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文言文 课堂显精彩
2022-01-01倪丹红
文|倪丹红
入选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读好文言文的节奏与停顿,对学生来说是较大的挑战。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的是让学生逐字逐句、按部就班的诵读方式,学生诵读兴致不高,教学效果甚微。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诵读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让学生感受到朗读文言文的趣味呢?
一、文白对读
所谓文白对读就是指在朗读文言文的时候,一方读文言文,另一方读与文言文相对应的白话文。这样的朗读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起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如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语言简洁,内容通俗易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大屏幕在左边呈现小古文的内容,右边呈现译文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以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样一方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另一方读“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不仅为课堂平添了几分魅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文言文内容特点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对读情境,几个回合下来,学生读得兴趣盎然。
二、竖排直读
古时候人们读书是竖着读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文言文内容的特点将其竖排让学生诵读,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还有效避免了学生读时在停顿与节奏方面的畏难情绪,可以使学生的诵读更为悦耳。
如诵读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时候,教师可故意把文章中的标点去掉,并排成竖版的形式让学生诵读。乍一看,那么长的句子且没有标点可怎么读啊?但这也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好胜心与挑战欲望。由于这篇文言文主要以对话为主,他们通过揣摩练读等形式不仅读出了这篇文言文中的停顿与节奏,也读懂了文言文的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读好断句与停顿,读出句子隐含的节奏,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适当对文言文的编排形式进行改版,让学生以竖着读的形式诵读文言文,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读书的乐趣,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适度改读
改读属于个性化诵读范畴。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根据文言文的阅读内容,结合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适当增加或者减少一些语气词来促进自己对文言文诵读情感的把握,可以起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如诵读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时,“甚聪惠”中“甚”一词可让学生故意把声音拉长,以充分凸显出杨氏之子的聪慧。诵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句话的时候,可让学生在句尾适当加上一些语气词“哟”等,来表现孔君平的幽默。诵读最后“儿应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时候,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句号改为问号或者在句子末尾加上一些相应的语气词如“矣”,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杨氏之子的语言机智,这样改读可以使文言文的诵读更有味道。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以改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为文言文阅读带来一种全新的活力。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文言文改读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适切适度的原则,切不可为了改读而改读,使文言文诵读支离破碎。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从文言文内容特点出发,可采取“文白对读、竖排直读、适度改读”等诵读形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文言文晦涩难懂现象的产生,为文言文阅读注入一泓活水,从而使学生诵读文言文的兴趣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