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五动”课堂学习行动模式构建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建设策略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会心理同学

刘 毅

(重庆市巴南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1320)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口聚集,但关系陌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少,孤独症的学生多。因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心中积累的矛盾无法得到排解和疏导,越积越多:有早恋的;有自控力差,喜怒无常的;有亲子沟通障碍的;有社交恐惧的;有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出手伤人的;有抑郁症的(亢奋或者是抑郁);有幻听、幻觉精神分裂的;有惹事生非,不遵守纪律规章的;有校园欺凌的;有厌学的;有对前途迷茫、担忧的;有家庭破产,避难到重庆的;学习困难的……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单靠几个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主动出击,从学生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建设。

底线教育: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缺乏规则意识,想干啥干啥,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要让学生将来少出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底线教育,学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人做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首先应有法治意识。笔者从学生易犯的错误开始,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讲起。人身安全:防运动伤害、防意外伤害、防故意伤害、防止拐卖;财产安全:防偷、防骗、防敲诈勒索、防抢夺抢劫、防恶意借贷、防套中贷。以案例方式教学,逐个解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树立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才是合格好公民的意识。

无伤原则:日有阴晴,月有圆缺,人有七情六欲。悲欢离合在现实中随处可见。人在顺境时要有危机意识,不得意忘形。人在不如意时,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发泄自己的情绪时,注意把握三条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损害公物。曾有一个学生脾气特别暴躁,生气的时候,经常拿同学撒气,动手伤害同学。有时上课突然冲出教室,用拳头猛击墙面瓷砖,看着就让人害怕。因违反校纪,处分已升至“留校察看”。经过多次疏导教育,现在那个孩子已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班上的安全管理员。

何以为家:针对早恋的同学,推荐同学们观看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引导学生思考片中的主人公赞恩为什么要控告自己的父母。而且只有一句台词——“我要控告父母生下我,我想让那些无法抚养孩子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啦。”恋爱是有条件的,应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要有抚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能力,否则生活将难以为继,而且会影响并波及下一代。片中主人翁从生下来就没有享受过父母的宠爱,在家里经常被父母非打即骂,一直都在努力地学会以各种方式赚钱,承担家里大人应承担的责任,没有享受到一天作为孩子的快乐。以电影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争当优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正确、有意义的事,并经常给予类似孩子小小的奖励。知识全面的孩子,有专长的孩子,有独到见解的孩子,乐于助人的孩子,技能成绩突出的孩子,胆大心细的孩子,勇敢的孩子,会劳动的孩子,人际关系好的孩子,均受到过笔者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荣誉证书)。正面的引导,及时的奖励,在循序渐进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教育每个班上1节/周,但每个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针对各班不同的情况,应同学们的要求,量身定制一些针对性强的专题教育活动。如同性恋,我们怎么对待它?形成的原因有遗传影响(家族遗传);有环境的影响,同性别的人多,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条件;教养方式不对,把女孩当成男孩养,或者把男孩当成女孩养;曾经的感情挫折,对异性无法建立信赖感,于是倾向于同性恋。正确认识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应对方法,有的国家认可并允许同性恋结婚,领养孩子,相互继承遗产;在有的国家属于禁忌之恋,并列为犯罪,施以绞刑;我国是非主流,不效仿。

敏锐观察:一般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通过细微的观察是能够有所觉察的。天不怕,地不怕,唯有我最大,无敬畏感的孩子;无缘无故高声说话的孩子;毫无征兆的大发雷霆的孩子;动不动就泪眼婆娑且频率较高的孩子;玻璃心的孩子;做事无分寸的孩子;爱管闲事的孩子;爱出手伤人的孩子;顶撞老师的孩子;狂躁、性格暴烈的孩子;缺乏自信,胆小、怕事的孩子;自卑、懦弱的孩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孩子;自闭,朋友少的孩子;性格突然反常的孩子……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够筛选出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以防患于未然。

求同存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引导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曾有一次一个学生上课特别守纪律,我就给予他一个荣誉证书,没想到班上同学异口同声地反对,我问原因是什么。这些孩子说这个同学经常打同学,觉得他不配得那个优秀证书。然后我就设计一个主题活动“绝对与相对”。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性格、观念、看问题的角度都有许多不同,我们在一个大家庭里,要学会求同存异,相同的地方大家都遵守,不同的地方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多看同学的好,求同存异,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要互相撤台。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出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慢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学生也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我在科任老师之间也进行及时反馈,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想办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一个个得到纠正,学习慢慢走上正轨,惹是生非的同学少了,德体艺卫处的工作也越来越轻松,校风、学风也越来越浓,“五动”课堂学习行动模式的效果正在显现!

猜你喜欢

学会心理同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