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2-31贾丽丽姚玉英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药理学任课教师思政

贾丽丽 姚玉英 杨 青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石家庄 050000)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本性。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科任课教师要守好渠、种好田,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教育新样态。这不仅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确立了新的奋斗和发展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摆在了首位,再次强调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狠抓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医学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药理学是医、药、护等专业的必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既迎合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药理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药理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形成协同效应。

一、药理学课程特点

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和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课程,主要研究的是药物与机体、药物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理学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及各类型药物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确保用药安全及进行药物相关研究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还应挖掘课程本身蕴涵的思政元素和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高尚的医德医风、健全的人格和精湛的医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展现吃苦耐劳、不怕牺牲、敢于冒险、勇于奉献的精神。但目前,各个高校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系统的教学体系,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探寻药理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自然过渡。

二、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理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任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操作能力,还需具备较高的思政素养,通过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学生塑造健全人格,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守住做人的底线。由于任课教师长期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自然,因此,首先应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会议报告、习主席高校思政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社会热点事件、时事政治等内容为纲,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以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守好渠、种好田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应加强任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水平,形成药理学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高效的教学样态,达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最佳效果。

(二)明确教学目标

药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涵盖药学、生命科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哲学、法学、人文社科、医学伦理、环境科学等内容,在确定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时,应结合药理学课程特点,以掌握专业文化知识与熟练实验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目标,将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创新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利用专业知识中蕴涵的丰富思政元素和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救死扶伤、大医精诚的医学生誓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成毕生追求的事业。

(三)优化教学设计

在进行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首先应以教学目标为总的指导原则,再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汇总整理形成德育素材,在教学中自然融入。如在讲授药理学发展简史时,可以引入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事例,这项研究成果为人类的抗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一人,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学习前辈不畏艰难、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的高贵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奋发图强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可以结合禁毒的影视宣传资料,给学生讲授毒品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的危害,教育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坚决与吸毒、贩毒、制毒者做斗争,还社会一个洁净的环境。如在进行动物实验教学时,教育学生关爱、尊重实验动物,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为医学事业发展献出宝贵生命实验动物的崇高与伟大。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需要每次课程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针对问题,在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环节作出相应调整。

(四)创新教学方法

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为药理学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但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使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同时弥补了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足。课前教师通过在线发布融合德育素材的教学案例视频,让学生查阅文献自主探究,加深了学生对德育素材的理解;课上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环节,顺利导入思政教育;课后通过在线作业、考核等方式,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既是专业知识教学的主渠道,又是价值引领的主战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是一线教师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手段。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需要加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从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和创新教学方法入手,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猜你喜欢

药理学任课教师思政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