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源文化与舒兰市乡村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2-01-0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宿桂红

区域治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舒兰市金源墓地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宿桂红

一、舒兰市发展乡村冰雪旅游的历史机遇与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突出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特色,强调了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只有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成功。面对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冰天雪地”这种特有冷资源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多种旅游项目,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0年5月,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吉林市把“冰天雪地”这种特有冷资源变成金山银山提供了新的契机。

虽然以舒兰“二合雪乡”为代表的吉林乡村冰雪旅游彰显出巨大潜力,冰雪旅游市场的大蛋糕并没有惠及更多的农村与农民,忽略了乡村冰雪旅游这一最有潜力的大市场。乡村冰雪旅游面临很多困局,如旅游资源地理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大型滑雪场和冰雪主题景区;经营与受益主体单一,投资主体以政府和国有企业为主,民间资本投入不足,招商引资、资本市场化运作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季节性约束问题严重,如冰雪旅游只有冬季的几个月,而其他旅游资源在冬季处于闲置状态等。只有破解上述难题,意识到冬季旅游市场的价值和发展潜力,调动乡村从业人员参与创业就业的热情和动力,做热冬季乡村旅游,形成四季乡村游的持续盈利局面,才意味着全省冰雪旅游产业真正发展起来,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白雪变白银”。

舒兰市如何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以“二合雪乡”为切入点,走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金源文化与乡村冰雪旅游融合发展之路,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白雪变白银”,是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金源文化与舒兰市乡村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一)精神价值—有助于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吉林金源文化与舒兰密不可分,完颜希尹家族墓地更是金源文化的源头活水。完颜希尹是中国历史上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女真文字的创造者,曾任先锋经略使、都统制、元帅右监军、左监军、中兴尹,最后官至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完颜希尹家族几代人为大金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完颜希尹家族是金史中的一个重要家族,其家族墓地是迄今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代贵族墓地。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位于舒兰市小城镇马路村大松树屯,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分为5个墓区。各墓区均依山而建,每个墓区均有神道石刻。葬有上至其父完颜欢都、希尹本人及其子,下至其孙及其曾孙等直系亲属的墓群。已入围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是满族历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也是舒兰市独特的地域记忆。入围后,舒兰市不断加大墓地保护和开发力度,规划设计了完颜希尹家族墓地遗址公园项目,对舒兰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甚至整个满族的历史文化,都具有深刻的传承意义。目前,该项目已投资1600余万元。这一集文物保护、遗址展示、历史文化传承、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遗址公园,为舒兰市增添了历史文化厚重感。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不仅在吉林省、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墓地中的众多人物有据可查,极具故事性。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将是吉林市冰雪旅游文化的新亮点和新引擎。金源文化中所体现的开放性、开拓性、拼搏进取、勇于创造、积极向上、建功立业、自强自立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振兴吉林经济值得弘扬和继承发展的。

(二)经济价值—有助于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开拓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旅游文化之路,助力吉林经济振兴发展

“乡村冰雪大世界”不同于“长春冰雪大世界”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主题景区的概念和规划,而是在充分尊重乡村分布广泛和不集中的地理特点的前提下,基于协同发展理论,通过挖掘、打造和宣传特色项目和成功案例,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以面结网,最终调动乡村从业人员参与创业就业的热情和动力,做热冬季乡村旅游,形成四季乡村游的持续盈利局面,破解“资源分布不均衡”“民间资本投入少”和“市场运作效率低”困境。吉林市的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往往成为旅游淡季,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为提高完颜希尹家族墓地遗址公园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旅游项目,打造冬季旅游特色,本项目提出了建设完颜希尹乡村冰雪大世界的构想,旨在探索“文化带动冰雪,冰雪传播文化”的新型乡村旅游发展驱动模式,从而实现吉林市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舒兰完颜希尹家族墓地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金源文化为核心,糅合民俗文化、皮影文化、汉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闯关东文化、俄罗斯风情等,构建“完颜希尹文化带”,为乡村冰雪旅游注入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魂,破解冰雪旅游“一次性消费”困境。

三、金源文化与舒兰乡村冰雪旅游融合发展应避免的三个误区

(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出现“两张皮”现象

文化有文化的逻辑,旅游有旅游的逻辑。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不是简单地相加,应多从文化内容和精神情感上深度挖掘,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否则会出现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没有特色和个性,无法引发情感共鸣,造成旅游地产的大行其道和旅游商品的大同小异,旅游体验冰冷乏力、没有故事和温度,行之不远。

(二)文化服务对象与旅游关注点相互割裂

按照传统思维,文化设施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所在地城乡居民,而旅游的关注点则是外地游客。文旅融合,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二者割裂开来。

(三)忽视文化与旅游在属性方面的差异性

文化具有事业性强、产业性弱的特点;而旅游则相反,表现为产业性强,事业性弱。文旅融合,应取长补短,将二者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四、促进金源文化与舒兰乡村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完颜希尹文化带”,发挥文化服务功能

通过联手完颜希尹博物馆、家族墓地遗址公园、民俗馆、皮影馆、俄罗斯特色冰韵小镇、二合雪乡等,充分挖掘当地辽金文化、民俗文化、皮影文化、新时代闯关东文化与“一带一路”文化融合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为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可尝试与舒兰市旅游局、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对接,探索建立项目合作研究基地的可能性,并尝试开展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原则上,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公园、完颜希尹博物馆、二合雪乡为金源文化和舒兰乡村冰雪旅游的最佳连接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沿途设置金源文化缘起、人物故事、风土人情、历史研究进展等展板;精心撰写旅游专线解说词、导游词;把人物故事制作成民歌、民谣进行传唱;开发旅游公众号,制作宣传视频循环播放;开发设计相应的人物故事雪雕、冰雕等,为冰雪旅游注入文化之魂,进而解决“一次性消费”难题。

(二)大力推动文化元素全面注入“二合”冰雪旅游核心圈建设,发挥文化辐射功能

以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的二合雪乡和南阳俄罗斯风情冰韵小镇为切入点,开发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依托文化创意,增加游客在冰雪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除吃、住、行、游、购、娱环节外,注重打造特色的厕所文化。

(三)探索舒兰完颜希尹文化带乡村冰雪旅游三产融合路径,发挥文化整合功能

挖掘“完颜希尹文化带”对接舒兰“三白对三产”的文创项目。一白:舒兰大米(一产,农业)、二白:银耳酵素(二产,加工业)、三白(冰雪,服务业)。尝试以此为契机,探索乡村冰雪旅游带动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根据三产融合,一产是基础,二产是关键,三产是亮点的原则,舒兰完颜希尹文化带乡村冰雪大世界三产融合路径主要依托完颜希尹文化带和冰雪旅游的亮点,走“文化+冰雪+特色经济”双向融合拓展的融合路径。推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加大文创力度,结合舒兰的“三白对三产”,开发研学伴手礼、冰雪体验纪念礼、舒兰大米特色礼包、银耳酵素驻颜养生套餐等。

通过对文化产业、冰雪产业与经济产业的关联与整合,在空间上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链上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战略联盟,在运作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的组织,以此构成“空间—产业链—组织”的三产融合格局。双向融合路径,实际上就是构建具有关联性产业融合的场所,突破“长度”或“宽度”所带来的发展局限。

(四)开发满族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发挥文化传承功能

尝试将雾凇岛等地的资源进行融合与拓展,建设满族文化带,形成“冰、雪和雾凇”遥相呼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引流的规模效应与协同发展,并对“文化带+冰雪+”模式进行试推广。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是满族历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吉林省是满族的主要发祥地。满族作为女真族的后裔,其文化一脉相承。在满族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从女真人那里继承下来的遗迹,其中一些内容还成了满族文化的基本成分和核心。丰富满族文化生活离不开历史传承,而在满族历史文化传承中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完颜希尹,其原因就是完颜希尹在女真和满族文化中极具代表性。依托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培育多样化的乡村冰雪文化旅游产品以及建设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乡村冰雪文化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舒兰市金源墓地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半夜响起敲门声
哎呀,骨折了
哎呀,骨折了!
舒兰市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
最大坟场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在巴黎墓地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