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严格控制种植人员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行为,并禁止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种植人员的引导,使其能够使用生物农药和引诱剂等,并且在防治虫害时,应尽量使用物理方法。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灌溉水污染的监管。部分种植人员所使用的灌溉水质不达标,导致灌溉水严重地影响了土壤质量,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基于此种情况,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灌溉水污染监管,以此充分确保农产品无公害、绿色、安全。

4 结语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对于农业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切实认识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技术推广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