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分析
2021-12-31秦传文
秦传文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严店乡罗祝小学 安徽合肥 231200)
语文教学是其他各学科教学的基础,因为语文是每一门学科都不可避免会涉及的。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学习、阅读、写作和协作等能力,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基础[2]。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在阅读中也不会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阅读读物只是养成习惯和培养兴趣。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去阅读,督促他们积累素材,开阔眼界,为将来的写作做好准备。由此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阅读和写作两方面都有所提升,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的意义
(一)促进语文全面发展
语文水平的全面发展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这一特点,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3]。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者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阅读教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所帮助。因此,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强对语文知识的阅读和理解,从而形成较强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提升,这能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中更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的掌握还比较少,对于写作技巧还没有过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很多学生对作文会有恐惧心理。对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及时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和心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取一些他们喜欢且适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读物来吸引他们的兴趣。不难发现,在各式各样、种类齐全的阅读读物中或多或少都与语文知识有一层难以言喻的联系,学生们会在阅读过程中挖掘出自己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时间一长,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就会有明显的增加,这也会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欠缺之处
(一)学生阅读量的缺乏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父母给他们报了很多课外班,除了课堂学习,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课外补习班和兴趣班要上,这无形中就会增加他们的压力,他们进行阅读的时间也就有所减少。加上学校对学生阅读的不重视,学生的阅读经验有所欠缺,就算他们进行阅读,也只是粗略地阅读一遍,之后便不会在再翻阅这本读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这次阅读积累的阅读素材也会忘记。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无从下笔,只能依靠范文中的例子进行仿写。
(二)作文教学思维传统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坚持传统教学观念,在进行作文讲解和练习时只是以试卷上出现的作文题目为主,不进行写作内容的扩充或修改。而且只以作文分数来评判作文的好坏,没有从实质和情感上感受学生写的作文,这就会泯灭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学生也只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进行写作,缺乏对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整合起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的策略
(一)以阅读的方式积累作文素材
有句古话说得好,学习和积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法宝。实际上,作文质量与日常素材积累的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阅读变得丰富了,素材积累得足够多了,写作水平才会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多阅读,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阅读中仿写句子。当然,课本中的有些阅读读物也是学生进行仿写的重要媒介。比如,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的时候,里面有句话是“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再如,《秋天》里的“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这些语句如此优美,学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掌握这些语句,运用在自己以后的写作中。
(二)以读后感的形式连接阅读和作文
学生在深入读完一篇文章后,都会有深刻的感受,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续写文章或者写一些读后感。只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他们就会迸发出写作的灵感,从而实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双提升。利用读后感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读物进行反复阅读和领悟,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如《小王子》这本课外读物是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后写一写他们对小王子或者玫瑰花的感受。通过写读后感这样的方式将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起来,促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共同发展。
(三)以阅读的形式激发写作情感
语文学习离不开文字,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文字的积累。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展现理性思维,它更多地展现的是感性部分。语文的习题和写作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就可以。学习语文这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培养审美意识。对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更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通过阅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积极地进行写作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情感。如学习《落花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实地感受作者一家在家庭活动中所受到的教育,还要学习花生这种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以阅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不断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质量乃至其他学科质量的关键抓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进行整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