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班会课的渗透

2021-12-31邝素岚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价值观

邝素岚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灌村中学 广东广州 51090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历经千年且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后形成了现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由于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将传统文化融入班会课,能使学生在班会课中接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而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班会课的途径仍然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的创新,完成两者的相互渗透。

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主题班会课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的价值观念更是关乎民族发展的未来。当前,由于社会动荡,多元的思想观念正冲击着新一代的年轻人和学生,而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有塑造、引导的作用,在班会课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分辨对错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自我修养,并且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当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有利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源远流长且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筛选,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这样优秀的文化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才能继续发扬光大。在班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愿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年轻人愿意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三)有利于丰富班会课形式

传统的班会课形式以教师的刻板教导和规矩制定为主,在班会课中学生会感到枯燥、被限制。而在班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班会课的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对班会课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加班会课,这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

二、主题班会课现状

(一)教师观念落后

目前,在班会课中,班主任更重视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和学习成绩目标,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无法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不注重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观念严重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教师的方法老旧

在传统的班会课中,班主任会以自身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听讲,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不充足,使学生没有参与感,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班会课。

(三)教师的班会课设计不足

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班会课设计的问题,不能根据当下情况对班会课进行相应的设计,对班会课的开展只是盲目选取主题,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某一阶段的需求,也不注重传统文化融入。这对学生的成长并不利,既不利于解决学生当下的困惑和问题,也不利于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实现成长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班会课中的渗透策略

(一)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班会课中,教师位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并且与教师没有充分的交流,使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不利于发挥班会课的教育功能。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主题班会课中,要遵循“以生为本”的观念,并在此观念的指导下在班会课中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需求融入其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提升个人修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往往是主题班会不能顺利融入传统文化的阻碍之一。对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需求,先不强行融入传统文化,避免引起学生反感,在课下和学生积极沟通,找出学生的兴趣,先寻找出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再用这一传统文化进行突破,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所以,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文化兴趣的培养,平时可以多播放传统文化的视频、音频,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传统文化在学生面前没有陌生感,使学生愿意接受传统文化之后,再在班会课中渗透传统文化。同时,选取要渗透的传统文化内容时,可以选取与目前时代观念相符合的先进文化,再结合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传统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

(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班主任是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并且是班会课的引导者,所以,班主任要重视提高自身素养,学校也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因为学生还没有成熟,善于模仿,而班主任是他们最尊敬的人,班主任要加强个人传统文化素养,以自身为榜样,引导学生向自己学习,带动学生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2]。

在提升教师队伍传统文化修养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办讲座,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题活动,让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给教师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并鼓励教师编写传统文化融入主题班会课的设计教案,交到教务处,为教师审核并提供改良意见。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寻求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在网络上搜集资料,多观看名师视频,努力增强自身修养。并寻找多种传统文化与班会课的融合策略,如在网络上获取资源进行学习,平时阅读传统文化的书籍,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自己学到的内容整理出来,在班会课上分享给学生,和学生共勉。

(三)增进师生交流的机会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主题班会开好的关键。教师与学生在课前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主题。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利用学生喜爱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班会课中师生也要积极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个人状况。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会课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班会课中可以引入社会热点的事件,因为社会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学生可能会受到许多价值观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而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观念纠正学生的思想,在为学生指明社会热点事件的方向的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处事给出方向。此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决策能力,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念。

(四)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主题班会的开展可以不局限于教室之中,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教师也能和学生进行更真切的沟通交流,升华班会主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班会活动的积极性[3]。

例如,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班会主题的实践活动,如中秋节、元旦节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节日的相关资料,然后布置出节日应有的氛围和活动,摆脱传统的枯燥、刻板的教学模式。在节日氛围之中,学生能体会到欢乐的气氛,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发挥主题班会课的教育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化为实践,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主题班会课中的渗透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两者的融合既有利于丰富班会课的形式,还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有利于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虽然目前的实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教师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班会课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之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传统文化在班会课中的渗透。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