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建构师”洋洋
——基于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想象与创意的思考
2021-12-31黄飞燕
黄飞燕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第二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000)
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更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思路或产品的能力”。而建构游戏恰恰是幼儿通过建造、接插、组合等方式,充分发挥想象,模拟造型,能有效地培养创造力。
在小班的自主建构游戏中,洋洋的一场智慧与快乐迸发的“创意之旅”悄悄拉开了序幕。
镜头一:早餐完后,小朋友三三两两选择了来到已计划好的区域进行游戏,洋洋迫不及待地来到建构区拿起一头塑胶黄牛放到了一个鞋盒里,旁边的潼潼看见了急忙喊道:“牛伯伯不喜欢这样的家。”洋洋闭着眼睛不满地说:“唉,鞋盒不是老黄牛的家,我是要把老黄牛打包快递到雯雯家,雯雯家有许多她婆婆自己种的蔬菜,妈妈说无污染蔬菜吃了身体才健康。”潼潼听完用崇拜的眼光看着洋洋嘻嘻嘻地直笑,边笑边说:“我们一起建动物房子吧!”
分析:从洋洋急切地进入建构区打包,还有和潼潼的对话,不难看出洋洋是一个较同龄小伙伴生活经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丰富的男孩子。打包快递、无污染这些时尚词语顺口就来,从侧面反映了洋洋家给洋洋语言学习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丰富了语言内容,促进了洋洋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快速发展。洋洋还是《指南》里所说的一个乐于想象和创造的孩子,在游戏中,他想象出送快递的情境,创造出鞋盒代替快递盒这样的道具,并与平时生活经验建立连接,真棒!笔者相信这样的经验迁移会让洋洋以后的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镜头二:洋洋在快递完后,就加入了潼潼和迅迅搭建动物房子的队伍中。迅迅和他的宝贝恐龙已经住上了用纸砖一个挨一个平铺排列围成的小正方形房子,并静静地看着洋洋建房子。洋洋说:“太阳好晒哦,我要给动物建一间凉爽的房子。”于是小心翼翼地给房子封了顶,封完顶又自言自语地说:“房子好黑哦,动物在里面能看见吗?”旁边的潼潼找了一条长纸筒,递过去说:“送快递送快递!快递来啰,这个可以当电筒,动物就不怕黑了。”
分析:洋洋继续将他丰富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建构游戏中,他知道现在的季节太阳比较猛烈,就认为动物也像人类一样需要阴凉的地方,所以给房子加盖了房顶,可是房顶让洋洋发现了新的问题:黑,并在自言自语中表现了他对发现的思考。可见洋洋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接下来我们静待他的新作品。而片段中的潼潼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班孩子的专属特点:模仿。她从洋洋那里学到的新词“快递”马上就现学现用,厉害!
镜头三:第二天,小乐被昨天洋洋的游戏吸引也进入了建构区游戏,他把两块纸砖竖起来建成了一个转角的楼,楼上也封了一个顶,老虎就摆在了转角位置,还把这叫安全屋。洋洋看见小乐盖的安全屋,就不满意地说:“老虎是山中大王哦,房子这么小这么黑,一点威力也发不出来,它肯定不喜欢,不如我们给它盖一间大大的房子吧。”小乐点点头就开始搬起纸砖了。他们还是沿用了洋洋的方法,把纸砖一块一块地挨在一起搭建,洋洋还和小乐说要加建几层,小乐说砖头不够了,洋洋坚持要加盖,是为了预防老虎会跳出来受伤。小乐听了加紧搬起砖头一层一层地往上盖。洋洋贴心地在房子一些角落放了美乐多瓶充当桶装水,说是天气热要多喝水才不会发烧,洋洋还给房子建了大门,加了纸筒充当摄像头,要来拍摄老虎生活作息,方便和他的好朋友分享老虎的一些趣事。
分析:小班小朋友的建构经验还处于积累阶段,当见到同伴有某一行为后就会出现模仿现象,而小乐则模仿了洋洋要给动物凉爽的房子而盖了屋顶,可是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就是要盖一间连地震也不怕的安全屋,而且会这样思路清晰、干脆利落回答老师的问题,一个小班的孩子脑袋竟然藏着这样新奇的想法,真的令人心生惊叹。正如一位专家曾说,游戏中我们能看到孩子的经验,观察游戏中的孩子真的会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相信接下来小乐和洋洋的思维碰撞会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镜头四:隔了几天,洋洋和小乐仍然兴致勃勃选择来到建构区玩建动物房子的游戏。只见他们先用纸砖平铺围成一个大大的长方形。洋洋觉得动物房子的围墙有点矮,然后他就找了许多酸奶瓶回来,把边上围了一圈,说:“这是动物们大大的家,没有酸奶瓶的地方是窗户,前面是门口。”我说:“这么大的房子真像动物园哦!”小乐听了马上说他去过的动物园有滑梯和池塘,于是拿来了泡沫积木和纸筒准备做滑梯和池塘。洋洋更是选用了奶粉罐放在低层,鞋盒放在上面,做成了餐桌,说动物园的休息区可以吃吃东西喝喝饮料;雯雯想了想说:“动物园有许多树和花,可是哪里找树和花呢?”洋洋听了往周围看了看,最后指着美工区叫雯雯去美工区找材料。雯雯在美工区找到了一些松果和扭扭棒,分别用美乐多瓶插着,一排排树和一盆盆花就放在动物园了。幼儿自发生成的动物园主题小游戏将会精彩继续着
分析:《指南》指出,要把幼儿当成游戏和学习的主体,激发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而教师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空间,保障孩子的游戏和想法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在如此自主自由的氛围和环境下,小班幼儿也会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和创造游戏,自发生成一些对幼儿各方面有着发展意义的小游戏主题,教师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魔法时刻!而低结构材料的生活化、丰富性、可变性,使幼儿的自主游戏时时刻刻发生着。如鞋盒、奶粉罐、美乐多瓶、饼干罐、纸筒等废旧材料,在幼儿手里会有无数的创意玩法、用途,更会变成魔法工具,让幼儿的游戏内容更丰富。
支持回应策略:
一、分享幼儿的创意构建故事,助推全体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提高
教师及时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孩子的建构过程,在活动分享环节,老师请洋洋几个小朋友在全体幼儿前介绍、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做法,为同伴们树榜样,逐渐增强能力弱的小朋友的自信心和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并说说通过在建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方法等,让幼儿在以后搭建时借鉴同伴的经验,更容易获得成功。
二、拓展、丰富、积累幼儿生活经验,促进游戏丰富和持续发展
小班阶段的幼儿对外界的理解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的,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能为幼儿进行建构游戏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提供基础。通过参观现场记录问题、收集资料、观看视频、交流分享等积累相关经验,同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搭建动物房子或动物园?动物园还有些什么设施设备等,丰富幼儿直观经验积累,帮助幼儿迁移经验,拓展建构游戏的多样性。
三、引导相互合作,平衡幼儿的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及规则意识
在以后建构游戏中,可以进行强弱搭配的尝试,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带着能力弱的小朋友一起玩,逐渐增强能力弱的小朋友的自信心和参与游戏的兴趣。
四、鼓励幼儿尝试做构想,增强幼儿建构的目的性和完整性
幼儿的计划构想,是玩的出发点。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在游戏前进行讨论,一起商量好建构的同伴、主题、方法、需要的材料等,增强建构的计划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幼儿教师应从小班建构游戏的点滴做起,开发幼儿的创造萌芽,为幼儿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