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微课信息技术

刘 梅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二曲街道八一小学 陕西西安 710400)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特别是信息技术这种较为抽象的学科,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要求相当高,要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此,教师可利用微课辅助信息技术教学,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聚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微课基础上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复习巩固,可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另外,微课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建设高质量的课堂奠定基础。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小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课较少,但对电脑的接触比较多,掌握得也比较熟练,如此,在信息技术课上就很自然地熟悉起来。信息技术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稀奇的,学生会充满好奇心,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展示在计算机上,可以利用学生的新鲜感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先在电脑上演示教学内容,通过边说边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在边听边演示的过程中动手在电脑上独立操作,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技术水平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和老师交流,这样教师就会全方面掌握学生的学生动态,就可以积极解决困难,达到成功的教学效果[1]。

二、微课的实施策略

(一)通过微课进行预习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生的课后复习程度,教师可以把那些比较难和学生难懂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也要配用一些有趣的视频,显得活泼生动,这样可以吸引那些注意力较差的学生积极学习。微课既可以随时学习难点也可以了解教学重点,能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减少负担,也能为后续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

(二)通过微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微课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成功地把教学内容融入微课并加入趣味元素展开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微课拓展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解重难点,二是学生自主独立操作演练。教师引导学习的效率相对较快,但这一过程也相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很难阐述清楚,从而结合视频、动画图片做辅助,教师又考虑到学生的主控能力较差,贪玩心理较强,不能很好地在课下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联合起来共同监督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课外拓展的有效性。

(四)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首先,设定主题,把教学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设计成趣味性的微课,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然后布置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课下布置一些作业,这都是常规。虽然微课比较生动活泼,但一味地看教学视频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应布置合理的任务,让学生加强注意力和提高思维能力。最后,跟踪结果,教师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追踪[3]。

三、结束语

总之,微课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细化,并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非常适合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对微课的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全面进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必定会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微课信息技术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