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2021-12-31唐静
唐 静
(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东华小学 福建泉州 3622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更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励教育模式的用意就是帮助数学教师落实教学目标,辅助每名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正确引导学生喜欢积极表现的愿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优异表现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认可,正确的激励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学习进步带来的快乐与成功,促进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策略运用不当
小学数学的学习相对枯燥,又因为年龄的原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低下,所以,教师采用激励策略对学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使用激励策略往往运用不当,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最大价值,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科学运用激励策略,主要体现在:首先,激励策略频繁使用,使学生产生一种疲劳感,对教师的日常激励还无新鲜感,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不够浓厚,对教师的激励策略不屑一顾。其次,教师不能明确激励政策的应用范围,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没有准确的评估,激励策略过于盲目、过于频繁,激励策略的价值被降低,导致学生对激励策略并不敏感。
(二)激励效果分析不足
激励效果的分析会直接影响激励策略的价值。通过分析激励策略效果来比较与分析教学过程的系统和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效果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也能对激励策略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创新和改进激励方案,然后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但如果教师不重视激励效果的分析,会严重阻碍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也就失去了激励策略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激励策略的方式
(一)明确激励策略的应用范围
数学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枯燥且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往往毫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形式,科学地将激励策略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于激励策略的应用,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就激励目标、激励原则和激励的公平性制定教学计划。首先,教师要明确激励目标和应用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也要充分尊重这一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设置的激励标准和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激励策略也要秉承公平竞争这一原则,学生前进的动力是教师的激励,这也是小学生的心理需求[2]。例如,学习“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时,有些学生因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内心十分自卑与紧张,害怕教师为此不喜欢自己,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时教师在采用激励策略时,应该明确目标和范围,将全班同学按照一定的秩序分成若干小组,同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然后教师对每一小组的学生实行激励策略。在这一实践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激励策略,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自卑,还能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真正实现激励策略的价值。
(二)教师寻找适中的言语对学生进行激励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语言会有更多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把握自身的语言的表达方式,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激励策略,使学生舒适地接受教师的认可与赞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采取鼓励性语言时,一些较为简单的激励性话语,如你很棒、你很优秀等,不能满足学生内心的渴望。所以,教师还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斟酌对学生评价的话语,适度而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策略的价值,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例如,在考试完毕进行阅卷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挥情况在试卷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语激励,如你的解题思路非常独特、运算能力非常有进步等,使学生可以向着教师指导的方向继续前进,不断提升自我。此外,教师还应多元化地应用激励策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寻找适中的语言激励学生,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3]。
(三)用小目标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茫然,所以,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短期小目标对学生进行鼓励,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长期与短期的学习目标,如长期目标可以是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进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学生也可以设置短期目标,由于短期目标比较容易实现,学生学习起来便会更有动力,教师要充分运用激励策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设置这样的小目标,如下次数学考试要得90分以上,利用周六日时间对这一星期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复习,课堂提问要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等,诸如这样的短期小目标,学生比较容易实现,且实现这些小目标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与认可,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如此,学生也会产生极大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激励学生朝着大目标去努力奋斗,从而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激励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教学是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与教师服务,数学教师可在不断的实践中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与一些重点的解题技巧,提升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数学内容,及时搭建师生双方沟通的平台,通过相互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了解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通过激发与鼓励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将激励教学的最大优势体现出来。有效使用激励方式能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悦起来,这样会使学生更加努力地主动学习数学。数学教师要合理使用激励教学方式,明确激励的方案与目标,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