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2021-12-31柯志娟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探究

柯志娟

(广州市番禺区红郡小学 广东广州 511442)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开始阶段。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鉴于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应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堂探究,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并感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从而激发其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

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以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开始科学课程,这样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使学生在心理上对科学知识充满期。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导入法进行课堂导入环节[1]。例如,在“点亮小灯泡”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准备一组简单的电路,然后在课程的开始,在所有学生面前连接好电路,使小灯泡成功点亮。这样反复演示几次,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理,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进行导入,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把科学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冲击,这样更能显著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丰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为科学课堂增添不一样的活力和乐趣。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充满探究的欲望,传统教学或多或少会抑制小学生的想象力,以至于学生失去对科学的自主探究思维。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不断丰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2],如情景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竞赛教学法等,在“观察土壤”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在校园里的花丛、草地上去实地观察土壤,可以让学生亲手触摸土壤,放在手上,再细心观察土壤的形态、质地。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实接触大自然的土壤,加深对土壤的认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科学实践经验,又能巩固和积累科学知识,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

三、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实际的小学课堂上,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一节课的课堂所需,由于教师的“包办”,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非常低,甚至没有,以至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绘声绘色,但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并不高。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的掌握上并不理想,这就是教师的“高投入,低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在“凤仙花的一生”这一课中,甚至这个单元都是在讲植物的生长变化,对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就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种下一棵凤仙花,从种子孕育新生命,再到种子生根发芽,出土结茎,长叶子开花的每一步,都让学生呵护、照顾它,把植物的每一个发展过程都认真记录下来,等到教师讲解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植物方面的科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参与中得到科学结论,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关系到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并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多多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实践活动中,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在科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综上所述,提高对小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还对学生的良好发展有现实意义,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作为教学核心,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蜗牛看牙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饮料瓶中的云
梦想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