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与自然平等观的解读

2022-01-01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郭人瑞刘春雪

区域治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自然界恩格斯异化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 郭人瑞,刘春雪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要持续改善,使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来看待自然,或是以自然为中心来看待人类。实现人与自然未来的和谐,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平等观将人与自然作为两个主体,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进行思考。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不平等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进行了大量论述和深入研究。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与自然大致经历了自然占据主导地位与人占据主导地位的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人与自然都没有实现一种良好的平等关系。

(一)自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低,处于依靠自然、崇拜自然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人类的生产活动更多的是在被动适应自然,以此来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所以在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了“万物有生论”,他们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生命、感觉、思维能力;在中国古代,道家则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这都体现了,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类对于自然的顺从。尽管这个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似和谐,但是人类没有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因为生产力有限,认识能力有限,在人类单纯、被动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不平等的相对和谐。

(二)人占据主导地位

到了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盛行,人类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这也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增强。人们不仅发现自然界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潜在的财富,也开始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强大。为了追求财富,一方面,人类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如煤、矿、石油、淡水等;另一方面,随着再生产的需要人口增加,自然环境的承受压力变大,同时人类活动范围也再扩大,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增强。人类欲望、资本扩张的无限性与自然的有限性,使得人与自然发生了严重冲突。在这一时期,人类打破了以前的顺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其生产活动造成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度的不平等,并且失去了曾经的和谐。

二、近代人与自然关系不平等的原因

自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人类主导自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生产活动的变化,人类与自然的不平等加剧。马克思用“异化”一词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恩格斯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异化的观点,他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阐述。

(一)劳动异化使人与自然不平等

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劳动的异化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异化。原本,当人处于自由且自觉的状态下进行劳动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的。但是劳动的异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者不再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生产活动,而是在资本家的压迫下对自然进行改造。由于资本家对利润无止境的追求,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人与人之间对抗的压力最终影响到夹在两者之间的自然界(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为劳动者提供了原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接受改造)。这是在异化劳动的影响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同时,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越多,劳动者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压榨也就越多,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自然界生态的失衡,人类活动逐渐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与控制。这也是在异化劳动的影响下,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表现,人不再主动地控制自然,反而被动地由自然所控制。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提到了异化劳动对自然的不利影响,“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1]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要准确预见自己的行为在自然方面的影响也有难度,但恩格斯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过去的经验,利用历史材料研究人类生产活动在自然方面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以此来尽可能地去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维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但恩格斯也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仅仅调节生产行为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P315)

(二)科技异化使人与自然不平等

科学技术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之中。尤其是二战结束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人化自然与人的自然化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科技逐渐呈现异化,科学技术逐渐超出人类的控制,不再是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反而开始迫使人类被动适应科技时代的要求,加剧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

实质上来讲,科学技术的异化归根结底也是劳动异化的结果。一方面,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水平有限,因此对在应用科学技术后的社会影响以及更深层次的结果都难以预测。这也正是恩格斯说的,那些眼前效益为目的的人类行为导致的被忽略的较远影响。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主要应用在资本家汲取利润上,甚至成了资本的一部分。当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也加重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榨。所以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对科技的应用,而科学技术异化后对人的控制,实际上是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控制,即人对人的控制。

科学技术异化作为劳动异化的特殊表现之一,其负面效应在当今人类社会中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首先,科学技术异化在人们改造自然时,对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列举了许多例子,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森林,使得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砍光用尽山北坡的枞树林后,使得山泉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中都处于枯竭状态。在现代,因为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排放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对自然界造成了全方位的污染,以及全球生态环境失衡。其次,科学技术的异化造成了现代社会人们心灵的扭曲。由于人与人之间竞争压力大,出现了日渐冷漠、充满猜忌、缺乏交流、人际紧张等问题,现代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急剧下降,精神空虚、人格分裂、抑郁焦虑等问题普存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异化,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也造成了负面效应,使得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

三、在未来人与自然实现相对平等

就像没有绝对的公平一样,平等也不是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追寻一种相对的平等。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对平等,要从根源上来解决。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探讨了自然界的规律,以及人类是在自然界从无机到有机的分化中产生,同时还用辩证统一的观点,阐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实现相对平等需要从人类自身做出转变。这要求我们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从简单的人主导自然的思想转变为寻求人和谐统一的思维,考虑人的利益同时也需要考虑自然的利益。人与自然不应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应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虽然在每个历史阶段,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人类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总结规律,对自己当下的行为进行调控。凭借当代科学技术的能力,正确的认识自然是人类已经能够实现的。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人类应该进一步发展,产生生态自觉,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生产活动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走绿色发展之路,自觉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从而保障人民的生态权益。[2]生态自觉的产生,能从本质上打消人与自然不平等的思想观念,也是人全面发展的体现。

其次,实现人与自然地相对平等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正确的认识自然后要付诸行动,做到尊重自然并保护自然。人类需要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一个“度”内以保持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自然。至于如何把握这个“度”的范围,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面貌的环境下,依据不同的自然规律制定不同的法规政策以及正确的宣传教育使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类由自然孕育而来,人类也可以被自然消灭。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过,自然报复思想。人类之所以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支配作用比其他一切生物都强,因为人类能够正确的认识自然规律。在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后,合理地通过劳动以及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原本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在新的生产活动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有利于财富增长和社会进步,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步伐。

最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对平等,其实也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平等。一方面,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要从人的现实需求出发。从根本上来讲,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平等主要还是源于劳动的异化。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对劳动与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必须要进行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即实现共产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对立,解除人对人的支配与控制。另一方面,缓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人实现精神上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人对自己本身的解放。这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前面提到过的生态意识觉醒,还涵盖了各方面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的提高。在归复人的本质,实现劳动的自由后,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足够的富足,拥有高水平的文化知识或具备高素质,同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肉体的束缚,实现灵魂的自由。当绝大多数人类都实现了这种灵魂自由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将超越过去历史中的任何一个阶段,达到双方自发的平等与和谐。

猜你喜欢

自然界恩格斯异化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的一秒钟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例说“自然界的水”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