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自由贸易实验区法治保障研究*

2022-01-01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李传

区域治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争端安徽纠纷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李传

一、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建设的意义

成熟的法治保障了全球主流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自贸区,其发展对法治的要求很高,而自贸区的建设与法治息息相关。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典范,法律是社会的最高治理主体,具有民主、稳定、合理的突出优势,这决定了法治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贸区也不例外。尽管自贸区具备经济上的一些特殊情况,但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往往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因此,法治在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自贸区发展的方向

法治可以保证自贸区建设的正确方向,自贸区建设的方向可以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讨论。我们建立的自贸区是社会主义自贸区,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做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确保自贸区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可以采取行政手段、道德宣教等多种手段,但最重要、最有力的手段是法治,即自由贸易。在自贸区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级立法、执法、司法等活动,贯彻落实这一基本政治方向,确保自贸区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保障中央政策的落实

法治可以使自贸区建设的有效政策、措施和制度合法化,保障自贸区健康发展。自贸区建设是我国的一项新任务,特别是如何在WTO体制下进一步促进自贸区健康发展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寻求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系统。一个和谐的制度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必须通过法制化来固定和稳定,并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明确性和执行力来保证这一点。在自贸区建设中,可以完善和发展有效的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点,也具有不断积累经验教训的特点。自贸区的建设也是引人注目的。中国的自贸区立法也是一项国家政策,先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然后结合实践经验加以完善。最后,中央政府必须通过固定和稳定监管或法律形式的行政措施,使自贸区法治建设逐步推进,与目前自贸区的法治构成相同。

(三)推动国内外法制交流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类似于我国的外国自由贸易区是在国家首先将其正规化后建立的,并采取“立法先行,新区设立”的模式运营这些自由贸易区。标准化实际效果也比较明显。

自贸区建设需要法治的保障和健全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体系,法治在对外自贸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是对世界各国开放的高度开放区,自由贸易区是基本不受海关监管的高度自由区,自由贸易区是高度发达、高度集成的区域。这些优势使自贸区更容易学习和吸收国外反映市场经济普遍规律和法治建设的先进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自贸区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因此,要加快我国自贸区建设,就必须加快自贸区法治建设,以便在WTO体制下更快发展。

二、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建设现状

(一)现有法律制度不完善

从目前安徽自贸区现有的法律制度来看,针对自贸区特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出台,而相关学者也仅仅研究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因此,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研究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而面对这一问题,安徽自贸区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模仿上海自贸区的相关规定进行司法工作,缺乏一定的本土性和针对性。

(二)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

在自贸区大量产生进出口贸易交流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贸易争端,如何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安徽自贸区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并不健全,存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区域性争端解决机制两大方式,但是这两种争端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协调的。这同样也是由于自贸区的相关机构管辖权之间存在大量的冲突,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此类贸易纠纷难以通过合适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解决的关键原因。总之,如何通过立法对自贸区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完善是目前自贸区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法律服务人才

安徽自贸区贸易包括跨境贸易、国际海运、国际运输等国际贸易活动,对自贸相关法律服务人才需求旺盛。但是,安徽自贸区法律人才紧缺,一方面是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紧缺,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对于高端法律人才培养众多,但是,由于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层次上与北上广等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进入大城市寻求更高的发展空间,这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安徽自贸区法律服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自贸区所要求的涉外方面法律人才也存在巨大缺口。

三、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治顶层设计

1.推进国内国际规范接轨

中央政府应改变我国立法的落后性,完善我国国内的自由贸易法。首先,要充分研究和概括相关国际标准的内涵与原则,对我国的贸易法展开大范围的修订。针对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不对等、不符合的内容,应当与国际标准进行全面接轨,从而避免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然后,要确定我国自贸区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和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规范。应当以安徽自贸区面临的问题纠纷为主要依据,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目的,以建设中国法治体系作为最终目标。

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在完善自贸协定的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是扩大自贸区开放力度的重要保障措施。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较为局限、模糊,缺乏具体清晰的规范。一是明确保护的内容,要防止知识产权交易,确保知识产权保护与自由贸易不冲突。二是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充分、不完善,需要提高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权益保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从而解决目前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的巨大纠纷,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激发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活力。

3.开放投资主体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来华投资。在投资活动中。应明确投资标的和投资资格的具体细节,建立统一的税法标准,确保外国企业家在投资过程中获得与我国国民同等待遇,确保境内外企业公平竞争,促进完善我国投资法律,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例如,明确投资的定义、在我国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投资前必须提交的相关具体文件、投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纳税标准以及投资后解决投资纠纷的具体方法。

(二)健全自贸区法律体系

1.增设争端处理机构

一方面,加大在安徽省自贸区设立常设机构,落实相关法律协议,完善法律机制相冲突的问题,从而避免不同争端处理机构之间的不合作、不协调。另一方面,安徽省自贸区经区域自贸区缔约各方同意,可以组织一个超国家的、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协调各领域的合作和管理。此外,可以在该领域建立一个完整、强大和高效的权力、执法和行政机构。这不仅解决了固定设施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纠纷机制。

2.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等先进的经验,针对安徽自贸区的特色问题,建立一系列有关纠纷解决机制。如建立专项投机争议解决机制、专项货物交易争议解决机制等,从而推动贸易争端化解的专业化,进一步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在构建新型专业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同时,还要扩大相关民商事主体的范围,将商业组织和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共同保护起来。

3.提高法律人才吸引度

同时,安徽省政府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增加安徽大学生在安徽工作的机会。例如,合肥政府出台了数百万大学生的房租优惠政策,以减轻大学生毕业压力,增加他们的议价能力。同时,安徽自贸区相关部门应鼓励一些高校以及培训组织扩大对于应用型、涉外型的特色法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与贸易、金融等交叉学科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扩大人才基数。另一方面,针对现有的相关人才,例如律所、公务员等,应当将这些人才进行体系化的组织,建立法律专家库,针对重点问题开展听证会等。除此之外,还要对地方政府和自贸区企业重点问题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提供一些公益性法律服务,共同构建国际自贸区规则

四、总结

安徽自贸区发展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虽然近年来发展已趋于成熟,但自贸区法律仍存在诸多缺陷,在自由贸易方面,我国法治环境营造区任重而道远。继续完善自贸区法律体系,调整国内外贸易法律的一致性,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解决投资机构资质问题,建立有效执法机构和纠纷解决机制,从而为安徽自贸区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为自贸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争端安徽纠纷
《安徽记事》
误帮倒忙引纠纷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从中美贸易争端看WTO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
5.回声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