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

2021-12-31马云飞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指向导图阅读教学

马云飞

(辽宁大连市中山区桃源小学 辽宁大连 116000)

思维能力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要通过阅读掌握阅读技巧,掌握更多词汇和语法知识。所以,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整合信息和记忆的思维能力,而指向思维品质则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和信息形成体系的思维方式。

一、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英语课程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思维品质的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英语阅读材料的内容和题材都较为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注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阅读是人们增长见识和拓展视野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英语阅读,可以了解更多的跨文化知识,也能学习更加丰富的语法知识,掌握阅读的技巧。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宽广的眼界,拥有丰富的知识[1]。然而,要想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知识和掌握信息,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把阅读所得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接触更难理解的阅读材料,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初就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通过导学模式,提升学生指向思维品质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指向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英语阅读时能够通过比较、分析、推理、发散及归纳等思维活动,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获得文中的“言外之意”。导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导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阅读材料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导入,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2]。阅读导入中的各种问题,或由导入引起的阅读兴趣,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品质。良好的导入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前需要充分思考,灵活设置导入情境,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多种问题情境导入课堂,引导学生接触阅读材料。

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第六模块“We’ll see lots of very big stone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巨石阵的英语介绍视频,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还可以在课文新授环节以问题串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阅读任务,查找when, where, what, why, how等相关信息。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篇章内容,建构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又能够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层面进一步内化与评判,同时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

(二)构建思维导图,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方面的思维导图,有利于人脑发散思维的展开[3]。思维导图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促进指向思维品质的提升。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面对的英语阅读材料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很多文章都会包含较多的信息,有些阅读材料中有着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一模块“There wasn’t a clock here before”的学习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后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这篇课文的语法知识。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是“There be”句型,主要是在不同时态和不同名词单复数情况下be动词的变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笔记本上构建思维导图,清晰地表现不同情况下be动词的使用原则。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难度略微大于课文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语法情境。语法知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在学习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后,给学生一些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课外阅读材料中补充已经构建的语法思维导图。教师需要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整理出准确、有逻辑的知识系统。教师在课内外要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练习。通过给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构建和完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逐渐发现和掌握阅读技巧,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通过练习锻炼学生的指向思维能力

阅读的前提是学生能有一定的单词基础和语法知识基础,然后才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并能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提取信息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单词和常用短语,阅读能力相较低年级有了一定的提升[4]。所以,教师要筛选一些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现状和语言理解能力的阅读材料,同时这些阅读材料的内容需要涉及更多的领域,写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学生通过对不同阅读材料的总结和概括,能够形成对不同阅读材料的阅读思维方式。例如,学习《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第四模块中的两个西方节日感恩节和圣诞节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多篇类似的节日介绍类的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相同的节日,可以介绍其他的西方节日,也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再与西方节日作对比。

学生可以从阅读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不同类型材料的练习来培养学生构建系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单词积累、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输入,会更有可能进行语言迁移并能创造性地输出。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音频和视频来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片、声音、视频、颜色、线条等各种元素向学生传递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图文并茂的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培养总结归纳和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指向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例如,学习《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Reading for Pleasure”中的“The Different Duck”时,除了利用网络资源,整编《丑小鸭》的动画视频,给学生完整的视觉呈现,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直观、易操作、可互动的特点,辅助教学。如利用白板的触摸功能开展“根据故事内容给图片排序”的活动,利用分屏功能进行“最初的小鸭和长大的天鹅”的对比,利用聚光灯功能突出图文重点引起学生联想与表达等。教师还可以用白板呈现动态的板书、思维导图,使活动层次更鲜明,实操更灵活。现代化的网络科技手段,拓宽了学用渠道,能将“情境”与“活动”更加高效地结合,既能使教师更加科学有效地驾驭课堂空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予他们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为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更多、难度更大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形成高效学习的思维方式。由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实际,在提升其指向思维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指向导图阅读教学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