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2021-12-31王倩
王 倩
(上海市长兴小学 上海 200000)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提问与质疑能力的培养,这会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下降,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并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全面提升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效率,并切实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和提问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对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有积极意义。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好奇心和兴趣,才能有不断探索的热情和动力,并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吸收,并跟随教师引导,全面了解更多知识资源,从而有效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和老师同学展开良好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切实发展自身学习能力[1]。
(二)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扮演着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对于相关教学问题,大部分都是教师提出,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课堂中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也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探究氛围。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改善,现阶段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能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中,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下发落实,素质教育成了教学中的关键词,教师不仅仅肩负着对学生传递知识的责任,还要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跟随教师的指引,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展开提问活动,提升、发展自身提问能力,对学生有正面助推作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意义。
二、学生主动质疑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完成各种事项的重要因素,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会不断提升提问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纵观学生实际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不是没有疑问,而是不会提问、不敢提问、不愿提问,之所会出现相关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所处的语文学习整体氛围较差,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学生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开展学习活动,才会不断产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并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效提升主动提问的动力。
例如,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游戏:让学生画出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老屋,学生之间互相解读对方的画作。通过趣味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然后为学生出示相关学习目标:知道本节课的生字(暴、凑、晒、洞等),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通过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在阅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接着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阅读教材,并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思考提问活动,并标注出问题,学生在教师标注的问题中提问出自己最感兴趣或者最困惑的问题,然后与其他同学共同展开探究活动[2]。
(二)构建合作小组,丰富学生质疑形式
主动提问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有积极意义,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从而有效构建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为了优化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种形式,为其构建良好的提问氛围,使其能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可以包含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同组异质的组内合作活动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依据学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找到答案,从而有效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疑问,比如:溶洞的神奇之处在什么地方?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叶圣陶爷爷在文章所用的“明艳”一词还可以用什么?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提问意识,便能积极与同学展开配合,并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有效探究。合作教学形式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提问氛围,能促使学生积极阅读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并与其他成员进行思维碰撞,能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吸收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3]。
(三)运用微课教学,创造多样思考空间
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引导有密切关联。比如,在传统语文授课活动中,教师常常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时常采用提问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他们只能被动地参与其中,思考和提问的机会较少,这样会导致学生好问的天性被压制,思维也会变得充满惰性,进而导致其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大大降低。为了改善相关问题,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其创造多样化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并根据微课指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潜能,从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全面提升学生主动提问的动力。
例如,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录制好微课视频,并使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认识生字(箩、杭、婆、饼等);体会桂花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领悟“寓情于物”的描写手法。接着,教师根据目标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分析思考,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积极拓展学习资源,并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拓宽对教学主题的认知,并能够根据目标引导构建多样化的思考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能够通过“桂花”看到故乡?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对本文有了初步了解,所以在课堂中主动提出问题,想要补充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空缺。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不断提升发展,质疑热情和质疑勇气也会切实增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引导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并切实调动自己的思考热情、思考动力和提问积极性,根据所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了主动提问的能力,便可以将这种能力更好地应用于其他方面,从而发展综合素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