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022-01-01江津区委党校陈春艳
江津区委党校 陈春艳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在统筹发展,推行城乡建设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在此过程中一些小弊端也显现出来,在公共资源的配置方面没有得到合理安排,就影响到城乡的综合发展。我们要把公共服务进一步往农村推广,让公共服务能够覆盖我们的农村,建立起长效的共享机制,这是我们当前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社区文体的设施设备我们要整合发挥,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城乡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出最美丽的社区空间。这样可以调动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到城乡的创办里来。依托当地的公共资源开展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问题
社区治理当中,社区党组织是重要的主体,是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我们必须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社区治理中的每一项工作中,使得社区向着健康的方向有序发展。坚持以党引导社区治理,不断优化组织设置,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强化党组织在社区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作用,加强党在社区每一样工作领导作用。团结社区的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加强社区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组织是我们社区组织重要的核心力量,要把党的信念和服务宗旨更好地发挥出来,选拔有能力的干部为社区的中坚力量,优化干部班子,加强对社区精细化的管理。强化政治纪律,增长业务知识,培养综合发展能力,共同建造美好的社区,使社区的党委成为新型社区的战斗堡垒。据调查,三个镇街社区干部377人,年龄超过50岁125人、占33%,大专以下文化151人、占40%,未取得社工资格的326人、占86%。二是社区规模大,常驻人口多。白沙、德感、双福常驻人口超过1万人的社区达12个,其中超过2万人的社区达7个,最大的双福街道阳坪社区,常驻人口达4.5万人。三是党建引领效果不明显。目前很多居民小区还没有建立党支部,在职党员未进社区,没有形成党建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
(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问题
政府党组织在城乡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主导作用,体现在进行社区资源有效配置,统筹规划,带动经济文化发展。为城乡社区的建设筹备资金投入和建设支持,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协调社区的利益关系,把小的矛盾化解,提高本社区的自治水平。我们要不断的强化政府在城乡治理中的责任,进行社区服务公共管理,保障公共安全,推动政府职能有效的转变。把更多的服务分配到社区,实现人力物力有效分配。不断增强社区的服务职能,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乡面貌和人们居住的环境。我们要实时理清基层政府责任的边界,制定社区服务的清单,维护居委会的自主权,这些都是在政府职能的范围内。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区的服务机制,把城乡和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规划有承受能力的社区主体,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让卫生计生教育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动整体,为社区提供多元化服务。目前社区在服务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达标率较低。按照新标准,新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不低于800平方米,已建成区域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据调查,镇街共34社区,达到新标准的9个,达标率仅为26%。二是社区用房不到位。开发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的社区用房往往较分散,位置差,使用效益不高。如德感南华社区、双福李子社区等。三是老社区升级改造困难。老城区的社区民房多数位于城市核心区域,要按照新标准改造升级难以落地。四是智能化水平不高。智治是社区治理现代化中体现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中心城区除双福街道外基本没有建立“一中心两平台”(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云平台、雪亮工程指挥平台),没有实现“多网合一”。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问题
按照《江津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要求,确保2021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3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收入超过5万元,培育一批超10万元的经济强村。据调查,目前我区集体经济“底子厚”的社区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区域,多数社区无收入来源,全靠政府“输血”来维持基本运转。
(四)基层减负和服务能力问题
一是工作任务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都在社区。社区除承担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外,还承担了大量的事项,如拆迁拆违、环境整治、污染防治、城市管理等工作。二是维稳压力大。当前的维稳压力更多来自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物业纠纷、企业改制等政策性很强的问题,需要上级部门以及涉诉涉法解决,社区难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城中村、棚户区、还房区等管理较难。城中村、棚户区、还房区居住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动性强,信息不准确,安全隐患大、环境卫生差,社区管理较难。
(五)社区人员绩效考核问题
一是考核标准未统一。现行考核标准由镇街自行确定,容易导致各镇街社区干部之间互相攀比、心里不平衡。二是资金保障未到位。当前,社区人员的差旅、电话、绩效考核等资金主要由各社区自行承担,一些无集体资金的社区无法兑现。三是使用购买服务资金容易产生矛盾。如创卫工作、污染防治、拆迁拆违等均有资金补助,但按现行政策,资金补助只能兑现给居民组长、网格员、志愿者等非社区两委会成员。
二、对策建议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一)优化调整社区结构,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一是提升人员素质。建议推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考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逐步消化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能力较差的社区干部。二是调整社区规模和网格设置。建议按照常驻人口1万人左右重新调整社区规模,按照200-300户标准重新调整居民小组和网格,做实“组网合一”,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三是细化“小区党建”实施细则。将党支部建在居民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活动开展到党员中心户家中的工作做实做细。
(二)加快综合服务阵地建设,增强社区配套服务功能
一是严格落实三年提升计划。建议将便民服务中心提升计划纳入“一把手”工程,落实属事属地责任,并纳入年终党建考核。二是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按规定、按要求无偿提供有效实用的社区用房,街道及社区的书面认可资料作为综合验收的重要依据。三是建设智能化社区。建议参照双福街道模式,在中心城区推进“一中心两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
一是盘活闲置资产。清理政府闲置的集体资产,同意将国有闲置资产无偿租借给社区,社区通过出租门面、厂房等产生经济收益。二是提升社区用房效益。通过开展老年活动室、四点半课堂、有偿中介服务等办法增加社区收入。三是创新工作思路。建议支持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国有资产、闲置土地、露天停车位等开设培训机构、停车场、停车收费管理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
(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切实减轻社区负担,依法厘清街道和社区的权责边界。负面事项清单不得安排给社区,确需安排的通过购买服务解决。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建议上级部门在行政事务中要严格依法行政、敢于担当、不留后患,遗留问题尽量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减轻基层维稳压力。三是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加快城市开发建设,逐步消除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提升还房区物业管理水平,促进农民真正变市民;加快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形成综合管理的联动机制。
(五)规范绩效考核等福利待遇,激发社区人员干事创业激情
一是规范考核标准。建议区政府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对社区人员的差旅费、电话费、绩效考核等作出具体规定,指导基层工作。二是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议将社区人员的差旅补助、电话补助、绩效考核等纳入财政预算,由区镇财政承担。三是规范购买服务资金使用规定。建议参照疫情防控补助政策,从政策层面同意社区干部与居民组长、网格员、劳务人员等共同享有购买服务资金,提高积极性。
相关链接
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
从上述社区治理的界定来看,社区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1.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化
尽管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依然会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
2.社区治理的目标过程化
社区治理除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之外,过程目标更是其所注重的因素。社区治理要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