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探析
2022-01-01吕朦
吕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020年10月,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颁布,在“课程定位与性质”部分进一步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要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积极主动融入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在新时期新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要努力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与育人的结合。
一、影响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因素
虽然大学英语是高校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但在新时代,大学英语作为思政育人阵地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主要受教师、教材和教研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教师方面
大学英语本质上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以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基于使用”的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语言实践的作用,重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等问题重视不够[1]。大学英语老师主要是语言学专业毕业,自然侧重于语言教学思维,加上教学设计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置,更强化了大学英语工具化倾向,过分强调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念显然还没有转变过来,对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活动中的思政意识不强烈,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此外,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思政方面的培训,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形势下,虽意识到他们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但并不真正清楚英语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和内涵,不知道挖掘哪些思政元素,或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导将思政融入教学工作中,导致教师思政能力不足。
(二)教材方面
目前还没有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材,出版社最多提供一些有关思政方面的备课资源。原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是关于西方社会、文化的内容,为了输入地道语言,素材基本上由英美人士所写,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不多。不管是隐性还是显性,语言会带着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2]。在此背景下,学生长时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会热衷于西方的风俗文化、价值观念,不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学习和运用知识,是塑造人的思想行为和思维观念的过程[3]。教材练习活动以巩固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为主,很少显性地体现思政元素,不能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语言知识的练习巩固中,不得不说这是大学英语思政教育的一大欠缺。
(三)教研方面
长久以来,思政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是相互分离的,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没有交叉,教研活动各自开展。由于没有相关的教研活动,缺少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课程能力培训、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师和思政课程教师集体研讨活动以及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水平的红色实践活动。以上教研方面的欠缺,导致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思想升华不够,掌握思政课程的第一手资料不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展思政教学没有深度和缺少内涵。
二、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与实践
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解决教师、教材和教研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基础,教研是补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课程思政。
实验器材:磁力搅拌器、冰箱、电子天平、烧杯、量筒、吸管、离心管、离心机、漏斗、KDM型调温电热套、透析袋、超声波清洗器、恒温水浴锅、锥形瓶、蛋白质电泳槽、梳子、商品化凝胶色谱柱、Bio-Rad蛋白纯化系统、注射器、eppendorf管、各量程的移液枪(1 000 uL、200 uL、10 uL)、脱色摇床、电泳仪电源、培养皿、恒温金属浴。
(一)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思政意识,主动地帮助和引导学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客观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民族自信。没有真挚的内在意识就没有自然的外部行动,所以,大学英语教师首先需要提升的是思政意识。
只有思政意识没有思政能力同样无法完成课程思政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思政能力,首先要主动进行思政学习,深刻理解中国文化,能高度提炼和灵活运用;也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赞同。其次要注重言传身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时时要求自己,时刻做出示范,热爱教学、关注学生、爱岗敬业、为国育才,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教材涉及大量的原版材料,涵盖西方文化中的政治、历史、风俗、文化等丰富内容,虽然没有显性的思政内容,但这些素材也覆盖了思想道德培育的各个方面,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挖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思想品德培育教育和正确价值观塑造。思想品德培育教育即通过不同文化学习,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正确价值观塑造即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增强“三个认同”“四个自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可以挖掘以下三大主题。
其一,分析课文主题,确定价值取向类别,选取价值取向下国家政策精神导向,重要的领导人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指导意见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政治指引。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一单元聚焦“新生入学”相关话题,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嘱托。Text A的文章是一位美国大学的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建议大一新生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时光。教师可以选取双语文章《生逢其时、肩负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安排学生阅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学习、成长、人生选择、理想、奋斗的箴言和生活体悟,以及对青年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殷切希望,教师带领学生明晰成长为国家所需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养。
其二,要利用和课文相关的时事热闻。时事热闻能激发学生对思政话题的关注及兴趣,帮助学生对热点现象、国际交往等有正确的认知。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是有关“成功”的话题,成功路上总是伴随着困难和挫折。Text A 的文章是《Never,ever give up》,教师可结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引导学生重温英雄的光荣事迹,体会在抗疫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全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价值。
其三,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用双语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有机结合。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二单元聚焦“亲情”主题,探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中国自古重视亲情关系和伦理教育,古有故事“十二孝”,也有传唱《游子吟》,今有散文经典《背影》,如此厚重而绚丽的中国文化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从这些传统文化故事和经典文学作品入手,让学生观看双语视频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阅读张培基翻译的英文版《背影》,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家庭意识与亲情观,在英汉比对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欣赏汉语魅力,提高文化自信心。
(三)教师要组织灵活的教学活动
教师挖掘出教材蕴含的思政元素后,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把思政元素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
1.话题讨论
教材每一单元都涉及一定的话题,讨论的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通过讨论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所输入的语言材料,提高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本单元课文内容中提到了青年人的责任,校长希望学生思考获取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才能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强大昌盛的未来,在要求学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寄语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有哪些希望,中国青年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明确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样的探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的自豪感、个人学业和事业的成就感等,这样可以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语言学习和思想引领的有机结合。
2.词汇讲解
语言学习,词汇是基础。语言的基础材料就是词汇,词汇学习在英语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环节。丰富的词汇认知是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英语素养的重要内容[4]。学生要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除了单词释义,还要依靠例句。《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每篇文章的词汇部分只给出了单词的词性和意义,很多单词会出现在重要领导人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中,把领导人讲话或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例句摘取出来,作为例句补充,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增加词汇的学习厚度,教师有意识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学生,这些词汇的思想价值也就挖掘出来了。例如Text A中的一些关键词汇:resource,comprehensive,pursue,confidence等,教师就可以选取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句子作为例句。
3.练习巩固
教材每单元课后练习中的写作和翻译部分,也能很好地融合思政元素。本单元的写作练习英文中段落主题句的撰写方法,其中一个主题是“How to succeed in college”。围绕主题句“在大学要想成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展开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承担责任,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翻译练习是关于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段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观看视频《Who was Confucius》,视频讲述了孔子的生平与主要思想,可作为翻译补充素材,积累拓宽学生知识,同时深化学生对于儒家思想的了解及对其内涵的认知,也为将来能够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好知识储备。
4.以考促学
教师可以在大学英语考试中隐性地加入思政内容,以考试督促学生平时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增加中国文化、社会热点问题等的英文积累。例如,口语考试中可以让学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阐述自己的看法,了解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读写考试中阅读、翻译、写作等方面可以增加思政方面的语料内容,使语言知识技能考核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5.课外拓展
目前,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时代,学生学习已经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在线上补充和课堂上所学内容相关素材,把思政元素融入线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可以让学生关注《中国日报》双语版、学习强国中的CGTN频道等进行课外阅读和视听,也可以利用钉钉班级群、学习圈,把中英媒体上的时事文章或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内容发送到群里,引导学生阅读、翻译或讨论。例如,学习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把双语视频《上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英语文章“Whyacollegeeducationisimportant”和“Acollegedegreeisn’tasimportantasyouthink,andthisiswhy”上传到线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能有意义地度过大学时光,并针对素材中关于大学教育持有的两种观点展开辩论。
(四)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外部助力
出版社要加快出版含有更多思政元素的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着重要的作用。出版社应组织语言方面和思政方面的专家学者筛选教材内容,除了英语本族语的语料,还要大量增加与中国有关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语料信息。
主管教学部门要推动大学英语教师和思政专业课教师的联系,让思政课老师给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讲座,一方面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政治意识,及时领悟国家的形势政策,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时能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
加大对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政策支持。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的基础课,开展时间长,是能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课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会鼓励教师积极备课,寻找融合知识和育人的教学方法和实现途径。
促进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鼓励专家学者对此进入深入研究,教师把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三、结语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提高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用心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课堂讲解、主题讨论、课外拓展等形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再加上教材、教研等外部条件的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一定能协同思政课程,塑造和引领学生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