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治

2022-01-01张恒丽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期
关键词:兽疫坏死性分泌物

张恒丽

(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 新郑 451100)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或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临床症状是发病急骤、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和肺炎。世界动物组织将其规定为A 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 流行病学

小反刍兽疫病毒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与麻疹病毒、犬瘟热病毒、牛瘟病毒等有相似的理化及免疫学特性。病毒呈多型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有囊膜。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者,处于亚临床状态的羊尤其危险,通过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可经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在易感动物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可达到100%,严重暴发时致死率为100%,中度暴发时致死率达50%。但是在该病的老疫区,常常零星发生,只有在易感动物增加时才可发生流行。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病程长短通常有以下三种表现类型。

2.1 最急性型

常见于山羊,潜伏期2 d。体温40~41℃,精神沉郁,拒食,流浆液性鼻液。常有齿龈出血,有时口腔黏膜溃疡。病初便秘,相继大量腹泻,体力衰竭而死亡。病程5~6 d。

2.2 急性型

潜伏期3~4 d。病初高热(41℃以上),稽留3~5 d,厌食,鼻镜干燥,眼、鼻分泌物由浆液性转为黏液脓性,堵塞鼻孔。口腔黏膜和齿龈充血,进一步发展为颊黏膜出现广泛性损害,导致涎液大量分泌排出;随后黏膜出现坏死性病灶,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后期常出现带血的水样腹泻,病羊严重脱水,消瘦,并常有咳嗽、胸部啰音以及腹式呼吸的表现,死前体温下降。发病率高达100%,在严重暴发时,病死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病死率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母羊经常发生外阴-阴道炎,伴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有的孕羊发生流产,病程8~10 d,有的痊愈或转为慢性。

2.3 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常见于最急性型和急性型之后,特有的症状是口腔或鼻孔周围以及下颌部发生结节和脓疱,通常见于病的晚期。尸体病变与牛瘟相似,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皱胃则常出现糜烂病灶,其创面出血呈红色。肠道有糜烂或出血变化,特别在结肠和直肠接合处常能发现特征性的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夹、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

3 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该病的实验室检查通过包括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3.1 病毒分离鉴定

可用面拭子采集活体动物的眼结膜分泌物、鼻腔分泌物、颊及直肠黏膜或病死动物的脏器(如肠系膜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脾脏、大肠和肺脏)等病料样品中存在病毒,然后用标记抗体、电镜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鉴定,也可用电镜技术和PCR 方法直接检测病料。

3.2 血清学方法

常有的方法中有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通常采集双份血清进行检测,当抗体滴度升高4 倍以上时具有示病意义。

该病应与牛瘟进行区别,小反刍兽疫可引起山羊和绵羊临床症状,但被感染的牛不表现症状,因此仅限绵羊和山羊发病时应首先怀疑为小反刍兽疫。

4 防治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受威胁地区可用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颈部皮下注射1 ml,4~6 d 可产生免疫,免疫期为1 年。在洁净国家和地区发现该病病例,应严密封锁,扑杀患羊,隔离消毒。

猜你喜欢

兽疫坏死性分泌物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牛坏死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报告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