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优化路径

2021-12-3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文素质

程 碧 英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在此政策的引领下,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逐渐将办学目标转向应用型,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影响深远的一次结构性调整。对于转型高校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1],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该实现怎样的教育改革?

一、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一词始见于《易经》,初与“天文”相对,《易·贲》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人文也就是礼乐教化之义。随着词义发展,“人文”一词逐渐泛指文化,尤指一切先进文化。“人文素质”则是对人学习先进文化后内在素养的描述,集知识、能力、理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而成。“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教育活动使其内化为气质、品格与涵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本真价值与精神意志。人文素质教育之于高等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界方家多有论述。对于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显性和隐性地作用于学生的人生成长与职业选择。

(一)人文素质教育深化专业技能培养

“应用型人才”,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对应用型转型高校学生而言,专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学习直接接轨于职业的选择和未来的走向。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开展大都围绕技术技能展开,教学中重应用轻基础、重技术轻理论,重技能轻素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不同类型的应用型高校,专业技能教育的方向性会更强,因为市场运行和行业产业竞争是现实而残酷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直接的经济效益作为保障。但我们认为,要深化专业技能培养,增强职场竞争力,实现未来可期的可持续化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才是那后面隐形的推手。马立新等指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建构、智慧开发等方面的作用,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3]。而以上建构在专业技能上的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并将助推和深化专业技能培养。

(二)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较于科学素养与专业技能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成人教育和人格教育,重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4]。对于转型高校而言,从传统的本科教育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成熟的应用型高校更多更大更具体。诚如黄百炼所说,“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求这类高校准确地给自己定位,……要解决学生的三个能力,即知识更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5]。而这三种能力的综合培养,需要体系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来撬动,尤其是提升学生知识更新的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等,更需要人文素质教育成果的充分辐射和持久用力。

(三)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精神动力

教育的现实功利性相较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言,有时并驾齐驱。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而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还在于引领他们的成长,而不仅仅是技能塑造。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精神动力是大学生面对未来职业的强大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坚韧品格、君子情怀、积极上进、淡泊名利、勤学善思等都是他们走入社会面对人生的强大精神依靠。《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就是对学习品格和实践精神的生动描述。我们可以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多种形态如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加以实现。在带领学生学习技术技能技巧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精神动力的激发。通过参与文化实践、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社会调研等活动,充分接轨社会生活,了解熟悉社会,增强体验认知,锤炼人文品格,进一步强大精神力量。

二、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

人文素质教育历来备受国内外高校重视,“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已相对完善”[7],“尤其是以美、日、德、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满足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都非常重视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些国家的职业类院校大致分为高职学院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两大类)”[8]。总的来说,国外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关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机制等要素的充分结合,强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工作敬业度。国内就转型高校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等课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就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创新、课程设计、质量保障、实践路径等系列问题探讨各有所见。就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来说,还面临以下现实困境:

(一)培养方案: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

专业技能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可谓立身之本。与行业产业的高度契合,与市场企业的充分对接,解决一线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难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为适应以上现实需求,转型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往往专注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提升,强化无缝对接市场,这就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梁光焰《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挑战与应对》一文中指出,“转型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9]何欢通过对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指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课堂、环境创设、实践活动等方面存在问题,达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10]。因此,当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位,在强大的实用主义观念引导下,理论知识学习缺乏系统性,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等也大打折扣,不能真正体现应用型大学所预设的培养目标,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全面成长。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难以形成健全人格,不能有效促进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本选择:重通识文本,轻特色文化

从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体系看,转型高校大多以大学语文通识文本代替传统语言文化学习和写作训练,宽泛粗疏,缺乏系统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传统单一,精品课程开设不足,特色课组不够凸显,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引领力不强,知行合一理念体现不够。同时,转型高校往往忽略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转型高校根植地方,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血液与活力,也为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忽视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缺乏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校本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使得人文素质教育不接地气。

(三)课程实践:重课程设计,轻传播引领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体系,既关涉课程设计,又体现文本选择;既有理论知识,也有文化实践。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成效,既体现在课程设计的科学合理,更体现在教育传播方式和榜样引领。人文素质教育如何从课程、从活动贯彻延伸到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全过程,如何通过教师个体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生命情怀,传播引领还存在诸多短板。教师通过传统课堂加以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的现代教学形态较为缺乏,带领学生互动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较少;学生参与人文实践类课程不够,能力素质提升较为缓慢,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较为缺乏;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足,课程教学不能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传播引领能量不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三、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优化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既要对接国家战略,更要立足地方性和应用型,充分体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和贡献力,系统优化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创新培养方案:成长而非塑造

孙惠敏等在《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实践探索》一文中指出,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强调‘需求导向’,以2.0版产业学院为载体,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需求导向理念反向重构课程,促进课程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打造‘以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11]。这其中,根据需求导向理念反向重构课程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韩笑等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并非是某个学科的单科教学,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建立在课程载体基础上,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拓展,以师资建设为支撑、以评价机制为保障的多领域综合性教育体系”[12]。对于转型高校来说,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目标,创新优化培养方案。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夯实根基逐渐强健的过程。坚持育人为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有机融合,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并重,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是最好的学习时光,要大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精神、严谨的逻辑思辨、流畅的语言表达,拓展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和生活的理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而不是一个模子铸出的器皿。诚如孔子所言,“君子不器”。

二是坚持遵循规律,系统设计教学。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修和选修、课内和课外的比例关系,系统设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王芹萼《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要四个“着眼于”,即“着眼于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个性发展”[13]。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个性发展需要系统设计教学。

三是根据行业要求,体现培养特色。人文素质教育要充分结合专业教育开展,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充分结合。坚持能力本位,突出个性发展,加强实践训练,科学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培养。如“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指出,“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指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对于转型高校来说,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也要体现行业化和特色化。

(二)优化课程体系:协同而非单一

一是科学设计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需要我们认真设计通识课、专业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转变当前转型高校课程设置过多强调学科知识,课程体系多来源重点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设计研究类理论性课程多,实践类操作性课程不足,专业课程广度不够,通识素质类课程学习不够,导致文化底蕴薄弱,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不够夯实。人文素质类课程主要体现在通识课程版块中,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的通识核心必修课,以及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塑造学生人格特质,彰显专业文化特色的通识核心选修课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可在通识核心选修课程中设计并开设科学技术类、社会科学类、传统文化类、经济管理类、公共艺术类、公共体育类、生态环保类、创新创业类等系列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不能一刀切。课程的开设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成长规律,完成学生逐渐成长的角色变化,引领学生思想的逐渐成熟,而不是一个模板和一刀切完成的。赵洪兵指出,“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进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4]。因此,在课程建设指导方面,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随机性和从众化,导致知识建构出现碎片化,这就需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人文素养积累,比如建立读书沙龙,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读书体验,以学业导师的身份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与引领,这也是人文素质课程开设的重要补充。

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应体现持续性与精品化。持续性是指贯穿大学学习生活的全阶段,可以多种形式加以呈现,既可以是生动的课堂,也可以是课外的实践,甚至是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类学科要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促进人文素质类课程精品化建设,做到少而精,而不是大而全。鉴于转型高校的应用型特质,学生需要利用大量时间投入专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时间利用的有效性自然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尤其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技术教育和实践技能掌握需要大量时间加以保障。刘冬颖指出,“‘新工科’人才培养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还应融入人文素质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5]。因此,人文素质课程开设的持续性与精品化能有效凸显课程价值与学习成效。

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刘献君教授指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主要有: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提升境界等。”[16]。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局限于通识类课程开设,不能固步自封,要走出现有的人文素质课程育人课堂,延伸拓展至专业课程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元素,习学和养成人文品格。

二是构建实践体系。大力举办以培养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经典诵读、演讲辩论、社团文化、社会实践、学术讲座、课题研究等文化实践活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体系。实践体系的构建包含两个维度,其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核心课程模块中加强人文素质课程组的设计,并融入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社团文化打造、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维形式推进。其二是通过应用实践课程加强专业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科研和创新活动,借助丰富的学业交流平台,拓展交流空间,联动发力,锤炼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三是加强复合培养。2020年11月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要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开展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转型高校要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还需加强复合培养课组打造,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培养课程可以由一组或若干基于不同培养目标的课组构成,如专业特色课组、教师教育课组、学科交叉课组、创新实践课组、技能提升课组等。转型高校可根据实际自行确定课组名称,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门类并存的学科优势,构建理工融合、文理交叉的培养体系,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大力拓展人才培养途径,鼓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

(三)改革考评机制:动态多元化

转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成体系开展后,建构动态多元的考评机制尤其重要。一方面,需要根据课程性质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就理论性课程而言,加大平时成绩版块的赋分比例,加大对学生文化底蕴积累和经典文献诵读要求标准,期末考评通过读书报告、随笔论文、小组理论研讨报告等方式进行。如对文学经典诵读类课程,可以采用小古文撰写、诗词创作的方式加以考评。对于文化实践类课程,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场景模拟、小组互动等方式进行考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学习考评数据,线上与线下考评充分结合,改革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进行考评的模式。

过程性考核属于动态考核,能真实有效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具体操作上,本着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加大建档式过程性考核的成绩评定,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尤其加强对学生经典诵读、文化领悟、实践转化、综合修养提升等方面的全面考察。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延伸巩固等方式考察学生学习状况,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方式考察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过程性考核,增强教师试水性创作、合作性辩论等环节,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课程设计,调整教学方法,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引领者。

(四)打造教学团队:博雅精湛化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涵养学生人文品格、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等综合性教育,不同于纯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对于转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打造博雅精湛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团队是其重要保障。博雅精湛既是对教师学识涵养的描述,也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

一是遴选博雅型人文素质教师。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中,学业教师也是人生导师。博雅型人文素质教师能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文史哲积淀、独特的文化气质驾驭课堂,避免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同质化,在言传身教中给学生以知识引领和行为示范,用优秀教师的力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遴选具有文学、美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背景的老师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打造优化教学团队。

二是打造精湛化人文素质课堂。人文素质教育没有速成班,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学情分析,充分研究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学生与学习,研究教学与教材,研究课程与课堂。同时,要不断注入课堂活力,加强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态,结合探究式、专题式、项目化等教学方式,用精湛的教学艺术让人文素质课堂活起来。

三是充分整合教学团队力量。转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体系性,与专业教学和技能培养相辅相成。整合人文素质教学团队力量,在完成语言文化通识类教育教学基础上,要不断开发人文素质教育特色课程,推出系列高质量人文素质教育课组。本着转型高校的地方性特色,还需充分吸收地方文化资源,将丰富充实的地方英雄人物、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山川风情等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加强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教育。

四、结语

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随着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不断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必将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凸显。在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教育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就像一粒种子,在促进学生人生成长的路上,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文素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