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
2021-12-31李烨
李 烨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0)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使学生从中获得对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以及理性的满足活动。这种教学课堂的实施,是一种最直接也是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学生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欣赏活动中,能够结合自身吸收掌握的音乐知识,最终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
一、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提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学习探讨,对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的教学更倾向于“满堂灌”,但新时代的音乐课程涵盖的不仅是音乐知识,还有一些诸如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综上所述能够看出,初中音乐教学也不应该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要大力改革创新,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涉猎有关方面的知识,博闻拓记,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文学艺术素养,还要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最终让学生在一种新型的初中音乐课堂氛围中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师更注重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音乐应该使人在听的进程中感官得到愉悦,同时使其精神得到升华,将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感受”进行完美结合,这才是让学生“听”的根本意义。教师要明白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不能单纯地对音乐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让学生学会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乐曲的结构和各种形式,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准确读懂音乐内涵,从而明白音乐所传达的意思。
二、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初中音乐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音乐教学内容中所描绘的情境,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作课件,添加生动的语言,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中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从而让学生仿佛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境之中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例如,学习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中《天路》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或者聆听有关西部的一些歌曲和相关的背景故事,带领学生“参与”到西部独有的舞蹈风韵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风格,感受到西部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感受最终爱上西部民族的文化历史,并加深对西部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教师搜集一些西部特有的风景,在音乐课堂上不仅要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带领学生“亲眼”领略到西部的风光和美好。在本节课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反复听一些带有西部特色的歌曲,让学生多听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西部人民如今的幸福生活[2]。
(二)运用生本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新时代的音乐课堂应该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课堂,尊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对音乐的感受力,充分发挥学生对音乐的主体意识,例如,在《嘎达梅林》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草原民歌的风格特点,从中感受美丽草原的辽阔宽广。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已经一去不复返,教师在课堂上教一句学生坐在课桌前乖乖的学一句的时代已然落伍,这种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有对音乐的创造力。所以,学习《嘎达梅林》时,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去演唱《嘎达梅林》这首歌曲,并参与到音乐互动中,获得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大显身手”,让学生多听,学会听,通过对《香格里拉并不遥远》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3]。著名美国音乐家莫塞尔曾经对音乐欣赏发表过这样的言论,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对音乐的欣赏,而这也可以作为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由此可见,音乐欣赏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音乐最重要的就是用声音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艺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我们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一切音乐也都可以在听觉上给人一定的愉悦感。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但这也不能说所有人都可以精准地接收到音乐中的所有情感,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表达出音乐情感,这就充分证明了音乐的情感不单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4]。
(三)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的教学法自实施以来就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因为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也各有千秋,所以,教师不可再采取“一招打遍天下”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在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避免学生的不足,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苏少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蝴蝶飞呀》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这首歌曲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再聆听《花儿与少年》和《青春与世界联网》这两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自由自在和乐观向上的情感,以及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这些歌曲不仅仅反映了时代的美好,还向我们表现出了花季少年的生活,并用歌声传达出了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5]。
三、结束语
教师运用音乐欣赏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音乐,但在选择欣赏的音乐作品时,要注意迎合新时代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不仅要贴合教材内容,还要选择一些节奏律动较强的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对初中音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教师选择适合的音乐和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最终打造高效率的初中音乐课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