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自信的理论基础研究
2022-01-01苗祎龚丽
苗祎,龚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及实践经验,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自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来源于继往开来推进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是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新中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新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社会发展必然规律,并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1831年到1834年,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宣告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崭新的阶级力量。《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才能得到解放,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途径[1]2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在革命中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他们在强调暴力革命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各国工人阶级要依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当的革命方式和道路,同时又提出了用和平手段取得政权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的领导集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出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
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主义者立足于俄国实际,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国情相结合的原则,俄国社会民主运动有了良好开端。列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进一步阐释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指出同农民结盟和武装起义是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1.俄国民主革命道路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看到曙光,同时为世界上那些落后的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倡导并践行“城市中心论”,走出一条俄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由此形成适合俄国发展的列宁主义理论。列宁的革命道路理论为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理论遵循。早期中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后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情,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冲破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后,国内资产阶级分子仍蠢蠢欲动,妄想推翻无产阶级新政权。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新兴无产阶级国家实行战略打压,列宁综合考量后推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2.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军事共产主义(又称“战时共产主义”)作为苏俄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采取的临时性社会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余粮收集制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意在维护新生政权。此政策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借鉴。军事共产主义是面对国外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被迫实行的以保卫十月革命胜利果实的临时性政策,由于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农民利益相矛盾,在后期严重影响人民生活,以致社会内部动荡不断。列宁及时总结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迅速做出调整,推行新经济政策,有力保障了社会发展秩序,丰富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新经济政策
列宁在继承并发展马克思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俄国国情,推行新经济政策。其中,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多种经济方式并存、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新经济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次改革,为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苏联模式
为适应苏联整体发展的需要,应对国际上的严峻挑战,斯大林执政后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至工业建设上。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之为“苏联模式”。
对于苏联工业化道路,斯大林认为应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而不是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2]78。为提高工业化速度、推进工业化建设,苏联长期将资金、人力投入军事工业中。由于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该政策虽然在后期严重僵化,但其前期贡献不容置否。斯大林对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为新中国建设初期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探索
(一)李大钊、陈独秀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探索
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我国先进知识分子重新审视中国道路选择,陈独秀、李大钊便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他们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而且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近代中国该向何处去?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较早从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曙光,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十月革命的火光里,诞生了劳农群众的国家和政府……”[3][4]李大钊基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指出阶级斗争是改造社会组织的手段,无产阶级要想取得统治地位必须进行阶级斗争。因此,中国必须采用革命手段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以扫清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李大钊并不教条。他提出,对于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其如何应用于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须正视其所处环境,在运用中加以发展。李大钊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探索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早在青年时期就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事业之中。五四运动之前,他提出以英美为师走西方资本主义民主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思想发生转变,在对中国社会革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转向马克思主义。1922年,陈独秀在《关于中国少年运动的纲要》一文中,在初步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段程途”。同年,在《对于现代中国政治问题之我见》一文中,正式对中国革命的“两段程途”进行阐述。文章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联合大小资产阶级对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则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治,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陈独秀指出,第一段的斗争是解决中国当前的政治问题,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只有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军阀统治,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第二段的斗争则是新起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政权之争。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在于改造资产阶级、变革生产关系,这在民主革命中是无法实现的[5]。
可见,革命的路线、理论、方针、政策应依据中国革命的形势进行选择。只有正视革命的发展规律,走正确的革命道路,才能取得革命胜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共产党员集聚民族智慧,早期基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探索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什么路、怎么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毛泽东同志的最突出贡献在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认识到只有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才能走向胜利。八七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征程。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得来的”,指出武装斗争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基于马克思关于武装斗争的思想与列宁的“城市中心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国情出发,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解决革命道路问题。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6]646革命的第一步将建立起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则需要完成过渡,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处于过渡时期的中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基于此,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并成功指导实践。
社会主义改造是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农业改造,借鉴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我国走出一条与苏联相异的改造道路,实现了由农业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与农业改造一样的逐步过渡形式。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马克思的原则是“剥夺剥夺者”,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提出通过国家进行赎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实际,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胜利地实现了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的设想。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铺平了道路。
3.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建设社会主义作为首要任务。建国初期,尚无建设经验的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取得初步成效。毛泽东同志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7]23,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经济建设上,中共中央制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就已经认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就将实现工业化纳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马克思、列宁的要将农业与工业相结合的思想影响下,进一步提出我国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即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各项建设有序发展,稳步推进。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较好成绩。后期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仍为之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
(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道路的探索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纠正错误,充分肯定并维护过去在理论与实践上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各项建设提供了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指向标,指引我国该往何处去、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党的新一届领导人邓小平站在时代前沿与国家发展的高度上,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8]3自此,开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
改革开放以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8]113。基于此,邓小平同志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构建中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后来,他又提出市场与计划是资源配置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这一论断破除多年来有关社会制度的思想束缚,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反映了人民利益与时代要求,扬弃不合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规律的观念,纠正了以往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富强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道路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政治危机,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及自然界的风险挑战不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的考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9]118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下,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发挥优势,抢占先机。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我国改革开放已历经20余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5 933亿元,人民生活总体水平开始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五)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道路的探索
基于我国国情和新发展阶段特征,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牢牢把握新世纪这一重要的战略期,在胡锦涛同志的带领下,党和国家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迈入新世纪,国际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愈发增多,我国外部发展条件复杂多变。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0]1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步步向前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以世界少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但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不断显现。为加快适应国内外经济的发展,继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提升综合国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理论探索
党的十八大产生新一代领导集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从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词中宣告,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以来,基于历史发展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新时代提出新的发展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但我国国情和国际地位并未改变。因此,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所需。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夯实理论基础。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人民艰苦拼搏,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举世瞩目,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随心所欲和一厢情愿,它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经验,必须倍加珍惜。这说明了道路创新的历史和群众基础[11]。人民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的力量源泉。
道路自信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道路自信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发展,更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坚定道路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