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沙地植被演替规律的探讨*
2022-01-01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所孙耀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所 孙耀
一、植被演替的原因
植物群落为什么会发生演替?原因是什么?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植物群落,而引起的原因不同,就榆林沙地植物群落演替而言,笔者认为榆林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地干旱缺水是制约植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榆林沙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生态因子,水因子的演变牵动一系列生态因子演变,沙地中的每一滴水都是植物生存的生命水,榆林沙地从古至今围绕“水”因子的演变而发生植物群落相应演替,水因子的演变是榆林沙地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二、植被演替过程
在1600多年前,统万城建城之初,匈奴首领称赞城周围环境“临广泽、带清流”,即流经统万城脚下的无定河水是清的、湖泊很多,水和植被都很丰盛,有水有草是游牧民族放牧生活的好地方。植被丰盛的背后也说明植物的耗水量超越了榆林年均降雨量400mm的极限。植物生存除全部(大气蒸发除外)消耗当年降雨外,还要吸收土壤贮存水分,以补充降雨量的不足。土壤水分和湖泊贮水长期收不付支,久而久之湖泊干涸,植被因土壤干旱缺水衰退死亡直至消失。没有植被庇护的干旱大地,是形成沙漠化的首要条件,沙漠是干旱的产物,统万城被风沙湮没的历程,就是植被耗水量长期超越降雨量,大地由水草丰盛走向因干旱植被衰退死亡的历程,也就是沙漠化的形成发展历程。
用“毛乌素”为沙漠命名的时代,是古代因干旱植被衰退消失形成沙漠化后,植被稀少耗水量小于年降雨量,沙地贮存千年水分而恢复逆转,植被也相应随沙地水分恢复逆转,植被由稀疏衰退逐渐恢复走向丰盛。
植被经过长期恢复逆转后,湖泊中长满沙柳、芦苇和水生植物。冬季大量枯落物沉积水底,水中枯落物越积越多,常年浸泡沤制,水质自然越来越差,逐渐腐臭变质。因此,用不好的水为沙漠命名,也就在情理之中,也说明沙漠化后,植被恢复逆转又达到了丰盛程度。
这是榆林植被耗水量因长年超越降雨量,致使大地干旱缺水,植被衰退死亡。植被衰退消失后,植被耗水量又小于降雨量,剩余雨水又在低洼地经过千年贮存而形成湖泊,植被也由稀疏衰退逐步恢复丰盛,形成周而复始的自然演变过程。这是地处地势平坦、干旱半干旱的榆林沙地,年均降雨量只有400mm,既不同于年均降雨量不足百毫米的干旱沙漠,也不同于降雨量充沛的湿润地区的特殊性。
在20世纪60年代前,沙区广泛分布“沙炭”,沙炭就是湖泊中贮存的枯落物,沉积水底后,在“嫌气”条件下,低温、低压、没有得到微生物的充分分解,逐年累积而成,因此,有“沙炭”分布的地方在古代就是沙区湖泊,“沙炭”就是沙地植被和水生植物的枯落物在湖泊中贮存的最好佐证。炭层薄厚不一,最厚达40—50cm,面积大小不等,时间长短也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前,沙区群众掏“沙炭”用做燃料和肥料,在“沙炭”中有沙柳枝叶和其他沙生植物仍可清晰辨认,在统万城出土的植物标本中,也有沙柳、沙蒿等沙生植物,可见沙柳、沙蒿是榆林沙地中最古老的天然植物。
截至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工造林前,沙区天然植被覆盖率1.8%,其主要植物是沙柳、白沙蒿、沙竹,滩地有沙芦苇、冰草等。由于沙地植被稀少,植被耗水量长期小于降雨量,沙地积累千年雨水,地下水与土壤水分超饱和,形成沙地大小湖泊和马槽井1000多处,地下水接近地表,丘间地一锹就能挖出地下水,有的丘间地长年有积水,有的还有野生鱼虾,沙地土壤含水率2%-3%,呈超饱和状态,和统万城建城之初“临广泽,带清流”的景观大致相同。
三、沙化治理后植被演变
在20世纪50年代启动人工造林后,首选树种就是沙柳,因沙柳是榆林沙地中最古老的乡土树种,最适应榆林沙地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将沙柳剁成短杆,开沟全部埋在土中即可,造林工序简单,它代表了杨柳科各树种喜爱水湿的特点。沙区丰富的水资源适宜杨柳科的旱柳、小叶杨、合作杨和沙柳生长,这些树种常年浸泡在水中,也不会因水渍之死,都有防治水淹的特殊功能。从树根、树干到侧枝,不定芽和不定根极为发达,浸泡水中,大量不定根漂浮于水面,形成“气根”呼吸空气,不会窒息死亡,其不怕沙埋,沙越埋不定根越多,地上生长越旺,丘间地的沙柳可随沙丘的前进被落沙坡沙埋,逐年生不定根向落沙坡上部爬,最终可到达十几米高的沙丘顶部。沙柳生长旺盛,沙柳丛高达3-4m,杨柳科各树种进行插杆造林,和沙柳一样工序简单,容易成功,各树种结实丰富,湿润的丘间地每年都有成片的沙柳实生苗,小叶杨、旱柳等植物种也有散生的实生苗。
随着固沙林面积逐年增加,耗水量也逐年超越降水量,湖泊和地下水每年消耗多补充少,到20世纪70年代初,沙区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到5-6m,土壤含水率降至1%-2%,杨柳科的树种因水分供应不足而衰退死亡或成为严重枯梢的“小老树”。沙柳成了杨柳科残留的灌木树种,所谓残留就是失去适生条件,在生命的“底线”赖以生存。自20世纪70年代后,榆林沙区沙柳丛高由3-4m降到只有1m左右,从此沙区再也见不到3-4m高的沙柳丛,沙区再没有湿润的丘间地,成片的沙柳实生苗就此绝迹。
到20世纪80年代,地下水位降到7-8m,土壤含水率降到1%左右。猫头刺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军覆灭消失,没有留下一丛,每年都有大量种子散落地面成为幼苗,但再没有一粒种子生根发芽。从此猫头刺在红石峡彻底绝迹消失,它本来是生长在干旱沙漠中极耐干旱的植物种,在榆林沙地如此“蹊跷”快速地消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猫头刺消失后,紧接着就是蝶形花科的草类植物沙打旺、草木栖死亡消失。而后是蝶形花科的非沙生灌木白柠条、紫穗槐、柠条也陆续死亡或长势大幅衰退、株高大幅度降低,此时的沙生灌木踏郎、花棒抗干旱力度虽强于非沙生树种,但也因过度干旱失去以前的旺盛,至此,榆林沙区花棒株高由4-5m降到了1.5m左右,榆林沙区的乡士灌木踏郎成为株高只有0.5m左右的小灌木,再也看不到4-5m高的花棒和1.5m以上的踏郎。踏郎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沙地全枝株越冬,因沙地过度干旱缺水,地上部分在冬季干枯死亡,由地下越冬芽越冬,春季由越冬芽萌发形成地上新株。
沙竹成片状生长在流动沙地,从此,在榆林沙地再也看不到沙丘顶部的白沙蒿和沙盖。沙盖虽是两年生,是榆林沙区群众喜闻乐见的野生蔬菜,沙盖疙瘩、沙盖面是别有风味的地方小吃。至今沙区群众仍在落沙坡栽培沙盖,由天然生的野生蔬菜变成栽培蔬菜,白沙蒿因不进入半固定沙地而消失绝迹。沙区生态环境由流动沙地变为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后,即使仍有局部流动沙地,流动沙地的植被在固定沙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也难以生存。沙竹是典型流动沙地的代表植物,沙地半固定和固定后,其长势大大衰退,叶片长与叶宽大大缩小,叶片长由30-40cm降为只有15-20cm,叶片宽由0.8-1cm降为0.5cm以下,成为失去适生条件,生长严重衰退的植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地下水位降至10m左右,土壤含水率在固沙林地降至0.5%左右,因土壤过度干燥,蝶形花科植物种的根瘤失去适宜的土壤水分,根瘤严重死亡成为无效的空壳,与根瘤共生的地上枝株也严重衰退死亡。而此时的土壤湿度因过度干燥,不适宜蝶形花科植物生存,此时土壤干燥度正适宜菊科蒿属植物生长,蒿属植物大量发展。蒿属植物都是风力传播花粉和种子,蒿属蒿类种子被风力吹入各固沙林种中,在黑沙蒿林地内,因过度干旱,老沙蒿林内大部分枝株不开花结实。在老黑沙蒿林地,基本没有新生幼株,也基本没有开花结实者,靠林外的零散单株结实,种子随风力散发侵入各固沙树种林中。
从目前沙地水分发展趋势来看,来自干旱沙漠中的花棒和本地最耐干旱的踏郎都不如黑沙蒿耐干旱。由于黑沙蒿从形态结构、皮色、叶片大小、生理功能等多方面都能随沙地水分条件的演变而演变,适应干旱沙地条件,再没有比黑沙蒿更耐干旱的植物。因此,黑沙蒿是榆林沙地植物演替的终极植物。目前榆林沙地菊科蒿属植物,除黑沙蒿外,黄花蒿、茵陈蒿、冷蒿、蒙古蒿等蒿类25种以上,因土地干燥度适于蒿类植物发展,在林地、农田甚至庭院,只要有一线空闲地就长满各种蒿类植物。
四、总结
植被演替是植被适应生存环境的自然规律,榆林征服沙漠的成功,紧跟沙地水资源的演变,遵循自然、顺应沙地水资源演变,适时选择相应的固沙植物,是榆林征服沙漠的重要经验。植被演替是植被顺应自然的生存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影响榆林沙地植被演替的主要因素是沙地水资源的演变,人为可改变沙地水分状况,即改变植被生存的自然环境,目前,榆林采取两种措施:一是转变治沙理念,开发沙地种植,榆阳区补浪河乡将万顷荒沙全部推平,变成节水喷灌和滴灌的高产农田;马合乡将耕地退耕还草,荒沙推平变成牧草地,大种牧草,大办规模养殖场;其他县(区)乡也在推平沙丘。榆林沙漠将要彻底消失,荒沙变成高产农田,退耕还草大办养殖业,是否顺应自然,拭目以待。二是启动引黄工程,引黄河水注入沙地,改变沙地水分状况,荒沙变绿洲,也就改变了沙地植被演替规律,使荒沙植被逆转,这些都是可取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