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长江大学为例

2022-01-01长江大学杨小玉郑健

区域治理 2021年44期
关键词:理论课育人思政

长江大学 杨小玉,郑健

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旨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明确建设目标

在“十四五”期间,学校通过抓好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深入挖掘拓展学校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类专业教育认证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基本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2.提高教师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关系的正确认识,增强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培育一批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3.培育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充满思政元素和发挥思政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4.总结推广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经典案例和优秀经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并最终形成一套保障课程思政实施的制度体系。

二、厘清建设任务

(一)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1.修订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即课程育人“双大纲”),明确每一门课的教育功能,落实每一个教师的育人职责。所有专任教师都要深刻领会、把握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部署,明确课程思政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源头、目标和过程中强化践行所有课程都有德育功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设计中充分考虑育人和价值塑造功能,用心梳理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在课程教学中科学合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平日待人处事的基本要求。

2.深入挖掘每门课程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教师充分履行育人职责,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价值导向和知识传授相融合,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导爱党、爱国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备、教、辅、改、考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

3.根据不同课程类别和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公共基础课程重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加强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专业课程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和专业知识紧密融合;实践类课程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能力和扎根中国大地的干事创业的国民情怀等。

(二)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设立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学校在“十四五”期间,每年开展一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遴选工作,切实将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打造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最终实现所有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整体提高育人效果。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的主要标准如下:(1)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2)制作新课件、新教案。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制作出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名人、专家学者、专业历史及发展现状等内容中,作为课程讲授的必要内容,形成一体化反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方法等思政内容的授课新课件、新教案和教学文档。(3)发掘教学改革典型案例。总结教育效果好、学生反响佳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以及其他可体现改革成效的材料,为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三)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选修课程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以新文科为依托,整合学校资源,增设一批优质公共选修课程,以《生命长江》为典范,重点建设3-5门在校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型思政通识选修课;通过专题讲座、宣讲交流、团队学习、小组研讨等教学方式,拓宽学生交叉学科视野,提升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水平。

(四)加强教材建设及选用的管理

以“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为载体推进教材建设,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在教材编写中及时融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实现教材的思想性、创新性及高质量。教材的选用遵从先进性、适用性、权威性原则,把是否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标准,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及最新成果的高水平教材。加强教材管理与监督,杜绝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教材和讲义进入课堂。选用国(境)外教材时,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引进和吸收的关系,绝不允许传播西方错误观点的教材进入课堂。

(五)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带头贯彻课程思政教学理念,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更好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

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以提升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快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考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大学生获得感,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搭建共建共享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进一步探索思政课程的内容、载体、方式方法改革。指导各学科专业充分发掘和运用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获取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社会热点焦点、国际国内形势及现实突出问题等导入教学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设计丰富的教学环节以增强课堂吸引力,开展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协调各门课程之间和各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改革思政课教学组织方式,逐步实行中班上课、专题报告与小班研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构建专题讲座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多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增加师生互动频次。创新学生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学习,增加课外学习量,指导学生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改革思政课学习评价方式,配套相应的考核方式与题型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政课评价体系。

(六)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将包含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教师队伍整体纳入思政培训体系,将“课程思政”改革理念融入新教师上岗培训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使“立德树人”理念深入教师心中,内化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行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各学院应加强工作联动,利用入职培训、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方式,加强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交流,让全体教师利用课程讲授、线上互动、现场问答等方式,切实落实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到每一门课、每一堂课中。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各学院在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要加强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研讨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及时增补、修订教材和讲义中的相关内容。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的引领作用,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教研活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

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做好特聘教师工作。定期邀请校内外政治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和优秀校友来校讲学指导。

(七)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增强价值引领功能在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实施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从源头、目标、过程中强化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入,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实到教学运行管理的每个环节中。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方面要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进行考量;在各类课程遴选和教学奖励评定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或者德育功能指标;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如学生评价、同行听课和督导评课中增设德育功能、价值引领观测点。

三、健全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直接负责课程思政工作的统筹、规划及协调工作。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要加强制度保障,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纳入学校治理体系中,把全员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重点研究制定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协同联动

由教务处牵头,协同宣传部、人事处、学工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服务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调研和发起专项研讨,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政策措施,保障经费投入,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教务处作为牵头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督促落实和考核,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纳入教师培训内容,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党委宣传部要积极宣传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成效和先进典型。

(三)强化工作考核

学校管理部门应对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建立常态化评价机制,使各类课程、每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教学全过程、全要素有据可查,及时宣传优秀典型,整改不合格情形。教师考核评价、评优评先、选拔奖励等工作中要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中要纳入价值引领教学目标,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考核方式。将参与课程思政情况作为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和优质课堂等评比验收的核心指标;学校党委要将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院级评估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党建考核体系中。

(四)专项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以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立项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课程思政立项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发文公布,其中“A级”立项由学校给予2万元/门的经费支持,“B级”立项由学院给予不少于0.5万元/门的经费支持。

(五)典范宣传机制

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榜样故事赋予课程参与者创新进取的源动力。针对相关教学典范,充分发挥好校内外传统媒体、校园网、微博、微信、校报等多种媒体的宣传平台作用,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舆论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切实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改革总方针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理论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