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1-01邯郸市生态环境局临漳县分局岳洪伟

区域治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手段环境监测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临漳县分局 岳洪伟

目前各国为了有效缓解大气环境污染的情况,都采用遥感监测技术等当下先进的技术实时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再依据监测结果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采用科学的环境监测手段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当前的大气环境问题,依据监测到的相关资料可以预测到大气环境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在环境规划、管理、控制污染源方面制定相关的措施。目前保护环境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其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生命安全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方面依旧存在着些许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按照预先设计的路径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减少环境破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笔者以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为基础,对如何有效处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环境监测,其是制定环境治理措施的基础,同时也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制定的环境决策是否出现失误与环境监测所获得的信息正确与否、分析的结论客观与否是息息相关的;监测工作取得最重要的成果便是环境监测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同时其也是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由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大气污染对于人类、动植物的生存存在巨大影响,因此大气污染已经开始引起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培养专业的监测工作从业者、不断提升从业者的工作水平、不断完善相关的监测技术应该贯穿于治理大气环境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在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获得的真实有效的数据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治理措施来缓解大气污染。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能否实时监测大气环境,及时制定相关环境保护制度,成为能否有针对性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先决条件。

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健全,但有关于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却较少,目前关于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仅有国家环保局于2007年颁布的《环境监测管理方法》这一部。但是这一部管理方法也存在不足,缺乏实际事例,大部分为概括性内容,且颁布的时间较为久远,与目前环境监测的发展脱节,针对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因此该管理法缺乏实用性。仅有的一部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也形同虚设无太大的用处,导致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所以目前迫切需要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环境监测工作。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合法地进行,也能够有效避免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钻法律不完善的空子。

(二)现场监测管理不重视

整个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是现场管理,但其却是实际工作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且一直不被大部分环境监测部门所重视。大气监测所得到的数据是否准确、有效取决于样品采样和设置大气环境监测点,地理环境、位置等外在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大气环境数据的收集。然而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有部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选择避重就轻的工作方式,为省事方便,而不按计划行事;还有部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整个监测的过程中没有采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这将会导致大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实时动态收集出现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使监测结果无法达到大气环境监测的需求,从而使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三)环境监测手段不完善

大气环境评价受到大气环境监测的影响,其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大气环境监测需要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目前我国已在多地区建立了较多的关于环境监测的工作单位、管理部门,但各部门的大气环境监测的手段较为单一。例如采用加标回收、数据密码样、数据对比、平行样测试等手段,但都缺乏系统性评价的相关内容。随着监测手段的不断创新、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目前有的部门已经研究出了更加先进的监测技术,例如:自动空气在线监测系统等,但缺陷在于没有制定详细的实际控制标准和要求,多部门所得到的监测数据各不相同,最终导致国家监测总站汇总所得到的关于大气环境监测的数据也不统一,更加无法加以分析使用。

(四)环境监测设备不完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缓解环境问题的迫切性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所得到的数据。随着大气环境监测体系的逐步建立,也开始暴露出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不够专业、缺乏相应的环境监测设备等问题,由于环境监测设备的价格比较高,而较少的环境监测经费难以支付如此高昂的价格,就导致了新型的设备缺乏资金购买不能及时投入使用,老化的设备缺乏资金维修。环境监测不仅仅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还要依靠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如果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而缺少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环境监测工作也难以进行下去。环境监测设备若无法合理配置,导致不能及时使用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势必会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从而无法准确检测到大气污染的相关数据。

三、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

立法应该立足于实际,召开意见会,收集各层次环境监测从业者的意见,把立法落在实处,进而保障环境监测的地位。同时要尽快以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颁布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充分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从实际出发制定环境监测法律法规的内容,要能适用于实际案例,还要不断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制度,让环境监测部门、执法人员、从业人员都有法可依。由此才能更好地规范整个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其可执行性。环境监测的法律应该和环境监测工作相互促进发展,不断增强环境监测法律的实用性,给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加强现场监测管理

现场管理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现场进行科学化管理才能促进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开展。首先,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一个完善、配套的现场监督管理部门,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其次,相关的管理制度应该贯穿于整个现场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监督从业人员严格按照计划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监测,加强对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最后,要实时管理好环境监测所得到的一手监测数据,为避免监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还要采用考核试验法、标准分析法等方法来检验监测数据的准确度,这样才能保障环境监测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制定出与环境污染问题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政策。

(三)丰富环境监测手段

提高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在于先进且科学的监测手段,各个环境监测部门应该不断学习、引入先进的环境监测手段,使之与相关的行业标准相符,并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智能化。应制定严格的制度与评价标准来不断促进先进的环境监测手段的合理使用,这样才能统一所获得的数据。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制定一个较为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可以把国际的统一标准作为参考,以此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的方式,不断规范各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而且,使用与国际同一的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先进性,促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与世界环境监测工作接轨。

(四)完善环境监测设备

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将资金的使用重点放在环境监测设备的建设上。环境监测设备关系到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度,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不仅能够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便利性,也能使所监测到的数据更为真实可靠。而且要依据大气环境监测的项目来购买设备,不能盲目地购买新的环境监测设备,要结合监测实际需求进行购置,对于现有的设备要积极维护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相关单位还要善于从多方面引进资金,来促进环境监测站、设备等各方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的进步,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环境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环境污染源、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发展趋势,并为环境管理、政府决策、制定措施等方面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要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现场监督管理体系、不断丰富环境监测手段、加大环境监测设备的投入,才能实现实时、准确的监测,科学的收集分析数据,从而制订出预防治理环境问题的方案。但在如何有效改善现在环境的这个问题上,仅仅依靠健全法律法规、增加监测设备、增加监测手段等方面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人们要不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手段环境监测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