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21-12-31何演红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何演红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车头小学 广东广州 510900)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起步的阶段,因此教师要在这个阶段当好引导者,把学生的心理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健康的心理源于健康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先天的生理因素外,大部分受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尊重、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每天都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习。学生在积极乐观的氛围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即使是在困境中也能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在困难中寻找乐趣。那么,班主任怎样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1]?

一、举办心理健康知识主题班会课,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理论是行动的基础,如果没有确切的理论知识基础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小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一直是懵懂无知的,举止行为是盲目的,一旦遇到心理困扰就会束手无策。小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好处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学习并通过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去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理解关于记忆的规律,上课就会比以往更专心致志,更加深刻地记忆课堂讲解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有所了解,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为自己解答一些疑难问题,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的。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性格的理解,在今后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主动了解自己的心理,轻松愉悦地直面自己的心理症状[2]。

二、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教师应举办相关教学活动,但是教学活动又不能只是单纯的活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去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获得心理体验的同时让学生改变自己的观念。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不是靠“听人讲”,而是要通过主体自身的活动来体验。教师在开展各种活动时,学生所有的心理器官是直接与现实世界接触的,只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客观世界,才能丰富学生的心理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学工作中多开展一些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参加心理教育的机会,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在真正 “做”的过程中感受心理健康教育[3]。

三、营造优质的健康教育班级环境

“区域环境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难度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教室是学生最直接接触的环境,教室环境对培养心理素质优良的学生来说是最有利的。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的心理达到健康水平,班主任就要整顿班级学习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利用课室后面的宣传栏来给班级环境增添一点不一样的色彩。班主任可以在这面宣传栏上划分出一部分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组织学生选择相关的优秀作品事件进行展示,每个月一换,以维持其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室的黑板报是教室环境的一大因素,班主任可以通过设计关于心理健康的黑板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巨大作用。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是当今教育界刻不容缓的任务,时代在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不仅是课本知识的传递者,还必须是小学生心理的引领者和看守者。因为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积极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也关乎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将课本知识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