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站建设的在地化模式探索——基于杭州市萧山区的地方实践

2022-01-01段清政邵雯霞袁明铭

区域治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萧山区镇街服务项目

段清政,邵雯霞,袁明铭

1.杭州市萧山区益江南社会工作评估与发展中心;2.萧山区民政局基政科

2020年3月,浙江省民政厅发布的《浙江省民政厅关于首批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的通知》决定开展首批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通知》提出在全省300个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工作站,搭建开展社会工作的基层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伍,提升民政兜底保障和基层治理水平。各市、县(区)立足地方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社会工作站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内容,围绕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运行实践进行积极探索创新。萧山区的社会工作站在地化探索过程中积累了社工站形成发展的城市模式,其总结提炼社工站建设的探索过程可为社工站建设提供借鉴路径。

一、总体规划、行政推进: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概述

2020年6月杭州市萧山区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推进全区镇街社会工作站和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建设的通知》,决定2020年将发挥区社会工作站枢纽作用,全区打造5个镇街社会工作站和10个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搭建镇街、社区开展社会工作的平台。其中,区社会工作站是全区开展社会工作的综合平台,链接全区社会工作资源,整合社会工作服务清单、资源链接清单、资源联系清单,为镇街社会工作站提供“平台互通”的专家资源、人力资源等。镇街社会工作站主要功能是做好区域资源整合工作,统筹带动区域内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的发展;定期对本区域社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培育社区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适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及时收集工作信息,整理工作资料,建立工作档案,协助业务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社会工作。

丰富镇街社会工作站服务内容。每个镇街社会工作站为辖区内的困难家庭、留守空巢老人、留守困境儿童、残疾人、流动人口等困难弱势群体以及其他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生计发展、社会融入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建立“三社联动”机制,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引导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夯实镇街社会工作站活动阵地。依托现有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或单独建设,共享办公、活动场所、配套设施等,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在显著位置挂“社会工作站”标识,设置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社区(项目)工作室等场所。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原则上设置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服务中心实现空间共享、功能互动,可用团队核心社工名字、服务领域或专业特色等命名。每个镇街社会工作站至少要有3名持证社会工作者,每个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至少要有1名持证社会工作者。镇街社会工作站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也可以遴选持证专职社区工作者进驻社会工作站运营。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由社区“项目社工”为主运营,同时吸纳社区居民领袖参与。发挥省、市、区社会工作督导作用,实行“一站一督导”的周联系工作机制,提高专业介入及项目管理能力,有效带领团队和实施项目,打造社会工作专业平台。

站点建设分阶段稳步推进。第一阶段:区民政部门成立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小组,选定A、B、C、D、E五个街道,并挂牌成立各镇街社会工作站;第二阶段:科学制订《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计划方案》,其中包括第一批社会工作站点名录、站点督导形式 、督导内容、实施计划、省市区社会工作督导名录、规范建设标准等;第三阶段:召开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的创建探讨、需求座谈、督导对口等会议;第四阶段:确立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督导公益创投项目,由具有高校背景的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区社会工作站根据进度计划共同该项目;第五阶段:采用第三方专项咨询、省市区级社会工作督导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对口支持、行业-高校团队提供顾问服务等督导方式为社会工作站建设保驾护航。

二、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经验模式

(一)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功能定位

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的整体建设,对于不同的参与主体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笔者根据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的民政规划、建设过程、服务品牌等进行了质性分析与提炼。对于基层问题而言,它是专业的提升站,为社会工作专业性提升提供学习平台;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它是服务的提供站,为有需要的个人或群体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对社会力量而言,它是社人的集结站,是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集结点;对治理成效而言,它也是需求的细分站,把基层最急、最难、最想要的需求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对社会工作发展而言,它也是资源的统筹站,向居民提供资源支持,给予更多的街道、社区帮助;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而言,它是社工的加油站,让社工的专业化水平能够不断提档;对于社区服务而言,它是项目的实践站,服务实践出真知,项目实战出成果。

(二)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运营模式

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运营内容是为困难弱势群体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生计发展、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其中第一批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名单:A、B、C、D、E五个街道社会工作站,其中1家社会工作站采用自运营模式、3家社会工作站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剩余1家采用“自运营+第三方”的混合运营模式。在整个社工站建设过程中发现,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的社工站建设效率相对较高,对社会工作站的认知定位较高于自运营,采用“自运营+第三方”的混合运营模式的社工站日常活动开展频率较高于其他方式,采用自运营模式建设的社工站虽然节省经费开支,但发展路线与规划相对模糊。

(三)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特色督导

(1)平台性督导对新建成社会工作站的硬件设施建设、日常运营管理、专业服务能力(基础建设、内部建设、功能发挥、满意度评价等)等多维度的整体平台性督导。

(2)制度性督导主要包括规范新建社会工作站的运营规则、运行流程和标准;建立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场所使用管理以及文书档案管理等制度;督导完备的服务文书档案、服务对象数据库和服务协议等。

(3)项目式督导邀请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团队督导、项目设计、能力考核以及督导实习等系列培训和活动,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提升社区服务项目、社会工作项目的专业性。

(4)提炼式督导是在新建社会工作站的原有活动内容上加以提炼、总结,实现特色服务品牌化、原有服务提亮化、基础服务延伸化、弱势服务重点化,最终形成具有在地化的特色成果、经验材料。

(四)萧山区镇街社会工作站专业服务(以五个城市街道为例)

A街道社会工作站迫切需要满足的民生需求与保障兜底性问题,其中包括楼宇女职工减压问题、民主协商、青少年心理问题等。该街道社会工作站在此基础上拟定三个特色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抗逆小童星:青春期儿童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女白领闺蜜团:职场女性社会支持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80”“90”职场隐形人:自我效能提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对于本街道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挖掘有一定的在地化探索。

B街道作为萧山区有着需求第一大、数量第一多、时间第一长的养老型社区,街道的养老任务成为最主要、最核心、最需做的社工站项目。街道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街道找不到养老服务项目的切入点,存在以下两个矛盾:如满足本街道大而全的养老需求,活动类型会单一、专业化较低;如果选择切入口小的项目,无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专业性要求也相对较高,选择第三方外包也会衍生更多的问题。在总结街道养老现状的基础上,该街道社会工作站拟定特色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城市社区“三型”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从文娱型、学习型、家庭照顾型三个方面满足本街道老年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C街道目前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主要围绕党建、三社联动、慈善文化传播开展,服务对象以女性、老年人、青少年为主。已开展活动主要有母亲学堂、亲子活动、家庭关系(家暴)相关活动、新入职社工培训及社区新书记培训、为工会和企业中的新职工、拆迁村舍职工子女开展假日学校活动以及烘焙课、书法课、手工课等。根据蜀山街道原有项目基础,该站拟定特色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命题:全阶段女性能力提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该项目的目标为深入挖掘各年龄段女性的需求,将婚后女性各个年龄段延展开,从结婚初期家庭关系处理-孕期备孕及生产-亲子关系-自我能力提升-退休后老年活动,形成全阶段、系列性的妇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D街道社会工作站已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新航驿站社区矫正项目。该项目服务对象为社区矫正人员由司法所指定,相对具有固定性和强制性,目前项目正在执行落地过程中。另外其他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有三类:第一种是与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有关民法典、劳动法的法律解读等讲座,在三八妇女节时与妇联、团委一同为女性矫正对象提供服务、举办活动,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等。第二种是开展老年食堂项目、老年人能力提升活动,解决老年过渡房较多,独居老人缺少亲情的人情冷漠现象。第三种是开展社会工作培训,主要包括周期为1年3次新入职社工培训及社区新书记培训。

E街道突出问题如下:第一,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转居转置社区居民的角色转变冲突、邻里纠纷等社区治理问题亟待解决;第二,在地理位置上,由于城市蚁居年轻人居住较多,新市民的归属感较低、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第三,家暴问题较为突出,每个社区均有家暴案例,其中以个别商业小区问题尤为典型。街道在已开展项目的参与情况和活动成效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拟定特色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唯爱筏木力”——家庭互动关系支持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该项目拟从家庭保护、家庭和谐发展两个层面展开。在家庭保护方面,开展家庭良性互动、反家暴的宣传性活动;其次,选取一至两个家暴个案,链接心理咨询师、律师等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深入的个案服务。在家庭和谐发展方面,活动需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服务对象可从夫妻二人到一家三口到全家老少同乐,打造品牌化亲子IP活动,多维度促进家庭互动关系良性发展。

三、结论

基于萧山区社会工作站建设的在地化模式探索过程,该区社会工作站的功能定位从不同角度、不同主客体、不同服务群体等方面对社会工作站进行功能明确,让社会工作站的参与主体找到了角色定位;在运营模式方面,每个街道采用不同的运营模式,为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发展提供发展条件;在地化的特色督导方面,对于行政型督导方式进行了详细分类,将建设任务以柔性的方式开展,为整体建设提供了保障;在专业服务方面,各街道结合本土特色、本土需求、本土服务,为社会工作站的内容建设提供了原材料。希望未来社会工作站建设能够从专业性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发挥平台作用、链接作用、间接服务作用,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与体验感。

猜你喜欢

萧山区镇街服务项目
深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标准的设定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网络背景下加强镇街档案管理探析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鸟岛游
江苏省大丰市2014年前三季度CPI简析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萧山区“五老”关爱团践行新一轮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