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多元策略探究

2022-01-01欧小芳

英语教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教师应

欧小芳

引言

目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笔试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体地位,部分教师对听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缺乏足量的听力练习,听力水平较低(孙桂芹 2019);二是教师习惯采用“听录音—核对答案”这一单一的听力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听力学习提不起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三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开展听力教学;四是学生长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练习听力的意识和能动性;五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六是听力练习素材不足,拓展不够。在此背景下,亟须探究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

一、应用英文歌曲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程中恰当应用英文歌曲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在聆听英文歌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积极且专注地体会歌词的语境、意义和内涵,关注连读、重读、弱读等语音现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推荐一些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内容积极向上的英文歌曲,并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欣赏、学唱,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热情。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Feeling Excited Topic 3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的听力训练中,由于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点较多,学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听力内容,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拓展。首先,播放英文歌曲A Little Love,要求学生在听后完成相关习题;其次,在课堂结束前的Relax环节,引领学生一起唱这首歌。这样既能深化单元主题,强化学生的听力技能,又能融入情感教育,使其懂得感恩,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二、注重听前导读,促进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听前导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前感受听力材料的语境,了解相关文化背景。教师应注重听前导读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王芝君 2020)。

教师在听前导读环节应着重训练听力素材中的高频词汇、句型和易混淆知识点,帮助学生降低听力难度。此外,由于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涉及两者差异的部分,教师应为学生作相关简介。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例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2 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Section B 1a的听力材料中出现了 playwright、literary、romantic 等单词。这些单词在教材中不作“四会”要求,记忆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听前导读环节进行简单的解释,引领学生回顾它们的发音和意义,帮助其正确理解听力内容。该听力材料内容涉及中国诗人李白和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学生对中国诗人李白比较熟悉,而对莎士比亚的相关信息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在听前导读环节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相关背景信息,从而提高其听力理解的准确性。

三、精、泛听相结合,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四级听力的要求为能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能听懂简单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其中的主要任务和事件;对五级听力的要求为能听懂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扼要记录所听语段的内容。精、泛听相结合能促进学生听力达标。

在泛听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整体意思;在精听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准确听出所有内容,听完后能写出关键词汇。在精、泛听相结合的训练过程中,以下几种实用的技巧有利于学生理解材料。

(一)抓主线听重点

教师要提醒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必过于纠结某个单词的意思而错过后面部分的听力内容,只要不影响对全文的理解,听不懂某个词、某个短语甚至某个句子听不清或没关系,而应以掌握文章大意为目的,关注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带着“5W+1H”(What、Who、When、Why、Where 和 How)听短文,全神贯注捕捉听力材料中提及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原因、结果等信息。

(二)留意表示原因、结果、转折的词

在听力材料中,however、although、but、so、then等词往往包含丰富或隐含的信息。因此,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听弦外之音。

(三)采用“四边工作法”

“四边工作法”即边听、边理解、边记录、边猜测。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四边工作法”在听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留意某些细节内容并做好记录。为了赶上听力材料播放的速度,可以采用缩写、符号、阿拉伯数字或自制符号等记录,听后补充完整。

四、开展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英语教学效果受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影响较大。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存在差异,教师应开展分层教学,以满足他们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一)学生分层

教师可以将英语基础扎实、听力强的学生划分为A层次,对其作发展要求;将英语听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划分为B层次,对其作提高要求;将英语知识基础、听力薄弱的学生划分为C层次,对其作基础要求。

(二)训练分层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找出制约他们听力发展的因素,帮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制订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案和训练内容,使其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赵喜雪 2020)。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梯度性的练习与检测。

例如,在讲授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1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Section B 1a&1b的听力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听力任务,要求A层次学生听懂并理解课文,重述1a部分的主要内容;要求B层次学生基本听懂对话,把握对话的大概意思,大致重复或模仿对话中的重点句,回答“What time does Michael usually get up?How does Helen often come to school?Does Sally come to school on foot?”等问题;要求C层次学生基本抓住关键词,明白对话中几位人物所谈论的有关出行方式的话题。在听力训练完成后,要求C层次学生展示1b的答题结果,鼓励A、B层次学生评析,以此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他们共同进步与成长。

五、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对听力教学活动的参与率偏低。基于此,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

(一)增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组内合作学习,认真分析听力内容,然后进行听后复述或小组报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踊跃参与听力过程,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3 I will remember our friendship forever Section A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设计小组学习竞赛活动。首先,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b的听对话、短文,补充缺失的单词(weekend、pass、speeches、friendship)的任务,促使其掌握听力内容。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听力材料的内容,核对答案并记录本组成员的得分情况。再次,要求学生复述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先在组内讨论、纠正和补充,再派代表进行小组汇报。最后,小组之间相互打分和点评,并统计各小组的总分值,评出优胜组。这种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竞赛活动,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了听力课堂实效。

(二)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在听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问答活动,检测学生对听力信息的获取能力,促使其对听力内容进行输出,拓展其高阶思维能力。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2 Welcome to China!Section D Part 2的听力练习中,教师在听力材料播放完后,结合听力内容设计了互动问答活动,引导学生竞猜:(1)It is round,it looks like a mirror.We can enjoy some nice songs when we put it into a computer.Do you know what it is?(2)It is square,it looks like a computer.We can watch something interesting at home.What is it?通过师生互动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将所学知识、所听内容进行灵活运用。

六、听说结合,构建英语语言环境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构建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坚持听、说训练相结合,以听导说,以说促听。教师可以创设校园英语角、英语社团、线上英语交流群等,给学生搭建英语学习平台,定期邀请外教或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其在大量“说”的输出过程中检测“听”的效果,从而提升其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英语朗读或英语配音,鼓励他们在线上英语交流群中分享、互相点评,促使他们通过“听”发现“说”的不足,及时纠正语音、语调,培养语感,通过“说”形成“听”的良好习惯和素养。同时,促使学生在“听”“说”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知识,从而为“听”打下扎实的基础。

七、增加课外听力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

良好的听力技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练习。然而,仅仅依靠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选用题材丰富的课外听力训练素材,开阔视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优质的英语纪录片、科普类节目等,使其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初中生的知识储备有限,理解英语课外听力素材有较大难度。因此,教师应引领他们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进行课外听力训练,帮助其长期坚持,逐步克服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此外,在听力课堂中引入英语新闻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其知识面的一条有效途径。

例如,某英语报刊刊登了一篇关于学习新技能的新闻报道,标题为For New Year’s Resolutions,Never Think You’re Too Old to Become a Beginner。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两遍新闻音频,让学生尝试理解并完成相应的选择题;其次,展示新闻的文字内容,让学生看着内容再听一遍音频,然后自查答案;最后,带领学生一起解读材料,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结语

英语听力教学在促进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应用英文歌曲、注重听前导读、精泛听相结合、开展分层教学、加强课堂互动、以“说”促“听”及增加课外听力素材等方面着手,善于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运用各种可行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听力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教师应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