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榜样师生关系管理工作

王 媛

(南京市钟英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2)

陶行知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由此可见,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培养。班级管理工作同样不仅是维持班级中的纪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个人的品行品德。尤其是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更应当注意方式方法,提升学生个人素养的同时,要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一、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要想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首先要平等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的问题,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叛逆也是生长发育的特点之一。很多学生不服从教师的管教,在一定程度上不是认为班主任说得不对,而是因为学生觉得班主任“不公平”[1]。

因此,要想和班级内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能让学生认为教师有所偏袒,否则不仅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例如,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问题,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在课后补作业。有的学生因为经常不完成作业,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跟上集体的学习进度,杜绝散漫的学习习惯,很多班主任会要求学生放学之前完成当天的作业。但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好,并且在平时很少出现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考虑到可能不是因为学生主观导致的,班主任可能会让其第二天上交作业。虽然教师是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管理,但在部分学生看来,这种情况是教师不公平的表现。对此,班主任可以制定关于作业的管理措施,比如可以让每周出现一次未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第二天上交作业,要是当周出现一次以上这种情况,学生需要当天上交作业。以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约束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管理的接受程度,同时,公平公正的行为能让教师更好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班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挥榜样作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班级管理不是通过教师日复一日的严格监督形成的,班级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以及良性循环常态应当是每一个学生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生对自己的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正确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常态。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只有学生明白了对错才能做好对的事情。对此,班主任老师除了要对学生开展日常教育,还要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同时,应是让学生成为同学的榜样,在班级内树立正确行为榜样,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当榜样在学生的身边的时候,学生一定会下意识地对身边良好的榜样行为进行模仿,通过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当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都有所提高的时候,在班级内也会形成正向的风气,影响集体中的每一个人[2]。

班级中良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积极发挥榜样作用,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学生往往都能说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但在行为上却难以提高。比如,班级卫生、集体荣誉感等问题,很多学生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树立劳动模范,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平时做事很认真,尤其是值日的时候,都是按照要求认认真真地打扫每一个角落,从来没有敷衍值日的情况。经过观察确认,班主任应在班级范围内对此类学生进行表扬,将这种学生树立成班级的榜样,让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日常行为班主任都是有所关注的。对于为集体争取荣誉的学生,教师也应如此,让学生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通过身边的同学和平日里看到眼中的事情,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其他优秀的同学是如何做的。通过榜样的力量影响班级内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树立良好的风气,促进全体学生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这样除了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也能促使学生将良好行为养成习惯。

三、贯彻班级科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修养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管理,更是培养,对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培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愈发重视。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品格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一定要遵从科学的方式方法,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更多地提倡学生在集体中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能在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看到个人提高的方向。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往往是以制定相关规定为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遵守硬性的规定,但效果往往不佳。对此,班主任应通过对学生特点的了解,以及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在班级管理中落实科学的管理方式[3]。

例如,班主任可将学生变成班级管理的主体,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减少对学生的硬性管理,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及生长发育特点,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发展计划。通过和学生共同制定计划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共同制定计划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管理措施,并且有参与感的计划制定,可以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落实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措施,在行动中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科学的班级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管理成果,加强学生的认可,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重视公平公正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的同时提高对学生心态的重视。其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在班级中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良好的方式塑造班级内良好的风气。同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及时代的变化,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不仅要约束学生的行为,更要让学生从思想层面上得到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关系班级和学校的稳定,也关乎着学生个人的发展,班主任要加以重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榜样师生关系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