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要点探析
2022-01-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古丽曼明哈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古丽曼·明哈力
根据我国环保部门的规定,我国在春季以及秋季对城市声环境进行常规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等等。同时在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会对城市的功能区环境展开质量监测。这些监测数据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规划和环保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声环境监测工作较为复杂,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中也容易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必要审核。因此,为确保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数据审核工作需要把握好相关要点,不断提升数据审核的整体水平。
一、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概述
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也被人们称之为例行监测,环保部门为了进一步掌握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声音质量情况以及环境年度变化规律,对该城市展开全方位的监测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区域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以及功能区声环境监测这三个方面。在开展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首先可以将城市划分为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网格,如果城市的区域不能够连成片,那么也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衔接的正方形网格。在对城市声环境质量展开监测的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可以在网格内部设置监测点位。监测点的位置应该要满足工作人员户外环境质量监测的实际要求。为了更加全面地测试城市声音环境质量,监测人员需要分昼夜展开测量监测工作,通常被安排在每年的春季以及秋季。监测人员在完成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之后,通过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且按照国家规范整理上报。在对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展开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网点所得到的等级,按照时间进行划分之后算出平均值,最终得到该城市的平均声音等级,这也代表着城市的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
二、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步骤
针对声环境数据监测,我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步工作流程。首先,资料收集。收集城市区域用地现状统计资料、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声环境质量现状统计资料等;其次,方案编制。已划分的城市应评估现行声环境功能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拟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的区域需重点说明,编制区划调整大纲;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应编制区划大纲,做好声环境功能区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的有效衔接;再者,绘制区划图。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开展区划工作,科学确定区划单元,并统计各个区划单元内不同用地类型所占比例。依据区划方法确定各个区划单元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用地现状与城市总体规划用途相差较大的区域,以用地现状作为依据。最后组织评审。区划方案由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区划方案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公布实施,并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三、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要点
(一)区域声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在对区域声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时间网格信息以及城市建设区的相关内容展开严格的审核。审核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当对站点信息展开审核,在确保代码为六位数字与该区域行政划分代码相一致的同时也应当注意与测试站点代码相对应;其次,应当对网格信息展开全方位的监测。工作人员应当确保同一个城市网格边长一致,其中网格代码的前六位是所在地的行政区密码,第七位以及第八位是点位类别代码,而后面则为点位顺序代码。在对区域声环境监测数据表格展开审核的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应当对审核的时间、测试地点、噪声来源、监测仪器等各个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审核,具体而言,审核重点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数据记录的有效性,数据记录应当与监测点位信息相一致;其次也应当确保监测的日期能够符合国家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需求,监测的月份分别为春季以及秋季。监测时间应当将每一个节点划分为10分钟。在信息填写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噪音声源信息填写的正确性,不同的数据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噪音。
(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针对城市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监测信息表展开审核的过程中,作为审核人员首先对于声环境监测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监测站点的信息等内容展开全方位审核,审核的重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工作人员在对功能区声环境监测时间展开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昼间监测的时间是从早上6:00开始,晚上10:00结束,而夜间的监测时间应当从晚上10:00开始到凌晨6:00结束;其次,应当对功能区环境质量监测的代码展开审核,这也是工作人员在对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过程中的唯一标识,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监测代码是由12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第七位及第八位的数字应当与功能区的代码相对应。在对功能区声环境监测数据表展开审核的过程中,作为审核人员应当对监测仪器站点信息以及监测时间等一系列内容展开全方位审核。在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过程中重要的审核要点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监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进入的数值应当是的年为单位的基础信息表,其中的点位应当与24条监测数据信息相对应;其次,应当确保监测的时间符合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的相关要求,不同的地点的监测时间应当与监测的月份相对应。监测的时间应当从零点到晚上11:00之间,同时同一个点位的监测时间应当确保连续24小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三)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在对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信息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监测的时间监测信息以及道路等级展开全方位的审核。首先应当做好监测点代码的审核、监测点代码的审核标准与区域声环境监测信息审核标准应当是一致的;其次,应当做好城市道路等级审核,不同的等级证书代表着不同的道路类型,在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应当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盘点,在对道路交通环境监测数据表展开审核的过程中,作为审核人员一定要对该时间段内的车流量、监测信息、监测时间等内容展开重点审核,对于城市交通声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应当与功能区声环境监测信息相一致。工作人员在数据审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对于某一时间区间内的车流量审核,确保监测的时间范围在20分钟之内,通过了解车辆的情况,最终做好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
四、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策略
(一)完善监督计划
在开展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之前,作为审核人员应当根据国家标准规范以及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项目规定,就不同部门展开规范性实验,并且将最终的试验结果作为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依据。在开展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过程中,应当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监督方案,通过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从而确保审核工作满足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标准。首先应当组建高质量的监督队伍,安排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开展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予以解决;其次,为了确保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质量,在监督的过程中也应当开展动态化的调研,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操作的规范性[5]。
(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在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整的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以及设备技术,因此,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的精准度可靠性难以保证,很难为提升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因此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更新技术设备,制订完善的监督计划,从而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在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引发数据准确性问题。首先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运用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得工作人员明确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对于确保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一旦发现结果不准确应当将责任追究到人,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应当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通过对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进行管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6]。
五、结束语
在对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从基础信息是否完整、代码填报是否规范、监测数据是否符合逻辑等各个方面推进。与此同时,作为审核人员在数据审核的过程中也应当不断积累经验,及时发现数据存在的异常之处,通过加强对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重新填报内容。同时也能够不断规范监测人员的数据监测行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作为环境监测部门应当结合城市发展情况,组织开发数据传输以及管理平台,最终确保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节省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