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2022-01-01林程瑶郭玉屏黄喻慧滕佳慧蒋雪珂杨采婕
林程瑶,郭玉屏,黄喻慧,滕佳慧,蒋雪珂,杨采婕
(宁波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0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越来越多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开始进入中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在此过程中,译者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沟通着小读者和作品,让他们了解到中国之外的世界。在儿童初期成长阶段,儿童文学作为启蒙的重要读物,对其初期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语言贴合儿童情感的作品,才能引起小读者的共情。译者如果以成人的口吻去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会让小读者阅读时感到艰涩难懂、索然无味,以至于失去对阅读兴趣。
所以,有必要进行外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近年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文版在中国受到广大儿童的青睐,其中必有可借鉴之处。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的转换,分析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译本中的应用,探索儿童文学翻译的有效策略。
1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最早是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提出,认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在这一理论中,译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经受着“适者生存”的法则,不过,与大自然的生态不同的是,译文所处的是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生态翻译学还认为,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中心。面对着复杂的环境,译者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因素,所以译者应该重点关注与翻译过程更为相关的因素,在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原则下,利用“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最佳译文。
2 儿童文学翻译
2.1 儿童文学语言特征
因儿童文学的读者一般为6~11岁儿童,所以该杂志有其特殊性,即“首先是照顾儿童年龄的特征。说明白些,是要求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好奇、求知、思想、感情、意志、行动、注意力和兴趣等等的成长过程”。[2]25这种特殊性就要求儿童文学必须要与成人文学区分开来,给予儿童更多关注。儿童文学的本质就是“儿童本位”的文学,要从儿童的角度去发展和关注儿童,要了解儿童文学的语言特征。
首先是儿童性。儿童文学的语言与成人文学的语言大不相同,后者往往更具文学性,而前者常常以儿童性为主要基调。儿童性即译文应给予儿童更多关照,强调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提高小读者的阅读兴趣。6~11岁的儿童还处在初步认识世界的阶段,涉猎不广,所以,儿童文学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就需要降低文本的阅读和理解难度。
其次是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本身极具吸引力,而且使得整个故事也生动起来。儿童不像成人那样先对内容感兴趣,其次才是韵律和节奏。相反,韵律和节奏首先给予儿童以审美愉悦,激发他们的情绪。[3]130显然,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再者是语言使用的自然性和朴素性。自然、朴素的儿童文学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它在本性上拒斥“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的浮华雕饰的伪艺术。[4]244不过,自然、朴素的语言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朗朗上口的口语化的语言”[4]244。
2.2 国内儿童文学翻译回顾
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一般认为是从晚清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尚未有翻译策略的研究,一般是以改译或增减译为主,而且大多以成人的口吻来叙述,所用语言为文言文,无法达到有趣的效果。到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得到快速发展,“儿童本位”思想开始形成,译文也更加忠于原文,将故事的趣味性传递给读者,所用语言为白话文。再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此时中国处在动荡之中,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仍在进行,但是“儿童本位论”不再是中心,相反,儿童文学具有更强的政治性。改革开放之后,儿童文学翻译经历了最快速的发展,翻译理论与策略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渐成形。
儿童文学翻译主要以归化和异化为策略,而“儿童本位论”决定了归化策略更为有效,因为归化,将语言转换为儿童更为熟悉的语言,易于儿童理解,而异化则会保留原文种的异域风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阅读。一些译者为保留原文的文学性,会采用异化法。在儿童文学翻译领域,有文学性与儿童性之争。文学性将文学与其他文本区别开来,是文学文本的本质。关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有学者提出,译者不能一味地照顾译本的可读性而损失原著的文学性,特别是翻译以浓厚文学性著称的作品,以及以文学性为毕生追求的作家的作品,保存原著之文学性应该是译者追求的最终目标。
3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译本分析
3.1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故事梗概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的英文原版于1997年6月26日在英国出版,中文简体版于2000年9月出版,译者为苏农(即曹苏玲、马爱农,曹苏玲只参与了前半本的翻译,后半部改由马爱农翻译,后二人决定署名苏农),所举示例皆取材于苏农翻译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失去父母的哈利·波特有着神秘的身份,由于特殊原因,被送到姨母家生活,那里的生活苦不堪言。但这样痛苦的生活终于在他第11岁生日那天结束了。一封神秘的来信邀请哈利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上学(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小说中的魔法学校)。带着离奇的身份和对未来的渴望,哈利踏上了开往霍格沃兹学校的列车,开启了新征程。他嫉恶如仇,在霍格沃茨帮助有需要的人。他结交善良的罗恩和赫敏,3人协力打败了怪兽,最终也保护了魔法石。他们3人的友情与冒险以及神奇的魔法世界无不深深吸引着小读者,也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2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译本三维转换
3.2.1 语言维的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语言维度强调目标语的语言形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使用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成语和四字词。这种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自带节奏和韵律,词汇大多简洁,易于儿童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时更简练传神,却不浮夸晦涩,因此,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小说中成语的出现也是增加其(小读者)文化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5]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中,成语的运用不仅没有削弱其故事性,而且为作品增添了文学性及汉语味。
例1:A man appeared on the corner the cat had been watching,appeared so suddenly and silently you’d have thought he’d just popped out of the ground.[6]14
直译:猫一直眺望着的那个街角出现了一个男人,他来得那样突然,那样安静,简直像是从地里冒出来的。
译文(苏农版):猫一直眺望着的那个街角出现了一个男人,他来得那样突然,悄无声息,简直像是从地里冒出来的。[7]6
例2:His blue eyes were light,bright and sparkling.[6]15
直译:他那双蓝蓝的眼睛明亮又闪烁。
译文(苏农版):他湛蓝湛蓝的眼睛炯炯有神。[7]6
在例1、2中,原文所使用的词都是很简单的词汇,笔者通过直译法将译文表达出来,句意一目了然,但是语言就显得单调。对比之下,译本(苏农版)中使用的成语就是干净利落的表达,而且给画面注入了灵气。先来对比“安静”和“悄无声息”,“安静”描述了静的状态,而后者则加深了安静的程度,安静得一丝声响都没有,并且这个成语不含任何典故或是文化背景,避免了理解上的障碍。不过,笔者认为,“那样突然”可以改为“突如其来”,与“悄无声息”对应,句式更整齐,行文更具文化内涵。例2中,原文使用了“light、bright、sparkling”3个简单明了的形容词,如果直译,译文就太浅显了。而译本(苏农版)使用了“炯炯有神”概译,这个成语就让画面变得意味深长了,除了眼睛大而明亮的特点,还含有精神饱满的意味。此处的“他”指的是邓布利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其实他也像是个老顽童,所以“炯炯有神”又能体现其精神矍铄。译者将“blue”译为“湛蓝湛蓝”,两个“湛蓝”重复,以凸显邓布利多眼睛的颜色,同时这种表达也很符合儿童的用语习惯。儿童习惯使用叠词,叠词通常分为以下几种,单叠(AA)、双叠(ABAB)以及三叠(AAA),还有部分重叠如AABC、ABA等,并且具有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的特征,“能够使事物的形象更为突出、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具有达意之美,因此能够增加译本的可读性。”[8]所以,“湛蓝湛蓝”就带有儿童话语特征,更易于让孩子接受。
例3:A loud,rude sound,like the air being let out of a balloon,answered.[6]141
直译:回答他的是响亮、刺耳、像气球泄气似的响声。
译文(苏农版):回答他的是响亮、刺耳、像气球泄气似的噗噗响声。[7]99
在例3中,原文中其实没有出现拟声词,而译文运用增译添加了拟声词“噗噗”,和“响声”构成四字词语,既是叠词,也是拟声词的精妙之用,此处便体现了音乐性之特征。“噗噗”这个词本身就含有一种轻快的感觉,容易让儿童发挥情景想象,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阅读过程也会变得有趣起来,从而增加儿童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3.2.2 交际维的转换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因此,译者要关注译文是否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一种特定的交际活动,在原作和儿童读者之间,需要构成“译者通过译作给儿童讲故事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9]。
例4:“Little tyke,”chortled Mr Dursley as he left the house.[6]8
译文(苏农版):“臭小子。”德思礼先生嘟哝了一句,咯咯笑着走出家门。[7]2
例4中的“little tyke”本意为“小孩子、小家伙”,而译者将其译为“臭小子”,这个称呼相较于前者,极其口语化,更有中国味道。“臭小子”这个词本身带有一点轻蔑的含义,但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时,则显得感情更为亲昵而不含轻蔑之意,非常符合示例中的情景,德思礼先生笑着嘟哝,看似抱怨的语气,实则是宠溺。再者,中国家庭中,常常使用类似的口语化的称呼,比如“傻丫头”等,看似贬低,其实内含宠爱的情感,所以“臭小子”这个词就能传达出原文的含义。阅读此书的小读者在家中可能也会被父母这样称呼,所以,相比“小家伙”,小读者读到“臭小子”,更有亲切感,生活气息十足,可见口语化表达即自然、朴素的语言之魅力。
但是,从交际维转换角度看,译本(苏农版)中仍有几处译文值得商榷。
例5:Harry called to Hagrid over the noise of the cart,“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talagmite and a stalactite?”
“Stalagmite’s got an“m”in it”,said Hagrid.[6]85
译文(苏农版):哈利在咔哒咔哒的车声中,对海格喊道,“钟乳石和石笋有什么区别?”
“钟乳石这个字中间有字母m。”海格说。[7]58
笔者认为可以将哈利的喊话译为“钟乳石(stalagmite)和石笋(stalactite)有什么区别吗?”。小读者年龄不大,不认识字母,可能不知道这句话是何意,如果在钟乳石和石笋的后面带上英文夹注,小读者即使不明白,他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个单词不同,从而理解句意。再者,译者用“这个字”来指代“钟乳石”,显然是不合理的,使用“这个词”或许更加合适。总之,这两处翻译不仅没有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而且没有照顾到小读者,造成理解的困难。
例6:They reminded Harry of the little plastic sticks Muggle children blew bubbles through,except that they were fifty feet high.[6]82
译文(苏农版):它们使哈利想起麻瓜孩子们吹肥皂泡用的小塑料棍,只是这些杆子每根都有五十英尺。[7]129
在这一例句中,原文使用“fifty feet”,意在凸显杆子之高。但是译者将“feet”直译为“英尺”,就无法体现此意图,因为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会使用这一计量单位,更常用的是米或者厘米。成人看到这一单位,通常也需要借用查询工具来转换单位,更别提儿童了。笔者认为,可将“fifty feet”译为“约15米”或“50英尺(约15米)”,因为小孩子通常都会知道自己的身高,所以通过对比,他们也会大概知道15米是多高,从而达到原文所想表达的惊叹之义。在例6、7中,译文的不妥当之处都是仅通过直译将文本转换为中文,没有考虑“为儿童而译”,所以其中的信息并没有传递过来,结果就是“成人本位”的翻译。
3.2.3 文化维的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1]。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关注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
例7:Wood cleared his throat for silence.“OK,men,”he said.
“And women.”said Chaser Angelina Johnson.
“And women,”said Wood agreed.[6]201
译文(苏农版):伍德清了清嗓子让大家安静下来。“好了,小伙子们。”他说。
“还有姑娘们。”追球手安吉丽娜·约翰逊说。
“还有姑娘们。”伍德赞同道。[7]143
这一段描写的是魁地奇比赛之前,格兰芬多队员之间的对话。译者将对话中使用的“men”和“women”翻译为“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而不是“男人们”、“女人们”,因为后者显然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不适合形容少年,反而会令小读者感到奇怪。这其中就涉及到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英国,人们常常将孩子视作年龄较小的成年人,认为孩子与成人是平等的,注重人的独立发展。而中国更注重仁爱、伦理,强调集体。中国非常重视伦理人情,中国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伦理规范,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份子,不管他贫富与否,贵贱如何,他所面对的总是一组一组的人伦关系。[10]335,336在家庭中,有父子关系,孩子要孝敬父母;在学校,有师生关系,学生要尊师重道,还有同学间要友爱,互帮互助。所以在这种思想的浇灌下,中国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平等观念意识比较淡薄,儿童更能接受“姑娘”、“小伙子”这样亲切的称呼。
4 生态翻译学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启发
生态翻译学中有一大基本原理,即“译者责任”原则,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中心,并对其承担所有责任。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译者自身的翻译素养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关注并且提高自身的译者素养。目前,儿童文学翻译乱象丛生,译界心生浮躁,一些译者认为将成人文学的语言稍微幼稚化,就是儿童文学的用语。由此来看,提高儿童文学译者素养乃是迫在眉睫。译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译者应有“为儿童而译”的责任感。很多译者已经意识到儿童文学应为儿童而译,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又没有将其贯彻始终,最终导致儿童文学为成人而译。所以,译者要将“为儿童而译”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揣摩儿童的心性,打磨文章,尽量避免错误,真正做到“为儿童而译”,为数亿中国儿童提供佳作。
第二,提高译者双语能力。双语能力是译者的基本素养,可以说是整个翻译活动的基石。译者纵然有满腔热诚的责任感,若没有良好的双语能力,也很难达到“为儿童而译”的最佳效果。双语能力包括对双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双语信息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语言迁徙策略能力、敏锐的跨文化意识等。良好的双语能力有助于译者在三维转换方面采取更加高效的策略。一些译者在原文理解上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再翻译下去更是错上加错。这种低级错误本就是该尽力避免的,所以儿童文学译者更应该谨小慎微,马虎不得。
第三,了解儿童文学的本质。儿童文学的本质在于其独有的儿童文化和其特殊性。儿童本就是独立的个体,有其内在精神、自身的价值,所以儿童文化也是区别于成人文化的。儿童文学用语不过是幼稚化的成人文学,这种想法的存在就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儿童文学。
5 结语
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理论不断发展,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从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维度分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译本,在语言、交际、文化层面做出了选择与适应,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也有有待商榷之处。
儿童文学翻译看似比成人文学翻译简单,实则不然,译者需要时时考虑儿童这一读者对象群体,采取有效方法,使得译文能够适应儿童心理和接受习惯,由此,儿童文学作品在被翻译为中文、进入中国的读者圈,仍然能得到中国读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