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关于游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文献计量分析的视角

2021-12-31奉美凤余大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游学发文期刊

奉美凤 余大生

(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广州 510800)

1 我国关于游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在对中国知网上1949-2020年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时将篇名或主题设置为“游学”。在精确匹配之下,共检索到文献901篇。在图书资料方面,以“游学”为书名在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检索到的图书较少。可见,我国现有关于游学的研究成果基本是通过期刊这一载体呈现的。

本文采用了文献计量的方法,并利用 Co-Occurrence9.9(COOC9.9)软件对901篇文献进行处理,得到有效文献730篇。利用软件对发文年代分布、作者发文量、发文期刊分布、高频关键词和主题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1 发文年代分布

我国关于游学研究的文献总体上呈上升的走势。第一篇篇名中含“游学”字眼的文献出现在1980年。但在之后的20多年里,关于游学的文献一直较少。从2007年起,关于这一主题的发文量开始逐渐增长,在2019年达到高峰值(83篇)。从文献占比来看,近10年关于游学的发文量达559篇,占检索总发文量的76.6%。

1.2 作者发文量分布

我国有很多学者对游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1个。发文量最多的前两位是徐岱和朱冬,紧随其后的是胡远山、邵科、杜新亮等人。

1.3 发文期刊分布

从发文期刊分布来看,730篇文献分布在497种期刊上。按照发文量从多到少排列,位居前五名的期刊分别是《中外管理》《成才与就业》《旅游纵览(下半月)》《中小学管理》和《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游学通常与留学、教育相关,因此,《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和《成才与就业》等核心期刊均有涉及。

1.4 高频关键词及共现矩阵分析

统计发现,关键词频次位居前十的依次是游学(94次)、游学活动(41次)、海外游学(31次)、研学旅行(20次)、留学生(16次)、国际游学(14次)、旅行社(13次)、清末(11次)、老年教育(11次)和中外管理(10次)。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分析,发现游学研究往往与海外游学、研学旅行、留学生、清末、旅行社、人才培养和老年教育等主题相关。

1.5 主题演化趋势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主题的研究历程,选择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主题演化图。演化图显示,在2004年前后,研究留学生和留学教育的主题较多;2014年后,很多研究则探讨夏令营、国际游学和海外游学等主题;近几年来,开始探讨研学旅行和老年教育等主题。

2 我国关于游学研究的回顾

根据对有效文献的统计和分析,我国关于游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 古代游学活动兴盛的原因及影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一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学习形式。学者们探讨了不同朝代的游学活动:汉代的游学提升了文人士子的学识和地位,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东汉的游学活动则造就了大批经学大师,推进了儒家道德教化等。宋代游学活动内容更丰富,目的更明确,对文化传承、教育平民化和尊师风尚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元代的游学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元代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不同历史阶段游学的分析和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游学的发展历史和阶段特点。

2.2 传统游学活动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引领现实。学者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游学活动类型的梳理和分类,指出传统游学活动与其代表的文化精神仍然适合今天的人文教育,对于现代的教育改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传统游学活动追求的生命体悟、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操陶冶与今天“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有相通之处。古代游学以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为主,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倡导学行结合、知行合一,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是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史上的重要创举,给我们今天的教育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对于今天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3 游学课程开发与建设

北京市的学校为学生开始了游学课程,对游学活动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盘规划,使游学主题与相关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力求发挥游学的价值。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的学校也曾开展过地理研学旅行,他们将游学作为世界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新途径,一边体验旅行,一边整理世界地理课程资源。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游学活动开发成国际理解课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也有学者探讨了健康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化渐阶式游学课程体系。可见,游学已然成为当前各类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2.4 游学的经济学分析

无论是国内游学还是海外游学,游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游学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市场。有学者对上海中小学生海外游学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虽然游学市场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是游学产品的性价比整体偏低,学的成分较少。也有学者从游学的经济学效益,分析了游学市场的各种需求,游学贸易实践等问题,诸如各类夏(冬)令营、亲子游和高校中外游学项目等,并从政府、旅行社、家长或孩子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可见,游学能带动当地的文化消费,促进旅游活动与文化教育的多元发展。

2.5 老年游学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银发旅游与老年游学日益成为热词。老年游学作为老年教育新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体验与交流。学者们围绕老年游学的内涵、课程、师资和基地建设等进行了探讨。在这方面,山东老年大学一直走在前列,将老年游学作为学校的“第四课堂”,提出了山东老年大学的游学工作理念。有研究者通过成都市民游学项目的实践探索,对市民游学作为一种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的新载体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关于老年游学的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各级各类老年游学活动提供了参考。

3 对我国游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首先,从研究视角来看,以往游学研究的学科视角比较单一。学者们通常从教育学或者经济学对游学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游学在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内涵和价值。事实上,游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作为体验式学习方式,也离不开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支持。因此,尝试从多学科视角探索游学的内涵和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游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

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以往关于游学的内容比较零散,尚未构建游学研究的内容体系。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学术界对“什么是游学”“怎样开展游学”这些问题还没有一致的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学的内涵日益丰富,游学群体更加多样,游学的环境更加宽松。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游学内涵的探讨,在借鉴古代游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游学体系。

再次,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研究大多以思辨的理论探讨为主,研究方法单一。虽然也有利用实证的方法探讨过游学课程的建设和游学市场的调研。但总体上来说,关于游学的研究以定性的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因此,未来要整合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势,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设计更受游学者欢迎的游学活动。

4 结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实现上述的文化目标,游学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因此,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游学。在游学对象方面,游学主体不仅有年轻学生,还有老年人。在游学目的地方面,不仅有海外,还有国内。在游学的内容方面,不仅有现代工业文明,还有优秀传统文化。在游学的形式方面,既要有“走出去”,又要有“引进来”。因此,继续加强对游学的研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游学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既是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未来要结合文旅融合的现实要求,整合现有游学研究的成果,明确新时代游学的内涵,突出时代特征,深入了解不同游学群体的需求,整合开发游学资源,设计个性化的游学产品,通过总结成功的游学案例经验,探索游学的规律性知识,推动游学研究和游学实践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游学发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期刊问答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