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
——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

2022-01-01陈美玲

英语教师 2022年17期
关键词:学科数字信息化

陈美玲 张 展

一、背景

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成为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各地区各学校因地制宜,推行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水平。

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有较大差距。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和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强烈需求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矛盾。

乡村学校存在经费有限、地理位置偏僻、教师水平相对落后、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乡村学校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兴趣不浓、动机不强,普遍缺少硬件设备,对授课软件的应用比较生疏,因此难以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网课期间,由于教学更加依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有鉴于此,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背景,基于疫情防控期间网课实践经验,探索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策略成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着力点。

二、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凸显应用,创设混合式学习环境

教育信息化要求重视“应用”,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切实为师生提供能用、好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乡村学校应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和特点,避免一味追求技术先进、造价昂贵的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而应重点关注现有设备如电子白板各类功能的使用,筛选、应用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混合式学习环境,有效提升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

为了提升高中英语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乡村学校应加大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硬件设备投入,加强听力线路改造和智慧听力建设,优化语音室,链接高考口语测试,让学生适应新高考听力和口语机考。学生置身真实情境进行人机对话能够获得真实的语言体验。5G网络在乡村的普及为学生虚实交互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二)整合资源,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

要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资源的建设极为重要。调查数据表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前3位分别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63.69%)、省(市、区)教育云服务平台(52.81%)和校本资源库(35.77%),使用区域教育资源(24.3%)和骨干教师自制资源(31.81%)的占比较小(王继新 2020)。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乡村学校向学生大量推送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学生因自身水平有限、缺乏教师全程指导,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由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课程大部分为全英文授课,对于听、说能力薄弱的乡村学生来说,尽管可以反复、多次听课,但仍难以听懂,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一问题,乡村学校可以要求备课组结合校情、学情,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精心筛选、整合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这对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能促使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取合适的学习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基于备课组,依托教研组,根植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校本资源的整合。

(三)强化培训,促进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乡村学校应发挥教研组组长的带头作用,引领他们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助力学校教学创新”为目标,组建“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的学科教学团队,强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开展精准、高效教学。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开展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促进教学成效。乡村学校应鼓励教研组尝试在校本课程中开展STEAM课程、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创客教育等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师生的数字意识和数字习惯,开展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深化教学理念,促成教学成果。

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乡村学校应引领教研组组长带领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及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凭借集团化办学优势,共享优质资源

集团化办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资源共享(陈晓莹 2010)。以福建省莆田市某乡村中学为例,在疫情防控期间,该校以备课组为单位,与所在的集团母校密切联系,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观看集团母校名师授课视频;以班级为单位,加入集团母校的线上课堂教学,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师课堂同步。同时,依托集团母校建立的教学资源库,根据学生特点,整合优化,使其获取最新、最合适的学习资源,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升级优化、因地制宜,有效推进了教育公平。

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乡村学校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对词汇、语法等知识的讲解和机械性练习,忽视了课堂互动,难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网课期间,乡村学校教师可以依托集团母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加入优质课堂,积极参与线上互动,体验英语听、说、读、看、写,培养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下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五)着力学生,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

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能够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除了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外,还要关注对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根据调研,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往往仅限于改善校园硬件,联通校园网络。因此,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往往是有限的设备,严重缺乏数字素养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关键在于培养其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进行学习的能力。

乡村学校应鼓励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为目标,引导他们在现有的计算机、平板、手机等终端上搜索并使用网络学习资源,使用优质且免费的学习软件进行相应的学科学习,基于网络社区进行学习互动和交流,强化其数字技能。学生在具备数字素养和技能后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英语视听素材,应用词汇、听力测试软件等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在社交平台用英语与他人互动、交流。在具备数字素养和技能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获取、加工网络素材,在大量输入后思辨输出,扎实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六)着眼实际,拓展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乡村学校应抓住城乡融合发展的契机,基于农村大数据应用,创设各种场景,开展教学活动,打造校本课程,丰富选修课程。乡村学校可以基于乡村党建平台,开展课程思政;基于农业生产平台,开展劳动教育;通过拓展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提升课程品质。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基于教学内容的主题语境,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使其拥有真实的学习体验,促进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七)依托数据,探索信息化提升方向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数据,而教育数字化转型最大的瓶颈也是数据,安全又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堡垒(邬志辉 2020)。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须从收集数据出发,进而科学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寻信息化教学的改进、发展方向。

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乡村学校应根据乡村振兴计划,顺势而为,积极构建学校教育教学数据库;从收集、分析数据出发,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分析其学习变化,建设基于真实数据的数字校园,及时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数据对乡村学校学科教学进行研究,可以前瞻性地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乡村学校教师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分析往往仅凭经验,对其相应模块和语言技巧的缺失,以及持续性变化和长期的学习方向,无法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对下一步的教学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而基于数据的教学可以让他们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数据有效分析学生的成绩,“跟踪”其学习过程,从而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结语

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城乡融合的推进和教育公平的落实对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学校在探索线上课程的基础上,应推动智慧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在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方面不断探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只有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融合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乡村学校学习环境智能化改造,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在线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才能真正振兴乡村教育。

猜你喜欢

学科数字信息化
【学科新书导览】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答数字
“超学科”来啦
数字看G20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