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乡的关系
2022-01-01中央民族大学张子辰
中央民族大学 张子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大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迁移,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改变。
人口的迁移流动有其特定的原因,美国学者E.S.Lee的“推拉理论”认为,人口的流动迁移是由于人口流出地与人口流入地之间的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推力属于消极因素,后者拉力属于积极因素。根据具体的情况,拉力与推力所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但是人口流动一般是以追求比原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质量为目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的普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实行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对于原先农业经济的冲击造成了农民的高度分工等原因,使得乡村地区农民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度与土地黏性大幅度下降,农民不再受土地的束缚。另外由于工业生产对于农业生产的冲击,使得农业虽然产量总体上维持不变,但是收益率下降,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构成了人口流动的主力军。少数民族人口集聚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加之之前实施的不平衡发展政策,使得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加深、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导致人口流动的方向呈现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的。
一、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特征
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主要遵循“就近原则”,其主要原因有四点:(1)农忙时可及时返乡不误生产;(2)随时往返家庭照看家人;(3)较短路途使得来回通行成本降低;(4)对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而言,进入城市可以获得就业并且得到相对于人口流出地更多的经济收入,而且由于其与流出地的地理位置较近,文化环境、生活习俗等与流出地较为相似,从而降低了其融入城市的成本。西部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的规模庞大,这些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主要以80后、90后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由最开始的男多女少演变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流动的方式开始向家庭化发展,再流动意愿较低。并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返乡意愿很低,主要以短期返乡为主;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总体上偏低,其主要从事的行业以生产、运输、商业等服务业为主。人口流动的空间流动结构主要以省内流动为主,省际流动为次,但是随着交通的便捷,省际流动的比例在不断加大。省际流动的目的地较为集中,主要以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为主。
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于乡村的影响
人口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农村有着正负两个方向的影响。一方面,大量乡村劳动力外出工作打工,使得乡村家庭经济收入增加,乡村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人口外流、人口外迁,导致乡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突出,乡村空洞化现象明显。刘守英教授认为乡村人口的流失还是“乡村衰败链”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乡村衰败链”是指由于工业对于农业的冲击造成农业不堪负荷,使得农民收入减少,大量农民外出打工或者外迁,造成乡村的人口大量流失,从而导致乡村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城乡发展循环被打破,城市对于乡村的虹吸效应严重,最终导致了乡村的衰败、城乡二元结构明显。造成人口不断流向城市的另一个原因是农民自己的乡村意识变化。这种乡村意识的变化最明显地表现在农民的年龄结构上,以80后为分界点,在这之前出生的为“农一代”,在这之后出生的80后、90后为“农二代”。两代人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对新事物的理解与旧事物的情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这种特征主要分为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经济方面,对于“农一代”来说,外出务工的时间相较于“农二代”较短,农业生产仍然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对于“农二代”来说,外出务工时间较长,已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活动,而且举家迁移的多以农二代为主。社会方面,农一代对于土地的黏性较大,依恋故土,而农二代在这一方面乡土之情对其束缚作用很小。就“买房”还是“盖房”这一现象很好地体现了“农一代”与“农二代”之间的不同,“农一代”大多会选择在家乡盖房,“农二代”则会选择在城市买房。因此乡村人口流动主要以在外务工时间比较长的80后为主力军。
三、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于城市的影响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于城市的影响同样有正反两个方面。相对于一般的汉族人口流动,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因其来自民族地区,所以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当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到城市中,其本身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多民族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少数民族利用其本身的民族特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速了城市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各个民族之间在餐饮文化、服饰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愈加频繁,各民族特色文化在城市汇集,既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大量少数民族进涌入城市,加速了城市的多民族化,各民族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加深了了解,促进了民族融合。从经济上讲,少数民族人口的涌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大量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一方面既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城市中劳动力不足的缺口,扩大了城市消费市场,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进入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各民族以城市为平台进行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1]。少数民族人口从城市中学到先进技术、知识,提升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开阔了视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民族地区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示范效应能够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进而使得各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相比普通的市民仍处于弱势地位,于是一些来自共同地区或者共同民族的少数民族便联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族裔经济”。“族裔经济”泛指少数族裔群体成员从事的经济活动,包括任何移民或者少数族裔的商家业主拥有并经营的企业[2]。“族裔经济”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即以民族特色文化和技术作为少数族裔在某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族裔特色经济。在国内,“族裔经济”以少数民族为主要经济主体,例如青海的“拉面经济”。“拉面经济”是国内“族裔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青海省“拉面经济”以青海当地食材为主要原材料,以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以增加参与者的收入为目的,以家族式经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亲缘和地缘的关系为纽带,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并开始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及城乡接合处,以经营“清真拉面”为主的经济模式,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脱贫致富效应。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各种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各种挑战。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使得城市中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首先,由于人口流动具有无序性和盲目性特点,从而导致流动人口不可能平均流入到各个城市。当一个城市的劳动力出现饱和,而流入人口不断增多,从而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那么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会因为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等成为城市中的劳动力过剩人口。这一群体主要从事一些收入有限而且缺乏稳定性的工作,这样就使得这一群体极易陷入穷困的窘境,成为继城市下岗失业人口之外的“新贫困人口”。其次,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语言、生活习俗等因素,使得在一些城市出现汉族聚居与少数民族聚居的“二元社区结构”。这些“二元社区”一方面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居民打破了以往在家乡的谋生方式和阶层结构,并与所在城市建立了开放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又让身处其中的居民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延续了以往在家乡的不少特征,减少了文化适应的心理成本和精神支出,但也构筑了与城市一般社区的壁垒,这就很容易使他们与一般城市居民产生隔阂。如果他们因此难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中,就会造成社会的“二元分化”。最后,在城市管理方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社会治安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语言不通、对情况不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对民族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在工业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口从乡村流入城市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伴随着种种机遇与挑战,我们在肯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在人口流动中产生的问题。
四、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的思考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所以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我国现代化的重点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城乡结构一元化是每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西方学者SimonKuznets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农业部门份额下降与工业部门份额上升。HollisChenery认为,工业化与收入水平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发展政策就是将资源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当中。这两位学者只看到了城乡结构的现象是资源在农业与工业中的占比,却没有看到其本质。刘守英教授对城乡结构转型的本质进行了总结,认为农民对农业经济的依赖性与土地黏度的同步下降和农业要素充足带来农业回报率上升,带来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生产率收敛才是城乡结构一体化转型的本质。
城乡结构一体化进程中,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其决定性的矛盾,而人口流动则是农民与土地这一对矛盾中的表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和黏度下降,从而导致大量农闲劳动力与非农闲劳动力流入城市,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的缺口。这些流动人口的涌入加快了城市自身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由于流动人口创造价值与消费的地点主要在城市,在农村很难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城乡结构一体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的距离有着重要的影响,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密集,乡村、城市分布密集,加之城乡接合处这一特殊的地区,充当城市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从而使得城市的淋下效应更好的影响乡村。东部乡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由于城市的物价水平、租金等因素从而选择价格相对便宜,距离相对适中的城乡接合处居住。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地理环境成为一道屏障,阻碍了淋下效应的发挥,来城务工人员由于距离等原因,城市对乡村的虹吸效应大于其淋下效应。
城乡结构一体化不是城市消灭乡村,而是城市与乡村依靠其自然禀赋共同发展成为一个整体。我国为了防止乡村衰败促进城乡一体化而颁布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挥城市的涓滴效应。以农业工业化为道路,以质代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回报率,从而增强农业竞争力,最终促进乡村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