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三重逻辑

2022-01-01贾淑品徐志源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

贾淑品,徐志源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政治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 也是使党的政治性功能得以充分彰显的根本路径,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 故而是区别于其它政党的独特优势和成功之道。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党的政治建设问题予以极高的重视, 且自始至终注重发挥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始终牢牢把握政治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历史新高度, 明示要让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起统领作用, 让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在理论创新的进路中与时俱进的向实践深化。

一、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

党的政治建设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螺旋式向前发展和推进的。 在1927 年到1949 年的革命建设时期, 毛泽东在论述如何从思想维度建设党的同时, 就党的政治建设做了重点的开埠式思考;到1978 年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在许多场合突出强调制度建党的同时, 着重强调 “讲政治”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地系统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 更是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

(一)革命和建设中“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党的政治建设开辟道路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为备受“三座大山”压迫和奴役的中国及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新曙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工作是统帅,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最能讲政治也最善于讲政治。因而党的政治建设伴随着党的成立一直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黄埔军校时期, 特别是周恩来担任了政治部主任之后,就强调政治建军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党中央的文件中就已经明确地把政治工作比作“生命线”。 1934 年2 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演讲中就指出: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你们是领导者,每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你们,离不开政治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朱德、王稼祥等同志都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1](P156)抗日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了许多重要的论述和指示, 党在革命军队和各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形式多样、 生动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 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和完备。 1937年10 月,毛泽东同一位外国记者谈到:“八路军更有一种极其重要和极其显著的东西, 这就是它的政治工作。 ”[2](P622)1938 年 1 月,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指出: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和灵魂。 1944 年4 月,毛泽东在他主持和修改过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文件中指出:“我们认为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 ”[3](P225)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现代化工业体系。 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全国人民上下齐心, 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与充满理想主义的政治情怀。 1955 年9 月,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4](P484)也就是说, 这时候毛泽东已经将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原则, 来保证经济制度的平稳变革和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1958 年1 月,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观点,充分表明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政治工作的重视。 为了充分发挥政治工作 “生命线” 的作用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毛泽东一再强调,“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5](P247)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正如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它的存在势必是无益的存在, 即不注意思想和政治工作,成天忙于事务,就会迷失政治方向,就很危险;等等。“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政治机关是党的工作机关。 ”[6](P997)可见,在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党中央矢志不渝地围绕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始终将政治工作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加以重视。

政治工作之于一个国家如同定海神针, 它和经济工作相辅相成, 但又起着奠基定调的基础性作用,故而只有将政治工作开展好、贯彻好、实施好,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大画卷才能更好地展开。 党的政治建设的道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开拓, 虽然在三大改造后的艰难探索阶段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和失误,党内政治性遭到一定的破坏,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最终得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 党的政治建设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向前进一步发展。

(二)改革开放中“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7](P166)为党的政治建设修基固本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束,继而党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 给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带来全新希望、 注入强大生命活力。在这次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全面的拨乱反正, 三大改造后的艰难探索阶段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得到了及时矫正,党的思想路线、政治原则和组织路线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正确轨道, 由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序章。

1986 年 8 月 19 日, 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外国人就是不理解后面这一条。 ”[7](P166)这就是说,到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国外的很多政党, 包括匈牙利等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之所以剧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政党,准确的说是他们的共产党没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政党的政治性建设。 1995 年9 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强调, 讲政治的主体内容应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8](P366),这就是江泽民同志提出党的政治建设六个关键性环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中国坚持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党的政治体制改革, 使党的政治建设道路在探索中稳步发展。胡锦涛同志强调讲政治的社会属性,指出“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9](P25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被提及次数日益增多, 被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直接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至“统领”地位。2015 年1 月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 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10](P28)究其本质是因为没有政治上的纪律和规矩,也就无所谓政党,更无所谓党的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 要更加善于站在全局角度审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 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大驱动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自建党以来,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党的政治建设, 并为此付出了努力和心血、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三)全面从严治党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11](P91)实现党的政治建设的飞跃与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至战略布局的高度,使其融入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 并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发挥“统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 《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的讲话中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11](P93)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世情国情出发,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并以“八项规定”为切点,开展了“三严三实”主题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两学一做”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十九大还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11](P91),并指出,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建设, 它决定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方向、宗旨和效果,这些观点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此外, 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坚持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把准政治方向; 从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论述中就如何坚持党的政治纲领予以阐释; 从人民立场的价值尺度论述如何夯实政治根基; 从在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和提升思想觉悟论述如何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组织党的意识淡薄,组织力涣散,党性淡化等问题,党中央提出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着力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十九大还提出严明政治纪律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时刻警醒切勿脱离群众,事事、时时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 以廉政建设为契机全面反腐、高压“打虎”、夺取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概而言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中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不断深化、迭代进而实现飞跃, 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党的政治建设开始进入成熟时期。

二、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党,自党成立时起, 就不断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并运用最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主体工程, 起着根本性作用, 以下从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论述为脉络,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着重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科学理论的引领下, 制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策策略, 继而形成在实践进程中的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政党发展理论, 从而使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为党的建设、国家的发展服务。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观点为党的政治建设贡献智慧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 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早先就无产阶级政党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等方面做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铺设,《共产党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等文献中均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纲领、策略原则、组织原则等问题。 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政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各阶级的斗争中站稳政治立场。 马克思在反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中指出, 无产阶级必须建立绝对的政治权威,维护党的权威,这样才能保证党在政治上的绝对领导。 恩格斯在致拉法格的信中指出,“也就是说没有权威, 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而没有这种统一的和指导性的意志,要进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 ”[12](P372)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依靠党中央权威统一全党的意志。 这些理论阐释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方面指明了方向。

在我国土地革命时期, 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确立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政治建设从一开始就与广大的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 因此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 ”[13](P1059)他提出的政治主张就是站在人民的政治立场上,贯彻的党的路线就是群众路线。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阐明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39 年,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明确提出:三大法宝之一的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相结合的科学论断, 从此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结合在一起,同向发力,将政治建设融入到党建工作中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固定下来。 1978 年,粉碎“四人帮” 后邓小平经过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思想路线, 在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开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党的政治建设和“四个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 江泽民同志多次讲到,“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省部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关心政治,应该成为政治家。 ”[14](P1615)十七大上,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督促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坚决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 ”[15](P158)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入手,坚定政治信仰不动摇;从毫不动摇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的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来保证政治方向、观点立场的正确航向;从坚决抵制任何“化了妆的”歪曲、修正社会主义领导和制度的言论和严肃惩处任何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来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力,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维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用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针对党内出现的腐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腐。2013 年1 月22 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会讲话中提到既打 “苍蝇”,也不放过一只“老虎”,维护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一项建设任务的理论,把党的政治建设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起来, 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逻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此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便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才实现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相继胜利。 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党的政治建设时, 始终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中国共产党从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出发,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世界的物质性为起点, 分析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从而积极领导中国人民,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中。党的政策、策略,奋斗的初心、使命、宗旨、目的与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高度契合,人民有了主心骨,奋斗有了新盼头,因而,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英勇奋斗,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以此为理论基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观点, 坚持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并作为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同时,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并始终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理论和现实都表明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合力奋斗中,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推翻 “三座大山”,从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 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革命年代《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和时局》《矛盾论》《实践论》的著作,还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习近平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科学发展、治国理政等的论述,都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路走来虽有波折, 但是中国共产党注重用辩证法来发展党的政治建设, 既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又能分清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善于从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方法论着手解决现实问题, 使得党的政治建设不断适应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最终作为统领党的建设的“领头羊”来发挥关键作用。

三、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实践逻辑

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之所以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同理,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以科社的基本原则为方向,坚持中国的事情中国人民自己协商解决, 坚定不移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故而,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处于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地位,是一项重点工程和系统工程。如何提升党的政治建设的实际本领和能力, 可从以下党的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寻找答案。

(一)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是我党结合国内实际发展情况、依据具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政党发展经验教训继而得出的实践原则。 从建党到建国再到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历史经验皆表明: 只要坚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大踏步向前发展。

大革命的后期,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导致资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五大、六大及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革命领导权问题, 明确民主集中制为党的组织原则,健全党的中央机关,强化党的集体领导。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后,深刻总结反围剿失败的教训后, 我们党不但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而且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因此,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一直以来都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首先,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代表一定的阶级和阶级利益, 因此是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邓小平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16](P342)历史和现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七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 没有共产党开山创业的气魄就无法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道路。 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所择。

其次,共产党作为国家政权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能够将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然后通过党对各级政府和机关的绝对领导将具体的政治路线、方针、 政策和策略贯彻落实在公共事业和社会事务中,切实保障人民权益。 另一方面,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政治制度上,要自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7](P319)否则就会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的乱象。在思想路线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才能保证政治路线正确执行。邓小平在发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16](P266)可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中央权威对中国来说是一剂良药, 必须不断坚持下去。

最后,要从党内每位党员自身做起,要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积极主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凡是党中央决定的要坚决拥护和执行;凡是党中央反对的要坚决反对, 充分发挥党员身份的战斗堡垒作用。要自觉抵制“四大考验”、有效应对“四大危险”,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 营造良好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政治环境,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价值观。

(二)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历史使命、争取人民利益的组织制度载体,实现党的正确领导与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能不能很好地解决好这对关系, 事关政党兴亡、 事关事业成败,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国内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 并且找到了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的科学规律。

在错综复杂、荆棘遍布的现实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曲折的探索, 终于找到了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组织途径、 创造性坚持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四个意识”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治组织性与纪律性是其强大政治战斗力的集中体现, 从而使党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核心和风向标。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份初心和使命至死不渝,从未改变。因为建党之初党章就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从群众中来,在反抗“三座大山”中生,于人民拥护中兴的人民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至上、 人民逻辑、 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是其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标志。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和制度漏洞, 一些当权者以一己私利出发未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从而以权谋私的事实, 严重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伤害了人民群众的信心,损害了党的光辉形象,这是严重违背党的初心使命、违背党的性质宗旨、违背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现象,应严加防范和矫正。因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 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 ”[17](P4)鉴于此,落实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 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人民民主监督机制体制,明确政治站位,坚定人民立场,切实真心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困”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其次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权益用制度的框架保证好, 不要因领导者的更换和领导人看法的转变而变化, 要真实有效让群众的利益落实为有法可依,法制保障的监督体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更好为民发挥作用;最后要从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建设,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等机制体制的系统完善, 普通群众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形式与渠道的创新和拓宽等方面着手。 只有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全面强化党的政治功能, 进而更好地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与此同时,集中问题也很重要,社会主义之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扬民主,但是同时需要集中,也许现在和以后一个相当时候,更要着重强调该集中的必须认真集中, 以便把效率提高一些。”[16](P282)由此可见,坚持和完善并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是我们党在政治建设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的实践印证。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党的十大八以来,党中央站在战略全局高度提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中, 过去党内滋生蔓延的疑难杂症逐渐暴露, 其中一些问题甚至严重到威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地步,更有甚者,党内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明显违背了党的政治性原则。 因此,需要从根本上继续抓紧抓实党的政治建设。要明确党要管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故而,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的范围是“全面”。“全面”是基础,体现为管党治党对象全覆盖、领域全范围、责任全担当;范围既包括人,也包括事,要从严管党员,也要从严管党组织,还要从严管与党相关的一切领域和部门;表现的要求是“严”,要坚持敢管敢严,真管真严,常管常严;采取的方法是“治”,要坚持标本兼治,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高层到基层,要充分大胆履行监督职责,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担责。

2014 年,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将从严治党提升至战略高度更好发挥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自我警醒,强烈的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从容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助力党中央不断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还政治清明,还党内政治生态天朗气清,使党的政治建设如沐春风。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政策落地, 党内政治生活的随意化、庸俗化现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涣散等情况得到有效根除。 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进行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的有益培养基, 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不断提升创新力、战斗力、凝聚力的必要条件。正如习近平所说:“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 政治生态清明, 从政环境就优良。 ”[18](P150)另一方面,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加持下,贪污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总而言之,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起到了刮骨疗毒、治病救人的效果, 不断地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上的“钙”。 使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更加坚定,政治理想更加丰满。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