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效果对比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31邹称秀
邹称秀
(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子宫内膜癌属于中老年女性患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女性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1]。近年来,随着肥胖、糖尿病、老龄化的增加及子宫良性疾病尽可能保留子宫的倡导,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既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盆腔肿瘤的有效手段,但近年来调强放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已被证明可降低周围危险器官的辐射剂量,预后较好[2-3],但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0 年1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8 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子宫内膜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效果对比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患者年龄43~74岁,平均(63.29±5.76)岁;病程6 d~3 年,平均(2.05±0.43)年;体重指数20~25 kg/m2,平均(23.12±0.74)kg/m2。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医学中子宫内膜癌诊断标椎,且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4];②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意识清醒,能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或入院资料不全者;②合并精神异常、表达不清者;③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放疗方案。靶体积包括阴道上部、阴道穹窿、区域淋巴结、血管等。计划的目标体积是阴道上部1/3加上1 cm边缘,其中,ⅢC期患者还接受主动脉旁区域放疗。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给予前后及两侧的射线束,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采用静态IMRT技术,给予5~10个射线束,患者每天接受X射线扫描以控制体位。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子宫内膜癌患者信息,电话随访出院患者信息,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BMI、组织学类型、分期、恶性程度分级、淋巴结切除情况等。将收集到的信息分别进行整理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无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分析显示,BMI、组织学类型、N 分期、淋巴结切除与预后不良无关,年龄、T 分期、恶性程度分级与预后不良的有关(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情况单因素分析
2.3 两组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 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7 项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恶性程度分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不良高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特有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引起患者死亡、影响妇女健康和生活的第三位癌症相关疾病[5-6]。子宫内膜癌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0~80岁,是目前女性临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对子宫内膜癌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子宫内膜癌切除术是临床上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的主要手段[7-8]。但仅以手术治疗的复发率较高,进行全盆腔放疗能有效减少复发。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利用CT模拟定位和三维重建确定照射场并进行放射治疗的高精度治疗方法,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且能减少病变周围正常组织的数量,防止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调强放疗能产生与靶区形状高度吻合的剂量分布,更好地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调强放疗治疗效果更显著,预后较好。因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发现后已进入晚期。经有效的检查和治疗,大部分患者仍会复发。因此,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预后进行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因素导致的预后不良,采取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本研究单因素分析表明,BMI、组织学类型、N 分期、淋巴结切除与预后不良无关,年龄、T分期、恶性程度分级与预后不良的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 岁、>T1 分期、恶性程度分级3 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P<0.05)。初治年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这可能与老年患者体质差、细胞分化能力差、术后恢复慢有关。此外,肿瘤分期较高的患者,未切除淋巴结及恶性程度较高者,更易对泌尿生殖道造成不良反应[10]。由于癌症患者耐受性差,身体恢复较慢,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和恶性程度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对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