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校扶贫工作中的“智力扶贫模式”应用*——以宣汉县凤林乡桥沟村为例

2022-01-01成都工业学院秦凯莉杨琳娜

区域治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凤林宣汉县沟村

成都工业学院 秦凯莉,杨琳娜

减贫是全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消除贫困目前仍旧是世界所面临着的重大挑战。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者结合的工作要求,聚焦贫困村、贫困户的自身发展硬实力。高校定点扶贫工作作为扶贫攻坚战中的一大有力举措,既是帮扶贫困乡镇的有力措施,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利切入点。

一、扶贫论述中的智力扶贫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力量是民族复兴的强大核心动力,文化力量是民族持续发展强大的基础。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强强联合,才能推动人才升级、精神强大、物质积累,因此,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

目前我国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除了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以外,还需要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奋力拼搏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圆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新目标、新发展,未来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将开启新的征程。目前从整体来看,广大乡村地区的社会风气呈现良好风貌,农村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但是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需不断加强,封建迷信等旧观念还有抬头,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念的普及还不够。因此,乡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加强做好”防“与“守”的两方面的工作。“防”就是采取有力的手段严格依法开展各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迷信、违法等活动,形成牢固的思想意识防线。“守”就是坚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守好思政教育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途。

乡村的脱贫致富工作早已摒弃了“输血式扶贫”,逐步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造血”的主要举措就是智力扶贫。智力扶贫通过扶志和扶智,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减贫方式,在有效减少贫困的同时降低返贫概率。进入乡村振兴新元年,针对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乡村,想要实现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强化环境的改善和贫困村民的能力来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需要的是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培养掌握知识的能力,因此,相对于物质扶贫,智力扶贫更加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智力扶贫的重点是抓好科技扶贫与文化扶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乡村在脱贫致富的奋斗路上,最需要的就是知识,乡村的贫困学子在成长的路上更需要科学知识的灌溉。改变乡村地区落后面貌,积极发展乡村振兴,必须重视提升乡村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技特派员、农业信息员、各专家学者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以往科技扶贫经验,聚焦群众关切的科技需求,坚持不懈在扶贫脱困的过程中形成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共同落实科技扶贫工作。乡村地区依靠科学技术摆脱贫困,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另一方面,加强乡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普及活动,使乡村地区人口综合素质提高,以文化为武器,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以及普及科学技术思想等促进乡村地区脱贫致富。

二、智力扶贫模式在宣汉县凤林乡桥沟村的应用

(一)宣汉县凤林乡桥沟村的基本情况

桥沟村位于凤林乡西南角,距乡政府5.5公里,地处山区,耕地少且不成规模,道路险峻,与外界沟通困难,教育医疗条件的落后诱发了近亲结婚、后代残疾率高等问题,加剧了这一地区贫穷落后的状况。全村有村民小组5个,常住农业人口共计1728人,其中残疾人95人、五保户18人、低保户126人。

(二)智力扶贫模式在脱贫工作中的应用

桥沟村是成都工业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结对帮扶对象,学院积极落实高校帮扶,集全校全院全员之力,推进智力扶贫,协助完成桥沟村的整村脱贫以及乡村振兴建设。

1.完善机构设置

专题研究对口帮扶工作,设立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配齐配强扶贫办公室人员,落实扶贫办主任和专职副主任负责制,整合学校校地、校友、厅委共建、产教融合、成都工业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等校内外扶贫工作资源,完善了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2.选派驻村干部

在全校教职工中进行公开遴选,选派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职工赴宣汉县凤林乡桥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建立干部双向多元化挂职锻炼培养机制,充分利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助力教育帮扶与科技帮扶。

3.开展摸底调研

2015年以来,由校级领导带队分赴宣汉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70余人次,深入对口帮扶地农户家庭进行实地调研。2019年12月13日,邀请宣汉县凤林乡韩平乡长一行来校召开对口帮扶宣汉县座谈会,并建立与对口帮扶宣汉县工作机制。2019年11月18日,邀请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来校召开面向退役军人等群体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联办校协调会,通过联合办学加深院校合作,加强对口帮扶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办出特色、办出亮点。

4.支部结对帮扶

在全校范围内推选优秀党总支进行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5.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

不断推进改进创新,深化校地合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针对回头看中的边缘户、受疫情影响易返贫的贫困户,与地方政府共同研究,一户一策,防止脱贫群众返贫。(2)多渠道进行产业考察实践,根据村民的具体需求提供技术帮助,培养致富带头人,与桥沟村贫党员张国民一起探讨木耳种植技术,为其联系西南大学菌类专家潘宇副教授指导木耳、香菇生产,已经成功在试验点种植出高质量的木耳。与桥沟村党员宋光平一起探讨枇杷种植技术,为其联系西南大学国家级果树实验室何桥副研究员,指导其枇杷种植(果树实验室赠送的第一批试点种植枇杷苗——华白一号已于2020年3月27日栽种)。(3)协助完成党建共建工作。组织村干部培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完善村一级“三会一课”制度、看望贫困党员,学校党员教师代表指导对口帮扶村桥沟村党建工作。(4)协调组织志愿者活动。协助“星星火”实践小队赴桥沟村开展文化扶贫支教活动,在桥沟村小开展了英语、地理、音乐、手工等形式多样的支教课程。协助“求是共进”社在桥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5)组织“桥沟村文明卫生示范户”活动。与宣汉县治理办共同组织开展“桥沟村文明卫生示范户”评比活动,有效地改善了桥沟村的卫生状况及村级精神面貌。

(三)宣汉县凤林乡桥沟村的脱贫工作成果

在驻村干部、高校师生、村民等协同努力奋斗下,截至2018年,桥沟村已实现整村脱贫,并通过市县两级验收。在2018年至2021年协助完成脱贫回头看工作中,通过省直部门帮扶成效考核、省级三方评估,帮扶成效受到宣汉县各级领导高度肯定。

三、智力扶贫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智力扶贫模式以高校为平台,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将智力扶贫模式运用在巩固脱困攻坚成效,打好乡村振兴战上,同样具有成效。

四、结语

实践证明,智力扶贫模式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堡垒,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教育发展、文明建设等推动脱贫工作取得胜利。今年是乡村振兴元年,智力扶贫模式需要不断改善升级,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相关链接

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改造和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2016年1月22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4所高校代表聚集北京,共同商议教育助力扶贫攻坚。54所高校宣读《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倡议动员更多高校和社会力量深度介入教育扶贫工作,努力打造教育扶贫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倡议各高校开展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提高当地教学水平;开展贫困地区民众技能培训,提升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助力提高基层干部能力;开展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助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猜你喜欢

凤林宣汉县沟村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铁裁缝”高凤林,为火箭焊“心”
高凤林:平静握住那杆焊枪
别了,半沟子
宣汉县宣汉脆李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
宣汉县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探讨
人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