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调研报告

2022-01-01晋城市城区社会保险中心原潘军

区域治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晋城市医养服务中心

晋城市城区社会保险中心 原潘军

当前,晋城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试点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凤台社区康养服务中心已经作为了一种典型示范服务中心来进行大力建设,并已经初步实现了这个目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构建能够极大地优化各种社会资源配置,并对老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较大的调节作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这方方面面的问题,则需要政府、养老机构、企业等多方面的通力协作和长期不懈的行动予以解决。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市目前的养老模式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比例高达90%,而社区和机构养老只占10%,这大大增加了年轻一代人的压力。我市养老机构67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6家,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则较多,相对而言,我市大部分养老服务都是以日间照料和提供休息娱乐场所为主,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少之又少。凤台社区作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试点推广地,努力打造城区特色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凤台社区康养服务中心是一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康养机构有机结合的养老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功能齐全,基本全面覆盖老人日常生活、学习、娱乐、运动等方面,构建了一种以日间照料为主体、医养结合的高效服务模式。目前,棋牌室、舞蹈室、多功能智慧厅已经全面建设完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老人的学习运动生活。截至2020年年底,中心免费治疗人数已达到6500余人;举办健康教育20期,参加人数达到200人次;成立3家舞蹈社团,目前有98名舞蹈演员。

凤台社区康养服务中心依托于晋城市社区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运行,对每一个达到6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监督,其中包括老人性别、订单状态及完成情况、服务类型等多项功能。而服务类型中医疗保障就占比75%以上,这充分说明了该康养服务中心做到了将医疗资源充分利用。同时对于订单业务,则选择小爱到家APP实行服务类型的选择,其中包括上门服务、手法康复、打扫房间和基础护理等十几项服务项目。

医养结合服务中“养”的部分,主要通过老龄人口信息管理、活动举办、以及辖区内老人对服务效果的反馈分析、改善措施的拟定等功能来体现。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验上,该服务中心的都有充分地经验积累和技术支撑以满足来自政府部门和运营管理机构的需求,同时为其他机构提供经验借鉴。对于“医”的结合,为每一位老人提供一键式呼叫服务,免费为60周岁的凤台社区居民提供测血压、血糖、慢性病管理、中药蒸汽浴等多项医疗服务,举办老年人健康养生讲座。提高对常见疾病的预防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居家医养和社区养老的方式有效分流了医院和养老院的部分老年人,通过专业照护人员上门服务以及社区卫生院接受医养,能够有效缓解医院里“压床”的难题。此外,晋城市的养老服务体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种,仍旧存在着一些凸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阻碍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本文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医养融合制约因素较多

资金来源、医保结算和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受限。第一,医养结合之前,二者都有各自的资金来源,筹资渠道稳定且收益良好。医疗与养老进行紧密结合之后,服务机构的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特别是服务内容、方式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与以往有了巨大的差异,旧有的筹资模式已经完全满足不了新的服务模式,因此医养结合的进度大大受阻;第二,医疗与养老之间的空间限制,导致困难重重。养老自身并不包含较为深入的诊疗服务,当老人要长期治疗的时候,就需要进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而有所康复之后又会出院再次进入养老院,这种频繁出院进院的方式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任何好处;第三,服务人员的医疗福利能力较为欠缺,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只有基本的照料能力,虽然专门配备有的医务室和护士,但是其专业素养不高,我市本就比较缺乏优质医疗资源,更加难以满足养老服务中心的医疗需求。

(二)养老机构供需矛盾突出

我市养老机构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数量日益快速增长,但是随着老龄化形势的逐渐加剧,养老机构的增长速度明显跟不上老龄化的速度,因此,我市养老机构与老人数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首先是养老机构方面,机构服务人员数量与老人数量方面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日常照护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相应的照护硬件设施也较为缺乏。对于凤台社区康养服务中心也只是依托于泽州康复医院,其医疗资源只是集中于康复而对于医疗保障方面则少之又少,对于其他方面的病症则需要去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也正是该服务中心的弊端所在。二是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市区养老机构的床位占比远低于农村,根据晋城市民政局统计的整个晋城市的养老机构数量来看,社区服务机构有46加,床位464张,与城市庞大的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而农村696家服务机构,床位7838张,农村与城市在发展资源上的不平衡,也对我市整体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农村与城市的不平衡发展,也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带来一定的阻碍。

(三)医养结合监管评估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区老年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养老制度正处于探索阶段,管理相对滞后。当前养老机构的监管体系设置较为传统和固定,灵活性较为不足,一般由所属街道来负责具体养老服务,由民政部门直属管理。而医疗服务则由卫计部门管理,医保政策又由人社部门管理,这种多元多主体的管理模式让养老机构开展工作十分艰难,各个部门存在着信息不通、难以协调以及职责权限不清等关键问题,导致在养老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难以有效提升。此外,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不佳,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较为缺乏,虽然有较为深厚身体照料技能,但是身心是一体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服务人员缺乏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现状,难以全面对老人起到照护的作用,养老个性化服务不凸显。

三、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进社会力量

首先,政府应不断强化自身职责,要制定医养结合的长远发展规划,立足城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及老年群体的现状,对未来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做出科学预测,不断探索高效合理的养老模式,其他养老机构以及社区应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构建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模式;其次,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放宽准入机制等渠道为社会力量的进入创造便利条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的流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医养结合筹资模式。最后不断加强政府对医养结合的监管与制衡,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民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部、司法部、财政部等多部门协调配合,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严格加强服务创办过程中各环节的审批,互相监督。

(二)推进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实现社保对接

晋城市对于完善养老体系的工作一直十分上心,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尝试。当前,该市建立了一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并以此为中心,进一步构建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服务制度,全方位地对所有特殊困难老人进行筛查。该试点工作的推进,为我市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推进了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互联网+”为方式、以市场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设进度。不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这一项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养老权益,为老年人提供公平高效地养老服务。实现医保对接,对医养结合的服务项目进行分类分级评估,将部分项目划入医保结算范畴,并提高结算比例,进行专业的精算分析,充分减轻就医及养老负担,为老人及家庭提供便利。

(三)优化养老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方式,构建合适的养老体系

医疗与养老的深度融合是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部分,晋城市应当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角度的创新和改进,从宏观角度出发,促使科学合理地养老体系顺利建立。首先,要激励养老机构开设专业程度较高的医务室,并且利用物质奖励、提升工资待遇等方式来招聘专业护士;其次,要建立家庭医疗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效,将其做为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专用平台,让两者进行深度合作,当养老机构需要专业医疗服务时,可以由社区服务中心安排专业医生上门有偿诊疗,从而让老人的医疗服务有所保障,只有社区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进行全面合作,才能有效的解决老人医疗服务问题;最后,针对深度困难老人,应当采取特殊照护模式,比如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引领、养老机构牵头、社会力量作为支撑,建立专门的医养结合护理院,将这部分老人进行专人专地专养,让老人得到全面的专业护理。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发展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对于老年人而言,健康护理和医疗保健的提供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提高了老年服务质量,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实现,还缓解了年轻一代的养老压力,使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推动社会建设的发展。因此,需要大力推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晋城市医养服务中心
医养当兴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晋城市:农民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招商引才 合作互赢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