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课文,邂逅别样精彩

2022-01-01严宇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体文字

文|严宇飞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扣课文,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深挖教学资源,带领学生邂逅别样的精彩。如何引领学生品读课文,邂逅别样的精彩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品读文本,感受别样人生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了作者加工后,描写的富有理想与人文色彩的生活。我们的教材选编了大量的类似文章,正好可以用来补充学生单调的生活。因此,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教材所描绘的世界之中,让学生借助文字感知作者笔下的生活,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这不仅是对学生生活的有益补充,还能够让学生感受一种别样的人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别样精彩。

《竹节人》(六年级上册)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学生时代,同学们制作竹节人并在教室内展开竹节人“大战”,结果竹节人被老师没收,后来发现老师却自己偷偷在办公室玩竹节人的故事。像这样的生活情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而又新鲜的。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快速默读了解文本的内容,在细心品味中,还原当时的生活情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情景的感受。当然,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把这种快乐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特别是通过老师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感受文中老师那颗未泯的童心。让学生通过品读沉浸到文本中去,体验精彩生活、感受别样人生。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品读文本,体验文本所描绘的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从而感受别人千姿百态的人生。这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要求,需要教师从文本的整体出发进行设计,同时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细节进行品味。

二、品读文本,体会美好感情

作者在写作时是通过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如果说内容构成了文本的生命的话,那么,思想感情便是文本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这些思想情感有的是含蓄地融入到文字里,有的则是在内容的表达之后的直抒胸臆。但无论是哪种表达方式,文本都是思想感情的载体。我们只有让学生用心品读,才能有机会体会到蕴含其中的美好感情。

《花之歌》(六年级上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作者以花的口吻,运用第一人称,以充满诗意的文字形象地表现了四季的更迭,描写了花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光明的追求,告诉我们: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作者的这种思想情感,不仅在诗中直接抒发了出来,还深深地融入了字里行间。由于课文非常简短,这就非常适合通过反复品读来体会蕴含其间的美好情感。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找出那些富有深意的文字,体会它们深刻的内涵。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段朗读、配乐朗读、集体朗读等方式品味文本。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体会美好的意境,进而让美好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美好情感时,要注意分三步进行:首先,通过品读文本找到情感源头;其二是在品读中进入文本所描绘的境界,成为文中的人物,体验美好情感;第三是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三、品读文本,欣赏文字魅力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所在,同时,也是文本本身特点的体现。无论是文本栩栩如生的内容,还是字里行间或浓或淡的情感,亦或是文本中或显或隐的作者身影,都是通过文字来进行展现的。它们所呈现的缤纷的亮点,便是文字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文章的精彩之处,于精彩之中欣赏文字的魅力。

《匆匆》(六年级下册)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时间匆匆流逝的足迹,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本文的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彰显了文字特有的魅力。如“……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一句,通过“他有脚”“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生动地展示了时间逝去的状态。而“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则通过朴实的文字,抓住生活细节,具体形象地描绘了时间逝去的踪迹。文中像这样精美的语句还有很多,只要让学生抓住这些语句进行品读,就能让他们充分地领略文字的魅力。

在欣赏文字魅力的过程中,要以教师的指点为引,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由文本的精彩发现文字的精彩,把欣赏的主体与主动权放在学生身上,在对文本的分析与体会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四、品读文本,发现表达密码

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还要带领学生发现文本的表达密码,用心揣摩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表达的,表达的效果怎么样等,从而发现文本表达的密码,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匆匆》一文,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时间匆匆流逝的足迹,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本文的语言朴实优美,于纯朴优美的语言中,彰显了文字特有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品读文本,欣赏文字的特殊魅力。如,文本的开头便以“燕子”“杨柳”和“桃花”三种事物来去、荣枯和开谢,提示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特别是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突出了这种规律的普适性。接着,语风一转,通过比较突出了时间“一去不返”的特点,十分巧妙。通过巧妙的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时间不经意间匆匆而去,特别是抓住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进行描写。

让学生在品读文本中发现表达密码,这是一种逆推的过程。教师,就是要抓住文本,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目的等。正是在这种逆向推导过程中,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探索出文章的写作方法及其妙用。

五、品读文本,探究文体秘妙

所谓文体,简单地说就是文学作品的体裁,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文学创作上,一般分为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四种;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以表达方式和作用进行划分,一般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四种。无论是哪种分类,每种文体都会在内容、结构形式和写作方法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时,就要探究文体这种特别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体表达的妙处。

《太阳》(五年级上册)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以及同人类的密切关系。通过对此文的学习,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比如,可以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发现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写作。除此之外,说明文还有很多的说明方法。如“……会发光,……,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这段话,即使连标点在内,也只有短短五十多个字而已。可是,它却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这也正是说明文这种文体在表达上的妙处所在。

要探究文体的妙处,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文体意识,依据文体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上要渗透文体的要素。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出文体的特点,发现文体在表达上的妙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文本”为“本”,通过引领学生品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益处。这样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邂逅别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体文字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文字的前世今生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明清“四节体”戏曲及其文体价值探赜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