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流水域救援的探讨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救生艇激流绳索

童 年

(重庆消防救援总队长寿支队 重庆 401220)

我国沿海地区因具有强对流天气,很有可能发生洪峰过境、山洪暴发等灾害,如果救援人员没有掌握充足的救援方法,就容易深陷激流水域,这会加大应急救援的难度,所以一定要掌握激流水域救援的方法。

一、激流水域救援理念

(一)安全理念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要一直遵照安全理念,其中主要包括自身的安全、战友的安全、接受救援人员的安全。在车辆运行期间,要降低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在救援过程中,要避免滑坡、泥石流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涉水救援是万不得已才使用的救援方式,如果不得不进行的话,则要启用具有较强水性、对汛情了如指掌的专业救援人员。在还没有涉水的时候,要先准备好救生装备,做好岸上保护,保证现场照明效果;在进行搜救的时候,要搭载各自的舟艇,并让救生船始终维持好平衡。在救援过程中,对救援工作者做好清点,防止出现意外事故[1]。

(二)专业理念

在收到救援任务之后,要立刻组织好具有较强能力的专业救援工作者前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派越野车带路,并调配抢险救援车、带篷卡车、运兵车前往现场进行救援;救援器械要以拉梯、伸缩梯等为主,此外,还要启用抛投器和专门用于救援的冲锋艇、橡皮艇等。

(三)顺序理念

单靠公安消防团队进行救援是显然不够的,在收到救援任务后,情况或许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果现场被困人员非常多,则需要启动大量的兵力,并要在救援之前掌握受困人员的危险程度,明确救援方法,然后按照“先急后援、先易后难、先救老弱妇孺”的理念,尽可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2]。

二、激流水域救援常用方法

(一)抛物救援法

在受困人员情绪没有任何波动,同时和河岸比较近的话,则要对他们投掷由绳索连接的救生艇,然后救到安全区域。比如,某老河口发生了泄洪情况,其中一个人员被困住,参与救援的工作者向被困处投掷了救生圈、安全绳,进而将他顺利救到了安全的地方。

(二)涉水泅渡法

受困者如果和河岸很近,但行动受限的话,救援工作者可使用绳索、救生艇,然后到河对岸进行救援。某地曾经发生山洪,一个居民被困在家里,救援工作人员带着绳索、滑动救生艇把这位受困者救到了安全的地方。

(三)下游拦截法

被困人员激流漂浮,处于危险境地的情况下,要在下游处设立拦截绳,绳要顺着水流处倾斜,但不要形成垂直状态。若水流流速很快,则最好通过拦截绳来救援,通常要采用两个拦截绳,其中一个放缓被困人员往下游漂流的速度,另外一条要起到协助的作用,以保证被困人员成功脱离险境。例如,某地出现了山洪,参与救援的人员实施了上游搜寻、下游拦截的方式,将掉入水里的人员成功救了上来[3]。

(四)架设梯桥法

如果受困人员被困在山谷、桥墩处,就要通过消防挂钩梯、两节拉梯,顺着水平处来架设,慢慢靠近受困人员,构建一个“梯桥”通道。曾经在某地,因持续降雨,导致多个桥梁坍塌,300人遭到了围困,消防工作人员启用阶梯,耗时14小时将被困人员成功救援了出来。

(五)架设绳桥法

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通过救生抛投器,把绳索投掷到河对岸,然后将绳索绑在树木、或者电杆等处,以搭建一个“绳索”通道。然后,救援工作者佩戴绳索、安全钩等工具,从“绳索”通道处开始进行救援。例如,某地连续的暴雨天气导致发生了山洪,数名人员被困,救援工作者使用绳索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桥梁,让这些受困的人员摆脱了险境。

(六)制作护栏法

如果城市出现内涝情况,导致人员受困,则可顺着街道、公路两旁的电线杆、牌子等,投放携带绳索,以此建立防护栏,保证人员迅速得到疏散。比如,某地曾暴发洪水,救援工作者使用绳索顺着道路电线杆实施固定,搭设救生通道,进而将百名受困者成功救出。

(七)车辆救援法

在洪水淹没道路,导致救援工作者无法顺利通过的情况下,可使用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泵车等在内的大型机械设施来越过激流,然后使用救援艇将受困人员成功救出。如果机械设备的吊臂能够伸到河流对岸,则可使用车辆吊臂把被困人员“载入”安全的地方。

(八)舟艇救援法

使用冲锋舟,穿越激流水域接近受困人员,然后建立转移通道,也可以投设漂浮物来救援被困人员。一个舟艇续航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在遭遇较大规模险情时,要一次性使用充足的舟艇,对舟艇位置进行稳固,接力进行运转,以加强救援成功率。比如,某地曾发生了大暴雨,导致700名人员被困,当地消防部门派出了700多名消防工作者和67个舟艇持续不断地进行了21小时的救援,最终把被困的300多名人员全部安全救出[4]。

(九)空中救援

若条件充足,可使用直升机将救援工作者送到受困人员的上方,然后放下救生艇,建立一个垂直式的救生艇通道,然后把全部受困人员救出。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能够了解到,激流水域救援难度极大,因此,在平时,救援工作人员要加大训练量,并在救援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救援方式,以此提升救援成功率,避免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猜你喜欢

救生艇激流绳索
“平安号”水上救生艇
绳索
信不信由你
《莽原激流》
逐激流
推理:绳索比长短
画出激流的声音
解开干部身上的“绳索”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
中海油服获救生艇释放钩新型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