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思想的理论探源

2022-01-0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人类

刘 欣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在数千年流转变迁的人类历史中,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观念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变化,中国人民对于劳动的歌颂、赞美以及抒怀形成了尽显中国气质和民族精神的劳动文化。

新时代更加尊崇劳动和强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劳动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时期,我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思想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既综合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实践探索的劳动理论和政策,又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劳动思想,通过吸收、借鉴、传承以及创新劳动观教育理论增强劳动观教育的独特内涵、活力以及生命力。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劳动的本质,提出了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劳动创造价值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经过历史和实践的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劳动观是先进、科学的理论,是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且持久的影响。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劳动观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结合具体国情成为新时期我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源头,实践证明,立足国情、关切现实需要、与时俱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中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和丰富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本质特性,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而且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使得生产劳动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与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使得人类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因此,他们从社会现实和劳动问题出发,将劳动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劳动的科学论断,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特殊地位,为后世奠定了劳动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提出“为人类历史而劳动”的本心。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历史,劳动成为区分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首要标志,劳动是人类特有且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不断推动人类历史走向兴盛和前进。

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表明“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马克思指出,“只为自己劳动的人,他也许能成为学者、哲人、诗人,但他永远成为不了完美的、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真正伟大的人物”[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着力点,以全体人民的幸福为出发点,为人类谋幸福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幸福观、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获得现实幸福。为此,马克思从中学时代就把人类幸福确定为个人毕生工作的追求,只有为全人类的幸福工作才能彰显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个体的完美发展。马克思“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始终坚守人民立场,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为人类寻求自身解放开辟了道路,永远闪耀着光辉力量。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强调“为民族谋复兴”的担当。马克思说过,“那些为共同目标而劳动的人,能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经验赞扬他们是最幸福的人”[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激发广大青年不断奋发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能够指引他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劳动中奉献自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努力奋斗。

第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彰显“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通过深入解读资本的矛盾性质,马克思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而提出“自由劳动”的概念,树立起“为人类的幸福和解放而工作”的伟大理想。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在劳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只有创造性、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真正展现人性美,自由劳动的程度越高,人类越趋近实现自由与解放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密切关注世界发展形势和工人运动,毕生为改善劳苦大众受剥削压迫的生活命运不断奋斗,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始终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支撑“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马克思认为,“小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是发展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1]。换言之,人类能够在劳动中形成劳动能力和丰富的个性特征,最终都服务于充分运用体力与智力、充分激发潜能与天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目标。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劳动观的终极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类的潜能和天赋,克服人类的有限性和发展的局限性,创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构建劳动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劳动的政策和理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随着历史的发展加入了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立足国情、顺应时代变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中国建设,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精神”,不仅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转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重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而且在全社会形成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在我国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持续的理论创新与创造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我国得到继承、创新、丰富以及发展。

第一,始终贯彻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主张“革命理论”学习与“生产劳动”同时进行;1958年,毛主席提出“两化”指示,即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强调“教劳结合”这一教育方针的重要意义,为当时大量知青“上山下乡”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上述理念,而且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提出了具体方案,一方面立足于我国的发展新形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确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由此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策宗旨。

第二,注重加强青少年的劳动观教育。我国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因为,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青年学生与工人农民共同参加生产劳动,旨在改造青少年的世界观,帮助他们学到实用的技术知识。邓小平同志强调劳动教育要从青少年开始,加强青少年劳动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激励广大青年把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劳结合”。胡锦涛同志也强调,“青少年要懂得劳动最光荣、理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2]。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劳动,依靠新时代广大青年”[3]。显而易见,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持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在劳动光荣的感召下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发展。

第三,提倡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毛泽东把“爱劳动”纳入早年的《共同纲领》,使崇尚劳动有章可循。邓小平指出,应该同样重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此表达对知识的尊崇和所有劳动者的充分肯定。江泽民也提出,只要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尊重。胡锦涛也强调“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3]12,还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劳动观,把劳动提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多次深刻阐述劳动光荣、劳动价值、劳动幸福、劳动关系、弘扬劳动精神等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就是对于劳动精神的大力弘扬。综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2013年提出“劳动最光彩、最高尚、最伟大理念”给予劳动至高无上的赞美;2014年指出“辛勤劳动、科学劳动,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2015年提出“始终弘扬劳动精神,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力量”;2016年寄语人民群众,“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争做新时代的劳动楷模”,可以看出,上述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开拓创新,对于我国的青年劳动观教育发挥着重大的导向和指引作用。

第四,主张创造性劳动。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人民不断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和形式,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践证明,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必须依靠劳动,特别是创造性劳动。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培育青年的创新创业能力,注重现代制造业的创新与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年轻的劳动者更应该与时俱进,奋力投入创造性劳动,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贡献力量。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劳动思想

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用劳动开创历史、创造幸福,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进和发展。新时代劳动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优秀历史文化,在更替演进的劳动实践中孕育新的内容,为了深入百姓的日常劳动生活,新思想以多样手段和生动形式展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当代青年不仅需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劳动思想,而且应该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与扬弃发展,使传统的劳动思想焕发新的生命力。本研究认为,中国传统劳动观蕴含在神话故事、百家思想以及诗词歌赋中,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世代相传的思想观念,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理论思想来源,奠定深厚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一)讴歌劳动的神话传说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讴歌劳动的神话传说在我国历史上俯拾皆是,展示出古代人们坚忍不拔的劳动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第一,赞颂劳动创造的神话故事。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开天辟地”神话中蕴含着“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盘古是造化万物的始祖,终其一生日夜辛勤劳作;“女娲造人”神话中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情节最早展现出创造性劳动的作用和价值;“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为体现出艰苦奋斗的精神,展现了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民形象;“愚公移山”“吴刚伐桂”“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体现了古人不辞辛劳、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劳动精神和魄力。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耕国家,因此,中国神话故事中涌现出许多富有智慧与谋略的劳动者,这些人物成为激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生活、改造自然的光辉榜样,比如,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后稷教民稼穑,夸父逐日,羿射九日,唐玄奘西天取经;神话故事通过讲述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劳动故事,证明劳动才能征服自然,从而激发更多人民的劳动热情,鼓舞民众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斗志。可见,神话故事能够为新时代劳动观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理论学习素材。

第二,颂扬能工巧匠的神话传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悔付出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劳动意志,神话传说记录下劳动人民的创造思维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比如,鲁班的木鸢飞三日而不落;张衡的地动仪技术高超,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黄道婆改进和推广纺织技术,历代能工巧匠用娴熟的技术、精深的造诣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创造出独具匠心的作品,而且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劳动文明,使得质朴勤劳的劳动美德和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对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推崇劳动的百家思想

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劳动思想就是中国人民劳动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更是跨越千年永葆生命力的精神特质和积极力量,对于当今社会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借鉴意义,本研究认为,当代青年只有深刻理解并汲取传统劳动思想中适应时代发展的精髓部分且为今所用,才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劳动观教育,使得百家劳动思想为新时代青年劳动观教育奠定坚实精神基础。

具体来说,诸子百家中尤以墨家更加推崇劳动,将劳动实践确定为基础性活动,墨子为此提出“自食其力、知行合一”等劳动思想,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思想主张,强调人民只有辛勤劳作才能在世上生存,“士”只有学识远远不够,还必须身体力行、亲身实践。

法家一直奉行“以农为本”理念,认识到人民劳动与国家富强之间的必然关系,强调富国必先富民,倡导废井田、开阡陌,鼓励农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希望上位者通过重农的做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比如,管子提出“劳教定而国富”等观念,意在把农民的生产劳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农家是主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流派,他们认为农业是国之根本,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才能使得国家安定富足,因此主张“重农爱民”和“重农抑商”政策,把农业置于所有事务之首。

虽然儒家没有留下重视农业和劳动的观点,孔子甚至发表过轻视劳动生产、蔑视劳动人民的看法,孟子也发表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言论,被后世认为蔑视体力劳动者;但是儒家的言论主张带给劳动观教育一些启迪,比如,孔子告诫人们:要自己拥有真才实学,才能站得住脚、为人民所知道,应该具备与所求职位相匹配的才能和学问,因此,劳动观教育必须实事求是。

(三)吟颂劳动的中华诗歌

中华诗歌浩如烟海,吟诵礼赞劳动、赞扬关切劳动人民的作品比比皆是,诗人把自己的劳动情怀寄寓在诗歌作品中,体现出诗歌为载体、“诗性教化”为内容的劳动观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传播方式,表达中华民族的劳动情感,使民众耳濡目染间自觉接受劳动思想的教育和熏陶,推崇辛勤劳动、歌颂劳动光荣既是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劳动人民世代不息的人生追求。

不论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肩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劳动思想的责任,比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对辛勤劳动朝干夕惕的赞美,是对农民日夜奔波劳作不息的歌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歌颂早起晚归忙于耕作的劳动人民,弘扬劳动精神,称赞劳动人民的创造。

现代诗歌中也有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佳作,作者常常借助朴实无华、特点鲜明的意象表征劳动者勤奋与辛勤的劳作,比如辛劳忠诚的牛、任劳任怨的骆驼、乐于奉献的春蚕、勤劳的蜜蜂。无数诗歌文学作品呈现出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善于创造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歌颂劳动人民的牺牲和奉献,表达“以劳动为荣”的理念,传递“劳动与美好生活紧密相连”的思想。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劳动观点、劳动政策、劳动思想,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提出的劳动政策和理论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劳动思想;研究表明,不同内容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相对性,都是新时代青年劳动观教育理论资源的重要组成,如何实践科学的观点、政策以及思想是当代教育者需要努力的着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永不变色”,更需要创造性吸收和发展这些观点、政策和思想,以劳动教育造就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人类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