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造力美术核心

杨 洁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 江苏苏州 215000)

核心素养不外乎一个人的修养,包括道德、举止、知识、技能多个维度的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评定。小学美术能够对小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进行培养,而创造力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本文就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究,首先探讨培养的基础,说明培养素养的必要性,再对美术教学的创造力构建进行深入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进一步发挥美术在培养小学生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表现,有效激发创造热情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艺术修养的前提,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得愉快,学得认真,就必先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培养他们的美术创造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坚守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亲近美术教师,亲近美术学科,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求知心理。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其中的构造布局、思考如何创作才能比其他人创作得更好,进而在美术活动中更好地通过自己的作品体会到美术创作的快乐[1]。

即便是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连着吃上三五遍,也会索然无味,美术学科也是如此,因此不妨来个小插曲,变变花样。在绘画过程中加入“刮印画”。运用蜡笔或者油笔棒在白色的纸上图上漂亮的底色,再用软纸涂抹均匀,然后晾干用竹签或者竹筷代笔,刻画出各种图案,最后出示蜡染布,让学生对艺术表现出极度的渴望,进而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还可以利用纸盒制作各种小房子、利用塑料瓶和彩笔制作各式各样的小灯、利用牛奶盒等制作各种小汽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意实践,积极拓宽创新思维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探究艺术领域焕发艺术的活力,是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同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还要努力为学生设计创新的内容,有效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完成美育,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详细来说,就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从思维创新的角度积极思考,奠定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开发艺术修养意念与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其中调动主观能动性,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形成。

例如,在美术作品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的鉴赏中,引导学生发现它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色彩的分析对照,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对于偏离主题但具有创新独特的见解予以支持鼓励,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散。教师要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组织学生创建“美术角”,展示学生的创作,成就学生的自豪感[2]。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文化理解,提供丰富的互动材料

不论是开展游戏活动、还是开展美术活动,都需要运用一定量的创作材料。因此,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背景,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运用丰富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材料参与游戏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美术活动的教学效果。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操作的基础材料:粉笔、彩笔、蜡笔、牙膏盒子、塑料瓶、牛奶盒、废纸箱、小木棍、鹅卵石、鸡蛋壳等;选取和引入材料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商量美术活动的主题[3]。

例如,开展“我理想的家”“我们美丽的家园”等创意主题,搜集相关的雕塑、剪纸、建筑、编织及印染拼贴等活动材料,在创设主题之后学生便有了动手创作的方向,学生依据准备的艺术创作材料,结合自己的构思,完成“立体画”“组合画”“刮印画”“色纸画”等有特色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各小组学生互帮互助进行动手创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与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美术的魅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美术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美术篇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