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21-12-31胡代权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方式

胡代权

(重庆市巫山县乌龙学校 重庆 400706)

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不断稳步发展的前提与保障,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国民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我们必须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他们的人格品质进行培养塑造。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应当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传统,授课时间少

新课程改革以后,思想品德升级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育改革中属于重点改革内容,但目前各大学校还在坚持每周两节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由于改革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每周只有两节课的时间教学,老师也只能以串讲的方式为学生讲授这门课程,很难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讲解,更别说围绕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讲解了,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也得不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在授课方式上,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串讲,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体会不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二)缺乏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

由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初中学科中不属于中心位置,一方面,学校本身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低,另外一方面,由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起步比较晚,这方面的专业授课老师很少,部分学校甚至是其他学科老师兼职这门学科的授课。这样,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授课效率都不会很好。总的来讲,一方面是学校缺乏重视,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教师,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不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一)丰富课程资源,发挥学生创造力

要想学习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首先,教师应全面深入地研究这门课程,以保证能够融会贯通,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寻找跟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课外教材,让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仅涵盖了极少部分内容,对此,教师应不断从社会发展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道德与法治的相关案例,尽可能地丰富、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多角度、体会学习道德与法治。引入生活元素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了解到学习这些知识的用途,这样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这门课程,并用学到的知识来约束自己。

(二)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某个真实的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思考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特定的主题下进行激情讨论[1]。《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本来也应该更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习、理解知识点,更好地约束自己。例如,学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以“我的朋友圈”为例,让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从交友模式、特点、朋友圈的变化等方面对自己的友谊状况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朋友圈的变化进行反思。

(三)优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

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教师只是本堂课或者本次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保证学生能够积极、活跃地参与到活动中[2]。例如,学习“让家更美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了解自己的家庭特点,同时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得到父母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增强与家人的和谐共处。因为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家庭生活中渴望得到爱,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但父母、家人对爱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学生有时不理解他们的关爱之情。宽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踊跃发言,并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约束自己,增强与父母之间的和谐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让学生亲身体验,推动生活化教学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里面涉及了很多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亲身体验的机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相关案例,通过身边的事情,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强化生活化教学,带给学生心理上的熏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初中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重视这门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多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约束自己,促进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方式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