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2021-12-31丁靖

考试周刊 2021年8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在教学体系不断改革的进程中明确规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体系,要求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要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促进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从而帮助学生增加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然而,在实际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部分学校没有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以高中生物学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阐述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优化策略,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阶段各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中已取得一定成效,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有效的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增强对生物学内涵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体系改革的推进下,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意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深刻体会生物实验的魅力,在完成实验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另外,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科学实验能力。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够增强知识储备、丰富科学文化,在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中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三)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涉及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及各式各样的染液与试剂,当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时,由于不同的染液或试剂拥有不同的功效,学生只有仔细观察、分辨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种子的结构”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提前收集玉米种子,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外部形状观察。另外,在实验中完成去皮等操作,对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利用实验工具对玉米种子的胚轴、胚根、胚芽等进行观察,在观察后进行自主思考,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形描述玉米种子的形状与特点,以此促进自身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的提升。在整个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在观察中出现观察不仔细的现象,所收集的数据与观察记录不具备准确性与科学性,从而造成整个实验失败。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实现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活动较少

对于高中生来讲,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日常的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同时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重、课时少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大部分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只能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讲解相关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等。另外,大部分教师认为开展实验教学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讲课时间,最终呈现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很多教师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而是用课堂讲解实验内容来代替。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缩减实验教学时间,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实验内容,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缺乏生物实验基础设施

只有投入充足的资金才能确保生物实验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意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比起实验教学,学校更加重视知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也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而所提供的生物实验基础设施也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不足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生物实验知识的学习,阻碍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

(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考上好大学是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唯一目标。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升学目的,将其学习兴趣都集中在了考试成绩提高方面,大部分学生并不在意自身能力的提高。即使教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参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多数学生会认为实验教学不仅没有提高学习效率,还浪费了学习时间。在这一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对高中生而言,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任何意义,导致学生缺乏热情,无法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素质,构建高效课堂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应重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质以及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生物学内容,提高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另外,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师考核制度,督促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实现与学生的共同进步,由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时,应提前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新课改要求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实验,增强教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为学生讲解实验目的以及操作中需注意的事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生物实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制定小组评比制度,从而促进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验结束后如果各小組实验结果不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再次实验,当发现错误操作时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原理并指导学生改进操作,从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解答遇到的困惑,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首先,学校应开展更多培训活动,加强培训力度,使教师对教学理念有新的理解,从而转变教学理念。其次,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的同时,学习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先进教学手段等。最后,構建交流学习平台,通过生物教师间的交流,分享自己成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帮助生物教师借鉴与引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保障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创设情境教学

在以往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讲解是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了解实验的唯一途径是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提高创新能力,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真正融入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例如,教师在讲解“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教师可提前准备馒头,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引导学生仔细思考在咀嚼过程中馒头有哪些变化。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产生参与生物实验的意愿,同时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推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

(四)融入远程教育资源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远程教学资源的融入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的创新。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缺乏基础设施设备、教学资源不足等情况,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缺乏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所以想要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生物教师应发散思维为学生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远程教育资源正好可以弥补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积极融入远程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需求,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例如,教师可采用教学案例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实验中较难操作的部分,从而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实验操作,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实现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五)完善实验教学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认知水平不高,在实际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内容,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另外,可引入多媒体技术,以此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开阔学生视野,采用任务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生物实验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实验现象,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要求学生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得出实验结果。另外,教师可将学生总结出的实验结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一实验结果。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实验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生物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较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科素养的形成,同时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增加生物学理论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内容,使学生喜欢生物实验。另外,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生物实验教学课堂的高效构建,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诗铅.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郭江暖.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

[3]刘婷婷.如何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黔西南日报,2011-07-15.

[4]俞小燕.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5]魏坤.关于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丁靖,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