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探究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策略分析

2021-12-31吴彩梅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欧姆定律证据高中物理

吴彩梅

(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 甘肃临夏 731500)

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类物理现象、反应的本质和规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物理知识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转化,可有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一、培养证据意识的意义

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分析物理现象、规律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度和缜密度,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但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表面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自己动脑探究思考的欲望和动力较弱,探究能力较差。而证据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证据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学习物理时可以积极主动探究解题切入点、寻找解释各类物理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这样学生就不再是单纯地学习教材上的物理知识,还会在此基础之上探究更多的物理知识,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逐渐对自己前期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概括和总计,论证新的观点,突破传统物理教学的限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证据意识的培养同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证据意识一旦具备,在遇到各类问题时都会产生求知欲望,会创造各种条件寻找相应的证据解决问题,解答疑惑,由此可见,证据意识的培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1]。在高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不仅是物理学科课程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现状

目前,高中物理探究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有全面意识到这些缺陷和漏洞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第一,课堂教学只重视教材知识规律的教授,一味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只是作为承载知识的“载体”,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有限,导致探究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只会照本宣科,机械地运用书本上的知识解题,忽略了物理知识本身的含义,因为在考试中只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考查,导致学生对各类物理定理的推导过程、本质内涵一无所知。第二,教师仅重视纯知识的学习训练。教师在教学时仅对学科知识进行挖掘,忽略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现代技术的交叉点,在命题时一切题目的出发点都是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情况直接脱轨。这样,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课堂学习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会在日常的考试中运用这些知识,无法在实际中灵活运用[2]。第三,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实验离不开探究,但在实际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却总是被广大师生忽略,没有贯彻到位。教师在教学时为了省时省力,往往将实验教学简化,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以及课后习题的训练。许多教师直接在课堂上自己进行实验的相关操作,而学生则是被动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老师的相关操作,更有甚者直接省略掉物理实验,将步骤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极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都难以得到锻炼与发展。

三、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利用资源

教材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参照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奠定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在探究各类物理问题时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有效解决问题。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内容丰富、难度加大,教师应充分备课,把握教材编订的实际意图,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内容,合理利用教材上的物理知识,有效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打好基础学生才可以具备挖掘证据的能力,合理有效地运用基础性的物理知识,有目的地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找到相应的证据解决。

以高二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为例,这一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及其运用,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欧姆定律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欧姆定律的概念定理进行讨论,互相讲解自己对欧姆定律的了解。学生在讲解时可以以具体的例题为依据,分析欧姆定律在例题中的运用,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和掌握。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物理知识的掌握,遇到与欧姆定律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很快地在脑海中搜寻相关证据进行论证。

(二)合理进行拓展,培养证据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究能力,具备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使其不断探究、拓展物理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各类物理定律的同时能够激发出自己的质疑和思辨精神,激发探究的欲望和冲动[3]。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然会寻找相关辅助证据进行证明,学生可以借助参考书、互联网等搜集证据,解决问题。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重提出问题的难度和坡度,提出的问题应该循序渐进,难度适中,在课堂教授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提出几个稍有难度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才可以有效拓展思维,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逐渐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三)开展合作探究,培养考证习惯

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物理知识的探讨、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疑惑,组内成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证据,有效解决问题[4]。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分工合作、将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说出来,小组成员一起探讨解决,这样的探究学习真实有效,学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找到论证证据,有效培养自身的证据意识。

(四)注重实验探究,有效搜集证据

物理学科的许多章节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各类物理现象,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细节,为证据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学习的知识要远远比通过教师口授得来的效果要好得多,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之后可以有效利用实验中的各类现象作为证据论证观点。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机械守恒定律”为例,教师讲述理论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对机械守恒定律进行验证,首先可以播放相关微课视频进行实验提示和操作,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步骤,在此基础上学生用打点计时器在纸袋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可以发现纸带上的点是均匀分布的,在解决能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时就可以运用实验中的这些证据进行验证,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欧姆定律证据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带你学习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第12讲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实验
第10讲 欧姆定律专题复习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