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结果名词动用的认知考察

2022-01-01黄莹莹祁从舵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态性语义框架

黄莹莹,祁从舵

(宁波工程学院 人文与艺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0 引言

名词动用是一个名词在词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转用作动词使用的语言现象。自《马氏文通》以来,语言学界研究的范围既包括语法上固定规约化的名动兼类现象,也包括修辞上的临时性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两者在使用的认知基础上没有本质区别,仅在使用频率和固化程度上存在差异,对此我们不再加以区分。

名词动用的研究对于认识汉语变化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一直为语言学界所关注。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从语法、修辞、语用、认知和对比等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经历从内部语言结构,到结合语境来考察其修辞功能,再到探究其转变的认知原因、过程、机制等三个阶段。随着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认知阐释搭建了理论框架以来,语言学者们近些年开始逐渐认识到转喻对语法结构的影响,如王冬梅[1]、高航[2]、魏在江[3]、宋作艳[4]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拟以汉语结果名词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加强实证性研究,主要运用认知转喻理论在同一认知框架中界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先对结果名词转为动词进行语义认知分析,然后探讨结果名词动用的语用条件和认知机制。

1 名转动词的理论基础

认知转喻理论和认知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家煊在探索转喻理论时指出,语法转喻“是转喻这种一般的认知方式在语法上的体现”,“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认识转喻的两个重要概念[5]。

1.1 语法转喻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转喻被认知语言学家视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然而,关于语法转喻的研究直到近些年来才引起了学界较充分的重视。认知语言学上的转喻概念,通常称概念转喻。概念转喻普遍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根据概念转喻的抽象程度可分为高层次转喻和低层次转喻,相对于词汇转喻来说,语法转喻是概念转喻在语法结构上的体现,是对形态和(或)语法结构产生影响的一种高层转喻[6]251。

名词动用的本质是用一个事件内部的其它成分来转喻动作,是事件中相邻成分之间的一种替代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一个行为动作的实施会涉及与行为本身相关的其它成分,如施事、受事、行为结果、时间、场所等,一旦情境许可,其中任何一个成分都有可能转喻为行为动作本身,这就可以对名词动用等语法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1.2 “认知框架”和“显著度”

“认知框架”源于人类的各种社会生活体验,是在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各种认知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5]相应地,表现在语言上,形成一定的语义关系模式,如“施事—动作—受事/结果”就是人们在事件认知域内建立起来的主要框架之一,结果和受事都与动作相邻,都是受动作影响的实体,区别是:受事在受影响之前就存在,结果在受影响前并不存在。

人们在同一认知框架下认识事物,有的事物容易吸引人注意,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具有较高的显著度。事物在显著度的差异上存在一些基本规律,如一般情形下,有生物比无生物显著,具体物比抽象物显著,整体比部分显著,容器比内容显著。但是事物的显著度也与人们的主观因素和认知语境相关。[5]按照一般认知规律,显著度高的事物容易激活显著度低的事物。当名词转用为动词时,意象的凸显部分在整个事件中也随之转移,其显著度从事物概念转向关系概念。

本文在“施事—动作—受事/结果”这一认知框架中界定结果名词这一概念,认为结果名词是在某种动作状态下产生的结果产物。这一定义限定了结果名词动用的来源是名词而非动词。不存在一个无行为过程而出现的原始结果,因为没有过程存在就不会有行为过程下的结果存在。如“挖坑”中的“坑”是在行为过程下的结果产物,这样的名词称为结果名词。高航提出“产物类名词”[2],大致相当于结果名词,认为“产物是一个过程产生的结果,它在该过程发生之前并不存在”。

2 结果名词动用的语义基础

结果名词以某种动作状态下产生的结果为基础,并且在使用中含有动态性的语义成分[7]。高航将这一类名词分为五小类:自主过程产物,心理、生理或言语活动产物,形状变化产物,产品,范畴资格①。我们认为自主过程产物与心理、生理或言语活动产物的界限并不十分分明,部分自主过程产物实际也是心理、生理或言语活动的产物。另外,范畴资格类也不属于本文在“动作—结果”关系下讨论的对象。根据语义内容含有的动态性语义成分,将结果名词分为如下四类。

2.1 变化类结果名词

这一类是自然物自主变化的结果,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施事,往往是自然物自主产生了新的化学物质或是物理结构的新变化,如锈、霉、晕、泡、粉、冰、浪、火、津、坑、淤、板等。之所以能够转为动词用,是因为变化类结果名词主要在人们无意识下由物质本身自然变化形成的,其语义内容具有性质或内部结构可变性的动态性语义成分。

①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②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③我并没得罪人,为甚么这么坑我?(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④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疋,做一个帐子我挂,下剩的配上里子,做些夹背心给丫头们穿,白收著霉坏了。(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⑤他有一支长筒猎枪,但永远也不会打响了,因为枪栓什么的全都锈住了。(张炜中《小爱物》)

例①的“冰”原来是结果名词,是水因冷凝而形成的固体结晶,内在结构发生了物理变化,在句中用为动词,表示“结冰”的意思。类似地,例②的“坑”和例③的“板”原来也是自然界发生物理变化的结果名词,这里都用作动词。例④“霉”是自然界发生化学变化后的结果物,这里用作动词。例⑤的“锈”是发生了物质性质变化的结果物,作为枪栓的制作原料的铁和空气中的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长出了铁锈,在句中用作动词,表示“生出了铁锈”的意思。

2.2 形状类结果名词

除了自然界事物的变化,人类参与而使得物体在外在形状上产生变化的事件也不在少数。这类外部形状上变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结果物比原物在形状上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坨、码、堆、辫、垛、片、拳、埂、岔、结、节、团、串、束、包等。形状类结果名词通常是人工所为,把原物整理或切分成一定形状或形式的结果物,其语义内容具有造型性的动态性语义成分。

⑥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⑦袭人见他说话造次,连忙岔道:“妈妈,你乏了,坐坐吃茶罢!(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⑧我们那里有人送的两只山鸡,都已经片出来了。(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⑨把打好的稻草垛在老屋后面。

例⑥“拳”原本作为名词,意为手屈指握起来的形状,在句中这种结果名词用为动词,意为手掌“卷曲”,手指“合拢”。例⑦“岔”原为名词,指山脉分歧的地方,这里用作动词,比喻从原话题转移到其它话题上去,指方向偏移了。例⑧“片”原来也是人们用刀将物体削得扁而薄的形状物,在句中用作动词,表示用刀把物体割成这种形状。例⑨“垛”本是人们有意识地把事物整齐地堆成的结果,具有向外向上突出的形状,在句中转化为动词使用,表示做整齐地堆起来的动作。

2.3 印迹类结果名词

这一类结果名词主要是人们因自身活动所留下的结果,主要包括生理、心理、言语、艺术等方面,或留下痕迹,或留下产物(人体分泌液),或留下印记,这里统称为“印迹”,如涕、奶、尿、瘟、病、感冒、皱、牢骚、言语、初版、画、雕塑、杠(粗线)、印、谱等。印迹类结果名词,都是在人们经过自己的行为活动后所留下的结果,其语义内容具有自身体验性的动态性语义成分。

⑩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⑪琼窗春断双蛾皱。(李煜《采桑子》)

⑫以后出去,言语一声,别这么大咧咧的甩手一走!(老舍《骆驼祥子》)

⑬小小看她惊惶欲涕,便连忙安慰她说:“你别怕。”(冰心《寂寞》)

⑭女子往地上一坐,起身牢骚了几句,就匆匆往前面跑走了。

以上例句中,“病”“皱”“涕”原指人们生理行为的结果,在句中都可以用作动词,分别表示“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起皱纹”和“流眼泪”。例⑫“言语”本意为言语行为的结果,也是就人们所说出来的话,这里用为动词,表示使用语言说话或打招呼。例⑭“牢骚”本来也是一个心理行为的结果,指抱怨不满的情绪,这里转化为动词使用,表示“说抱怨、不满的话”的言语行为。

2.4 功能类结果名词

这一类结果名词的数量最多,主要是人们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利用实物加工制作后的产物,如盖、幕、幔、网、盘、铺、油、胶、糊、漆、幌等。功能类结果名词一般作为生产方面、生活方面的使用物,含有功能上可用性的动态性语义成分,可转化为形象特征鲜明的方式动词。

⑮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庄子《庄子·则阳》)

⑯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贾谊《新书·连语》)

⑰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魏收《魏书》卷三五)

⑱又起广乐园,多萃名倡巨贾以网大利,有司莫敢忤。(毕沅《续资治通鉴》)

例⑮“幕”作为名词的意思是覆着在上面的帐,在例句中转变为方式动词,意为将有遮蔽作用的礼服遮蔽在尸体上。例⑯“帷”的本义是围在四周的布幕,转变为方式动词后意为用幕布遮挡。例⑰本意为粥类等含水量比较高的粘稠的食物,例句中则是意为用糊类食物来填塞胃口。例⑱网本意为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鸟捉鱼的器具,这里用为方式动词,指像用网一样去网罗利益。

由上得知,结果名词可以转用作动词,在语义上说,是因为结果名词的语义内容含有表动作的可变性、造型性、体验性、可用性等语义成分,结果是转用动词浮现出原结果名词所含的动态性语义特点,其共有的语义特征是终结性,成为完结动词所共有的动态语义基础[8]。

3 结果名词动用的认知阐释

3.1 认知语用条件

在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作为人类认知机制之一的转喻对语言意义的形成和变化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严格来说,语言符号并不直接指称现实世界,而是代表语言符号指称的对象,也就是说转喻的目标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事件。

沈家煊曾指出,“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在转喻的认知模型中起重要作用的两个条件[5]。在“施事—动作—受事/结果”同一事件认知框架上,动作和动作相关的事物如施事、受事、结果等要素都在其中,在一定的语境下,由于动作与结果是两个联系紧密的相邻成分,相互之间存在转喻关系[6]280,从而为结果名词转为动词提供了语用条件。

⑲a.枪栓生了锈。

b.枪栓早就锈住了。

例⑲中,“枪栓”“生”“锈”处于同一事件框架中,变化类结果名词“锈”在⑲a句“施事—动作—结果(‘锈’)”中作为结果出现,而在⑲b句“施事—动作(‘锈’)”中作为动作出现,因为变化动作和变化结果关系紧密相邻,两者之间存在转喻关系,所以在⑲b句的语法结构中可以产生结果名词“锈”转为动词的用法。

结果名词转为动词的另一个语用条件是结果名词在认知上更为人们关注,其“显著度”高于被指代的动词,当占有语法结构的中心位置时,依赖于现时语境能够直接转指动作或是整体事件过程。结果名词具有显著的动态性语义特征,不仅在概念义上与动作所具有的语义特征相容,在语境下能够快速可及动词的属性特征,而且对所在的语法结构产生影响,使词性发生转移。

⑳a.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b.石灰放得太久,已经粉了。

“粉”本义是米粒碎裂辗磨后形成的细微屑末,在⑳a句中是一个变化类结果名词,在显著度上一般高于其他部分,在句中最受关注;而在⑳b句中,情景产生变化,情景中显著的部分是石灰的状态的变化,在副词“已经”后面转用为动词,突显粉化的整个变化过程,“粉”表示使成细末的意思。

与变化类结果名词转为动词的两个基本语用条件相同,形状类、印迹类、功能类结果名词表示的各类事物和相应的动作存在相邻关系,且转化后的动词因含有终结性语义成分都比其他动词具有更高的显著度。

3.2 语法转喻机制

结果名词动用是在同一认知框架中因相邻关系中的“结果(事物)”显著而转指“动作(关系)”,不仅使结果名词的语义成分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涉及语法范畴的转换,即由名词转喻为动词,其中的转喻机制为“结果代动作”,在性质上属于部分代整体转喻。在语义特征上,“结果(事物)”的语义内容以含有终结性的语义特点为基础,随着认知语境和主观因素的不同,名词的动态性语义特点显著,激活了具有终结性语义特点的“动作(关系)”,也就是说因结果名词含有的终结性语义特点(源域)显著而实现激活具有终结性语义特点的动词(目标域)。在语法结构上,结果名词从“施事—动作—结果(事物)”事件框架中的“结果(事物)”转变为“施事—动作—受事”事件框架中的“动作(关系)”,从动作影响下的实体到动作过程,语法转喻机制是利用认知框架中相邻关系的“结果”指代“动作”,使结构中的词类分布及句法结构发生变化[9]。

㉑a.大概很多人会给出相同的答复。

b.调度员能用电话答复顾客的呼叫。

例㉑a中的“答复”是印迹类结果名词,具体表现为“施事—动作—结果(‘答复’)”,是该事件中作为人们所需求的东西,成为关注的中心;例㉑b中的“答复”作为动词,依赖于句法环境占有语法结构的中心位置,其动态性语义成分显著,能够转指动作(关系)或整体事件过程,具体表现为“施事—动作(‘答复’)—受事”。以上两句虽然不表示同一件事,但是同处于“施事—动作—受事/结果”框架上,“答复”的语义基础相同,都含有终结性回应的意思,表达㉑b句的关系概念与㉑a句的实体概念相关联,并因相邻关系被替代而在语法结构中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同理,变化类、形状类、功能类等三类结果名词的转化机制归因于语法转喻,像功能类结果名词是经过加工制作后的具体实物,但是转化为动词后,就可以与多种关系相联系,可使用的方式灵活,适用范围更广。语法转喻在这里集概念成范畴,高度抽象了各种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及其具体概念意义,是概念转喻在语法结构上的体现。

4 结语

结果名词动用是汉语名词动用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本文研究表明:结果名词是在“动作—结果”关系中产生的概念,含有终结性的动态语义基础,根据可变性、造型性、体验性、可用性等语义特征,可分为变化类、形状类、印迹类、功能类四类,当转化为动词时都具备两个语用条件,即在同一事件框架上两个联系紧密的相邻成分和结果在认知上的显著度高于动作,并进一步论证了语法转喻是结果名词动用的主要认知机制。

注释:

① 高航(2007)将“锈、霉、晕、津、淤、涕、尿、瘟、病、皱、牢骚、言语、气、木、板、铁、灰、火、坨、码、辫、垛、拳、盘、弩、弓、堆、罗锅、罗圈、驼、猴、圈、岔、鼓、埂、梗、节、环、网、粉、初版、备份、片、鞣、豁、印记、谱、杠、隙、熊、鱼肉、宝贝、宗、学徒、猫、虎”归为产物名词。

猜你喜欢

动态性语义框架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自组织多主体系统动态性的推理研究
动态性对简笔画动物审美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管理者认知视角的环境动态性与组织战略变革关系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动态生成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情感形容词‘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