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科学德育教学探究

2021-12-31黎锦桃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立德科学

黎锦桃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石海小学 广东广州 510900)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开展教育相呼应,由此看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后天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因此,教师应围绕立德树人,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维、运用科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如何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小学科学的德育教学。

一、发现科学现象,培养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教材上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冬天的玻璃上为什么会出现结冰?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黑色物体会更加吸热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科学现象。虽然说无意间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却是某种科学现象,而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从这些现象入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进行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将德育教育完美地融合到科学教学中[1]。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学习不同时期科学家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将这些值得学习的科学研究事迹展示给学生观看,通过科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拿蒸汽机的故事来说,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瓦特发明蒸汽机”的科学故事,瓦特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地进行实验,发现蒸汽机的奥秘,还要从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说起,那就是烧水壶的现象,瓦特对着烧开水的水壶被蒸气顶起这一画面发呆,然后进行探索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发明了蒸汽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对科学实验进行观察,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涉及“观察一瓶水”“观察一种动物”“观察鱼”等多个观察类的课程,对于小学科学来说,观察是科学实验的一个关键步骤。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完成观察实验之后,放生观察对象,保护每一个小生命,以此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生命体的热爱之情。

二、渗透教学细节,通过德育培养良好习惯

所谓的立德树人,其实就是指自身树立德业,为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学细节中呢?美国一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人类一生的工作,无论精巧还是粗劣,都是由这个人的习惯所养成的。因此,优良的习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无价之宝,相反,一个坏的习惯,可能会让学生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规范自身行为,并将好的习惯渗透到教学细节中,站在德育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优良习惯[2]。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中收获德育知识,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细心观察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声音”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需要借助一些道具展开教学,如音叉、钉子、自制弦乐器等,准备道具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声音进行观察,探索声音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变化的规律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比较活泼,刚进入教室看到道具就迫不及待地进行敲击,导致整个教室十分“热闹”。其实这就是学生的一个坏习惯,没有经过允许就随意使用道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些道具是具有危险的液体呢?那么因为随意操作造成的危险也是十分严重的。拿“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课时来说,学生在学习氨水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接触,会对人体起到腐蚀作用。因此,对于这种坏习惯,我们要在课堂的细节中进行德育教育,通过教师自身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危险性,以及如何保持教室的安静秩序,进而有效利用立德树人进行德育教育。

三、结合实践操作,提升学生责任担当能力

相比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小学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集生物、地理、物理等多个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生活性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为核心内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但是我们不能把教学内容局限在课堂上,而是需要结合一些实践操作,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以此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运用的方法也会更多样[3]。可以利用课外的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层的理解,懂得一些社会责任担当,进而有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周末,让学生到社区的老人家中进行调查、采访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如何真正尊敬老人,完善学生的道德素养建设。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探索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采用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能让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极其高效,想要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是实验的主角,从开始实验到最后的总结,都表现得十分出色,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是一个“看客”的角色。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几个小组,然后细化组员的任务,由小组成员投票选出小组长,组长负责指挥。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学生都能各司其职完成所布置的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极其重要,需要对每个小组每个成员进行观察,发现不好的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德育教育,并融入小组内部,与学生形成互动,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体现出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为了完善“立德树人”的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结合多个角度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立德科学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蜗牛看牙医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饮料瓶中的云
梦想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