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赤峰地区岩画分布与特点

2022-01-01李丹阳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面赤峰岩画

李丹阳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岩画是指原始先民用或凿刻、或磨制、或涂抹的手法,在洞穴内、山崖边或是独立的岩石上制作的印记。岩画是一种图形、图像和文字的雏形,是被有意识创造出来的一种意识载体,是原始先民用以交流、记录、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 据推测,最早的岩画被创作于距今约4—5 万年前。 我国的岩画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岩画所在的位置、环境、文化等因素,一般分为四大岩画分布圈,即北方岩画圈、东部岩画圈、西南岩画圈与青藏岩画圈。 其中东部岩画圈的范围主要在我国东部地区各省份,北方岩画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而赤峰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东部岩画分布圈与北方岩画分布圈的交叉点。所以赤峰岩画既有北方岩画中以凿刻为主的制作方法、狩猎为主题的岩画内容,又有东部岩画中抽象的主题。 本文对赤峰地区岩画进行系统梳理, 并对岩画的研究现状、分布特点进行综合论述,以期对赤峰地区岩画的分布规律与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一、赤峰地区岩画研究概况

1929年, 当时的经棚县第一科科长康清源编纂的《热河经棚县志》[1](共十三卷)记载了在百岔河广义村附近和裕顺广村附近发现的岩画。 1973年克什克腾旗文物部门首次调查百岔河岩画,发现岩画点4 处。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和克什克腾旗文化馆的张松柏、刘志一等于1981年对百岔河流域和砧子山岩画进行考察, 发现9 处岩画点共48 组[2]。1989年,孙新周在《内蒙所见东夷文化遗存辨析》[3]中认为,巴林右旗、将军崖、阴山等地岩画中的人面是鸮鹰的形象以及由鸮鹰形象演变成的猴面像,二者属于文化上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1991年,宋耀良在《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一书[4]中认为,中国的人面岩画起源于将军崖岩画,后经发展传播成为三个分布带。 赤峰岩画也是由将军崖伊始,向北传播至百岔河后又向西传播。 1992年上半年,昭乌达蒙族师专(赤峰学院前身)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首次在阴河中下游北岸上起孤山子、下至关家营的30公里地段范围内,发现岩画遗存150 余幅壁。同年,《克什克腾旗文物志》[5]出版,该书对克什克腾旗发现的岩画做了介绍。

1994—2004年是赤峰地区岩画调查与研究的重要时期。 田广林多次对阴河北岸上起大庙、下至赤峰红山的地段进行复查,发现岩画十余处,补充了大量新发现岩画数据。 1994年克什克腾旗文管所孙继民发表了《克什克腾旗岩画述略》[6],此文根据内容与制作方法对克什克腾旗岩画进行了分类。1998年,苏胜在《赤峰岩画初探》[7]中,介绍了整个赤峰地区岩画的分布。 1999年,《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8]探索了岩画背后象征的意义。同年,项春松的《赤峰古代艺术》[9]记录了赤峰地区已发表的岩画资料。 2000年,朱存世在《试论乌兰察布草原类人面岩画》[10]中推测,人面岩画起源于贺兰山贺兰口至阴山狼山这一区域,经乌兰察布草原和百岔河最终传播至黑龙江流域。 2002年,盖山林出版了《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11],对内蒙古阴山岩画、西辽河流域岩画做了细致的考察和综合探索,把人面岩画看作是神格面具岩画,即“神人同形”在岩画上的反映[12]。2003年,龚田夫将中国岩画分为北方系统、东南系统、西南系统三部分[13]。 2004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岩画》介绍了百岔河岩画的新发现[14]。 龚田夫、张亚莎等在《中国人面像岩画的文化浅谈》[15]一文中,首次从全国的角度将绘有人面岩画的遗址在地图上连接成线,并且对人面岩画的产生原因、传播路线、发展脉络及人面岩画的分类进行了探讨。 同年发表的《中国岩画的文化坐标》[16]一文则对中国岩画体系进行了划分,并总结了各地区岩画的特点。 2007年,吴甲才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白庙子山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斗七星岩画》[17]一文中介绍了一块位于翁牛特旗白庙子山南端沙中的一块像巨薯一样的砂石,其上绘有完整的北斗七星图,该图为推测古代北斗七星的变化与研究古人对于天体的观察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2008年,吴甲才出版了《红山岩画》[18],该书对赤峰地区岩画进行了分类,插入300 余幅图片,图文并茂。 2013年,韩立新出版《克什克腾岩画》[19]一书,对克什克腾旗岩画分布及特点进行翔实的介绍。 2011—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曾先后两次对西辽河流域百岔河、阴河、红山等岩画区域进行调查,整理汇编《赤峰翁牛特旗岩画调查报告》(内部资料)。 2014年,王晓琨、张文静在《中国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探析——以将军崖和赤峰人面像岩画为例》一文中,对比了将军崖与赤峰地区的人面像岩画,认为将军崖岩画与赤峰岩画在类型上有部分相似,但将军崖地区人面岩画的产生与当地原始农业相关[20]。2019年,赵虹雪先后撰写的《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岩画的调查与研究》[21]与《内蒙古翁牛特旗岩画初步研究》[22], 对翁牛特旗的岩画进行了系统地收集与归纳。

一直以来,针对赤峰地区岩画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但多数岩画长期暴露于露天场地,许多内容早已漫漶不清,使相关的岩画研究工作很难展开。 同时岩画制作方法与制作载体的特殊性,使关于岩画制作年代及传播路线的争议颇多,所以关于赤峰地区岩画分布、分类与特点的研究尚有不足。

二、赤峰地区岩画的分布

赤峰市下属辖区共3 区7 旗2 县。在赤峰市范围内的6 个旗县区内均有岩画分布,分别是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以及阴河流域(红山区与松山区)[23]。

(一)克什克腾旗岩画

克什克腾旗岩画主要分布在百岔河流域、砧子山、西拉木伦河流域与土城子,分布呈东南部偏多,西部仅有少量岩画发现的趋势。在克什克腾旗范围内共发现岩画89 处356 个单体图像。其中,动物岩画的数量占比最大,高达66%;其次是人面像与人物像,占22%;符号岩画占比最少,仅为12%。

经调查,克什克腾旗范围内的岩画基本上都位于经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山体上,其地势陡峭险峻。如砧子山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近似圆柱形的山体,其岩画分布于山南边半山腰的悬崖壁上;百岔河岩画分布在河两岸高出河床几十米的熔岩台地的边缘上。而且这些地区的岩石比普通岩石更为光滑,岩石表面还有一层褐色的岩花(又称岩晒)。 在这种材质的岩面上制作岩画更加容易, 效果也更好,所以说“岩石是大自然为人类准备的最早的画布”[24]。

克什克腾旗岩画以动物岩画为主,而动物岩画也大都为鹿形岩画,应该是受北部“养鹿”岩画的影响。大兴安岭岩画的突出特点是有大量的对鹿的刻划,苏联学者称其为“养鹿”岩画。 “养鹿”岩画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与雅布诺夫山脉之间的奥廖克马河中游和黑龙江左侧支流沿岸等地区,南端传播至大兴安岭地区。而克什克腾旗上接大兴安岭南麓余脉,受其影响,故岩画内容与风格区别于赤峰范围内其他地区岩画。

(二)阴河岩画

阴河岩画的分布较为集中,有孤山子、平房、疙瘩山、小猍歹沟、康家山湾、初头朗、关家营子、王家营子、红山九处岩画点,其中小猍歹沟和康家山湾岩画点分布更为密集[25]。 阴河流域共发现岩画117组244 个单体岩画。 其中人面与人物像占绝大多数,约为57.7%;动物岩画和符号类岩画次之,分别占16.8%和17.2%。

阴河上游地形为典型的山地地貌,中下游则变为丘陵,河谷细长且弯曲。 河的北边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台地,此种地形地貌与百岔河流域非常相似。 阴河流域的岩画均为凿制或磨制,没有涂抹类岩画。 阴河流域人面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而且赤峰地区受环太平洋人面岩画影响,人面像数量众多且在人面岩画中着重刻划双眼,有单圈、重圈、旋涡等多种表现手法,体现了原始先民对眼睛的一种崇拜之情[26]。

值得一提的是,在阴河流域一共有3 幅植物岩画被发现。 其制作手法偏写实,对树枝与根茎刻划细致,尤其是树枝刻划得非常粗壮且有生命力。 由此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植物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向往,也从侧面说明,岩画创作时期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三)翁牛特旗岩画

翁牛特旗位于由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所环绕构成的三角形地带内, 北接大兴安岭西南段余脉,南邻燕山山脉支脉七老图山北端山脉。岩画主要分布于白庙子山、毛瑙海山、大黑山、小凤山、箭眼山、牦牛海山六个地点[27]。 共发现岩画230 组339 个单体岩画。 翁牛特旗符号类岩画占比相对多,大约占45%;其次为人面像与人物像,约占36%;动物类岩画与凹穴岩画占比最少,仅为9.1%与8.8%。

翁牛特旗处于北方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经济形态上位于中原农耕文化区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区交错的核心地带,这就导致了翁牛特旗岩画与赤峰其他地区岩画的差异性。不同于其他地区将岩画制作于陡峭的崖壁上的习俗,翁牛特旗岩画所在岩石大多在视野较为开阔的平地上。如白庙子山岩画位于沙漠中,所谓的“白庙子山”也只是一片岩石带,这些岩石最高仅有3 米,分布稀疏,并不足以形成山体; 大黑山岩画位于沙丘中的一处小坡上;箭眼山岩画位于山脚旁的平地上;而牦牛海山岩画则位于一座相对高度不足百米高的布满碎石的小山上。 由此可见,翁牛特旗岩画制作环境的特点是岩画所在岩石一般分布在少植被多沙丘的平地上,这一区域多深色碎石且用来制作岩画的岩石相对独立。在制作方法上,翁牛特旗岩画磨痕之深、线条之粗,也是其他地区所无法与之相比的[28]。

(四)巴林左旗岩画

巴林左旗目前仅发现索贝山岩画15 组264 个单体岩画。其中占比最多的为符号岩画,约占48%;其次为动物岩画,占比31.8%[29]。

巴林左旗索贝山岩画的分布规律为自东向西逐渐增多,以符号岩画为主。符号岩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太阳、月亮、火、水、云等自然环境符号,第二类是“F”“Z”字形等几何图案,第三类是象征狩猎文化的箭类符号[30]。

(五)巴林右旗岩画与阿鲁科尔沁旗岩画

巴林右旗与阿鲁科尔沁旗岩画数量较少,仅有人面、人物岩画与符号岩画两种。 巴林右旗岩画以人面、人物像为主,此类岩画占比64.8%。 阿鲁科尔沁旗岩画以符号岩画为主,此类岩画占比81.8%。

赤峰地区岩画总体分布呈北少南多。由于赤峰地区处于我国北方岩画与东部岩画的交叉处,又位于太平洋人面岩画传播带上,所以其岩画内容十分丰富,以人面、人物像岩画,动物类岩画与符号类岩画为主。 其中人面岩画是赤峰地区数量最多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岩画图像,共427 个单体图像,占33.6%; 动物岩画与符号岩画数量相近, 分别占比30%与31%。

三、赤峰地区岩画的分类与特点

(一)人面像、人物像岩画

赤峰地区人面像岩画数量众多且形象各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人面岩画集中分布于翁牛特旗与阴河流域,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多独立存在,而阴河流域的人面岩画则常与其他主题岩画混刻在一起。赤峰地区的人面岩画突出特点为对眼睛的重视。眼睛是人最基本的面部特征,原始先民认为眼睛代表太阳。 所以赤峰地区人面岩画又称“眼睛岩画”。 根据人面岩画的特征,可暂时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基本刻划类, 这类岩画除了对眼睛做重点突出外,对其他部分的刻划相对写实,甚至会省略一些五官的描绘,是人面岩画中最原始、最精简的一种。为了突出眼睛,对眼部的刻划夸张,从比例扩大到重圈的双眼,无一不证明当时人们对眼睛、对眼睛所代表的太阳的崇拜。 第二类为赋予神格的人面像,这类人面像周围有象征日、月、云等其他自然力量的几何形刻划纹,或者在人面的周围刻划动物的某一部分,用以表示人类拥有相应的能力。 如小猍歹沟范围内的一幅人面岩画,在人面周围刻划了一圈放射性的线条,用以表示太阳的光芒,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又或者百岔河流域有一人面像,头戴鹿角,体现了当时人类对鹿的崇拜。第三类为面具型人面岩画,这类人面像的面部有类似“黥纹”的图案,我们可将这类人面像视为“面具”。戴上这些面具可以伪装成野兽辅助捕猎, 恫吓敌人,也可以作为巫师叙述故事的道具。 时至今日,羌姆舞中仍然使用这种面具进行表演。

(二)动物类岩画

在畜牧业不发达的时期,原始先民们主要的肉食来源是通过捕猎获得的。为了追求肉类食物的富足,原始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大量动物的形象。 当时人们认为将动物的形象绘制在岩石上,再通过一定的仪式,就可以把动物的特征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这也是这类岩画以写实手法为主,刻划精致细腻且重点强调动物的肥壮与生机的原因。从赤峰地区的岩画分布来看,动物岩画集中分布在克什克腾旗。在所有动物岩画中,鹿类岩画是最具代表性的。究其原因,应该是克什克腾旗岩画受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岩画影响较为深远。

(三)符号类岩画

符号类岩画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自然现象岩画,是原始先民为了描绘与祭拜抽象的自然现象而创造出来的符号。 原始先民无法理解日月的交换,四季的更替,雷电雨雪的原理,所以当他们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时候,必然会对这类自然现象充满恐惧和敬畏,他们认为祭祀可以使这些自然现象不伤害自己的族群。 第二类为简化类符号岩画。 从具象逐渐转变到抽象是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具象复杂的图像会在一次次的创作中突出特点。虽然其外在形象会发生变化,但是其表达的意义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或者消失。经过简化的符号,其美感增加,制作也更为方便。 第三类为早期文字的雏形,这类符号岩画与早期文字有一定相似之处。如康家山湾的一幅岩画,画面为上下结构,上方是状如禾苗的三条线段,下面是带有外轮廓的十字纹,有学者推断这与甲骨文中“邦”字的早期形象相似。 不难看出,这类符号岩画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传递信息的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由于赤峰地区地处北方岩画圈,又受到北部大兴安岭一带“养鹿”岩画影响,以鹿为主题的岩画颇多。由于处于我国三大人面岩画分布线上,阴河流域与克什克腾旗百岔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大量的人面岩画。这些岩画体现了原始先民独特的精神寄托,也可以帮我们了解当时人面岩画的传播路径。而符号类岩画不仅体现了原始先民独特的审美与主观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窥探原始先民对天体等方面的认知。一些具有固定意义的符号类岩画甚至可以被看作 “文字的起源”。赤峰地区岩画反映了原始先民的审美观念、经济形态与原始信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赤峰地区史前社会的认识。

猜你喜欢

人面赤峰岩画
China builds digital image database for 72 petroglyphs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孜孜荣岩画
阴山岩画
岩画系列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人面桃花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