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刺激联合雷火灸对产后腰痛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
2021-12-31申丽娟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河南焦作454000
申丽娟(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腰痛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伴有背部疼痛的情况,此疾病为临床骨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孕产妇是患腰痛的主要群体之一,这是因为孕产妇在妊娠期间,胎儿体积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长,不断增大的胎儿引起膈肌向上,腹横肌下压从而使腰椎后侧稳定肌受累。同时,孕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使孕产妇骨盆及下腰的动力平衡发生改变,对周围肌肉韧带稳定性造成影响,最终引起产后腰痛的发生[1]。有统计显示,女性产后腰痛的临床发生率为45%-90%,多数患者在产后哺乳阶段就会出现腰痛的症状。产后腰痛的发生,影响了孕产妇的产后恢复,也导致孕产妇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给孕产妇造成心理障碍,极易引起产后抑郁,因此对于确诊的患者,必须及时施以治疗[2]。但是由于多数孕产妇确诊时仍处于哺乳期,因为担忧影响孩子,因此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多以非药物手段对患者进行干预。低频电刺激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疗法,将特定低频脉冲电流经皮肤传输至机体内,有着改善局部血运、镇痛之效[3]。雷火灸是一种特殊的中医疗法,有散寒通络、祛湿镇痛之效[4]。为探究上述两种疗法对产后腰痛病患的疗效,本文纳入108例病患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记录的研究项目共包括受试者108人,均为我院产后保健科纳入的病患,其入我院该科室接受诊治的最早日期为2019年12月,最晚日期为2020年12月。将在我院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受试者纳为对照组,共计54人,年龄处于22岁-34岁之间,平均(28.78±2.31)岁;患病时间位于1个月-8个月之间,平均(5.53±1.04)个月。将接受低频电刺激与雷火灸联合治疗的受试者纳为研究组,共计54人,年龄处于22岁-34岁之间,平均(28.81±2.29)岁;患病时间位于1个月-8个月之间,平均(5.60±1.10)个月。研究项目启动前,我院伦理委员会、患者与家属已获悉项目内容,委员会批准项目进行,监护者亦无异议,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①纳入者均满足《中医妇科学》[5]一书中关于产后腰痛的判定标准;②将影像学检查手段(CT、X线等)确诊;③初产妇;④自然分娩者;⑤妊娠期未合并并发症。
排除标准:①腰背部存在其他疾病者,如:脊柱畸形等;②不耐受此研究疗法者;③合并存在骨质疏松者;④孕前就已存在腰痛情况,或有腰椎手术史者;⑤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如:乙型肝炎者、艾滋患者;⑥存在严重器官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受试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围绕病因、症状、治疗原理、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展开健康教育工作;加强与病患的交流,引导患者说出内心想法,并观察交流过程中患者的语气、神态、精神状态等,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叮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爱及支持,邀请治愈者到院与患者展开面对面交流,提高患者信心;根据机体营养需求及个人饮食喜好制定饮食方案,以维生素丰富、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忌刺激性食物;指导病患注意生活中的事项,叮嘱其做好保暖工作,控制好洗澡水温度,居住环境需做好防潮工作,日常可多晒太阳;鼓励病患适当展开有氧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产后康复。
研究组受试者在对照组病患的基础上以低频电刺激联合应用雷火灸展开治疗。①低频电刺激。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体位,放松腰部、背部、腿部,选取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设置输出频率为1-20Hz,波宽设置为150-500ms,波形设置为方波或是三角波。受试者每日接受2次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为0.5h。②雷火灸治疗。选取患者委中穴作为主穴,配合腰骶部穴位进行治疗。利用中药打碎机将生姜打碎为姜粒,大小控制在1-2cm为宜,将打碎的姜粒铺在患者腰椎处,厚度要均匀,约为2cm左右,宽为6cm左右,以脊柱为中心,左右需对称,长度需铺至第二腰椎至腰骶之间。同时在委中穴处铺上均匀的姜粒,厚度约2cm,直径为3cm。取雷火灸条并点燃,再放置艾灸箱,在选取好的穴位处施灸,与皮肤的距离约为2-3cm,以患者感受到局部温热为宜。每个穴位的施灸时间为30-35min,受试者每日接受2次治疗。
两组受试者均接受2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腰椎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的相关治疗标准,共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标准。治愈:疗程结束之后,患者无疼痛感,腰部功能正常,活动不受影响;显效:疗程结束之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药物功能得到改善,活动不受影响;有效:疗程结束之后,患者疼痛虽有所缓解,但仍存在轻微压痛,腰部功能有所提升,但日常活动受限制;无效:疗程结束之后,病患表现不满足上述标准。
疼痛评价以VAS评分进行,即视觉模拟评分,画一线段,长度为10cm,有0-10共11个刻度,0刻度即为0分,代表无痛,10刻度即为10分,代表剧痛难忍。
腰椎功能: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价,从疼痛强度、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坐立、站立、提物、性生活、社会生活、睡眠受干扰情况、旅游10个方面进行评价,由于部分患者仍处于产后休养阶段,因此取消“性生活”这一评价内容,从剩余9个方面进行评价。每个评价方面的分值范围为0-5分,得9个方面总分后,以总分×2为最终结果,计算值越大,患者腰椎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系统为SPSS20.0,根据观察指标表述形式划分为两类。一类为计数资料,表述为n(%),检验方法为卡方(χ2);一类为计量资料,表述为(±s),检验方法为t。两类均通过P评价,若P>0.05,则表示不具差异性。
2 结果
2.1 疗效统计及比较 根据疗效评价准则,对照组单独疗法的有效率达到75.93%,研究组联合疗法的有效率达到94.44%,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疗效统计及比较[n(%)]
2.2 治疗前后疼痛及腰椎功能分值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及腰椎功能分值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疼痛及腰椎功能分值的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疼痛及腰椎功能分值的比较(±s,分)
组别(n=54) VAS腰椎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33±1.25 4.23±1.01 63.22±3.42 43.44±2.87研究组 7.34±1.23 2.49±0.66 63.11±3.34 35.29±2.02 t 0.04 10.60 0.17 17.06 P 0.967 0.000 0.866 0.000
3 讨论
产后腰痛是女性在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以下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临床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超过45%。产后腰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腰骶部的疼痛,主要表现为腰部肌肉的酸胀疼痛,多数患者的下肢还会伴有放射性的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的酸软麻痹[7]。产后腰痛的出现除了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外,还会引起产后尿频、乳汁分泌减少等症状,严重影响孕产妇产后的康复,同时也会对孕产妇产后的情绪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出现,极不利于孕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产后腰痛的患者,需要及时施以针对性的治疗,目前,临床对此类患者多以非药物的手段进行治疗。不仅疗效佳,也可避免药物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健康造成影响。
在中医的领域内,产后腰痛属于“腰痛”、“痹症”、“腰脊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疾病的病机在于寒气凝滞、气虚血亏,因此中医认为,治疗产后腰痛应以祛瘀通络、补气镇痛为主[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疗效不如研究组,且疼痛的缓解效果、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也不如研究组。虽然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推拿等治疗对慢性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疗效不显著,而在对照组基础上低频电刺激联合雷火灸进行应用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为:低频电刺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是指将低频脉冲电流设置为一定技术参数,再经机体皮肤输至患者体内,对于各种急性或是慢性疼痛有理想的缓解效果。经皮低频电刺激对于产后腰痛患者有理想的镇痛效果[9]。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雷火灸进行治疗,研究指出,艾灸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红外辐射,此种辐射作用于患者机体表面,有驱寒疏风之效,当作用于患者机体较深部位时,会发生热量转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中医研究指出,不通、不荣则生痛,这也是腰痛的发生机制[10]。研究组患者接受隔姜雷火灸治疗,不仅可温经散寒,还可调理机体气机,平衡阴阳,可通畅气血[11-14]。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腰痛病患,低频电刺激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佳,对于腰痛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